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在修辞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认为,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移用到修辞学上来。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言语的能指和所指的概念与理论的新说,用之以阐明转义修辞现象的形成过程、形式建构、内在规律和使用效应,并对转义修辞现象在言语义向语言义即词义转化的过程中所起的桥梁作用作了专门论述。把本来就密不可分的语言和言语结合起来观察和研究,是既有益于语言学本体,也有益于修辞学的,可以同时促进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转义修辞在话语活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构造观念的过程中,以转义修辞的方式加以审美地把握,并由此建构了我们的认知.转义修辞建构认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人的主观观念,首先通过语言以感性的、形象的、情感的力量影响或改变人的判断、理智甚至思维.新诞生的话语欣喜地以审美击破旧的认知、构建新的认知,这体现了审美与认知的统一,转义修辞通过确立审美认知解构了概念认知.  相似文献   

3.
从文化角度来看,汉语词语的文化附加转义是非常丰富的,在具体语言交际中,这种文化附加转义显示着特定的修辞性。在与英语的比较中,两种语言的对应词语文化附加转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文化附加转义大相径庭、截然相反、部分相同、一语独有和文化中的词汇空缺。  相似文献   

4.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姓名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姓名在鲁迅小说中有着独特的意义。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的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X羊羊”类网名是类似于“美羊羊”的,“形容词+羊羊”格式的网名。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网络命名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当这些人名称谓所表示的某个特征成为一种普遍意义,被作为修辞手段广泛引用时,就会产生修辞价值,形成修辞转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修辞与汉语规范化(重点是现代汉语规范化)既有相适应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其相适应的一面,相得益彰,其不一致的一面,各得其所。而从总体上说,修辞是维护、促进汉语规范化的积极因素。某些修辞用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被吸收到语言体系中来,转化为新的规范的语言形式,形成语言新规范,从而促进汉语发展。  相似文献   

7.
品读鲁迅的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铭刻在我们的脑海中。尤其是人物的姓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人物姓名的语言运用上看,他力求用较少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从修辞上看.他在给人物命名时采用了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通过姓名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人物姓名是我们理解鲁迅小说的一个独特视角。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姓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反映出鲁迅小说创作的严肃性和深刻性.是我们走近鲁迅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修辞的定义,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谈的修辞是指广义的,它指的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其目的在于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对语言的调整和选择,使表达更恰切、更适当,表意更准确、更完备。广义的修辞包含语音修辞、语汇修辞、句子修辞、篇章修辞和通常所说的修辞格等。总之,凡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无论是内容上的还是形式上的,都属于广义修辞学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俄语名词转义具有明显的形象性。俄语名词转义时形象鲜明,承载力强,在反映生活和表情达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名词转义的形象性是与词相伴而生的,它的转变有的从属于词义的变化,有的则从属于词的使用范围的变化。名词转义或名词用作转义都带有某种程度的形象性,失去形象性的转义已不在为转义,而成为词的另一直义。人们借助于某种形象,产生联想,这是名词转义的必经过程。可以说,形象性是转义名词的命脉,有了它,名词才产生活力,成为语言研究中一块丰富的“矿藏”。名词转义属于语义文化研究的范畴,名词的转义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通过具体的上下文来体现的。词义是语义研究的重要内容,词义演变是与文化植入分不开的。名词转义,作为语言研究中的一面“镜子”,它从某些侧面、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衍变,折射出该民族所独特的生活实景和文化氛围。名词转义研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模糊修辞是一门应用科学.边缘科学,它作用于语言活动,而本身的模糊性质决定了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借重语言环境来表情达意,并作为判断语言使用优劣的标准。没有语境就没有模糊修辞。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的划分进行分析,认为消极修辞的概念不仅与修辞实际不符,而且在概念本身的阐释上也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指出,骆小所先生关于"科学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划分更能反映修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但这指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语言,写作学上所说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修辞语言,它是写作者经过修辞手段处理之后用来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的媒介.这也就是我要说的作文语言。这里.我着重介绍几种作文语言的活用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准语言是文义角度的特殊语言,是在一定语境中存在的修辞活动和语言现象,也是有声语言的伴随语言。文章通过对准语言的特殊性、在语言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作用、交际中的艺术修辞力量和在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的关键性的分析,说明准语言是人们传播信息、进行交际的一种必须媒介,它以形象而明确的对象性和目的性,表现着人对自然与自身认识的深邃思想,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思想的直接现实。  相似文献   

15.
汉字修辞可以构成修辞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利用汉字的形体进行修辞不能构成修辞格,究其原因,实为人们囿于语言三要素理论的结果。从理论和人们的修辞实践来看,汉字修辞完全可以构成修辞格。  相似文献   

16.
修辞幻象即语言制造的幻觉。视域在文学作品中以语言形态出现.当这种形态指称的所指超越了客观现实时,便常出现修辞幻象。文学视域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给修辞幻象以极大的空间,修辞幻象的审美价值也拓展了文学语言的表现视域。视域与修辞幻象间既有特定的对应关系,又有着错综复杂的多元关系。修辞幻象的生成和领悟,是作者与读者的一种视域沟通。考察文学视域与修辞幻象之间的关系,对从叙述角度领略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虹 《文教资料》2007,(8):87-89
词素语境制约着词语意义的理解,由词素语境的差异必然导致词汇特定内涵的不同。汉语修辞教学必须和一定的词素语境结合起来,用构词法从词形入手,掌握汉语词汇的词根、前缀和后缀,以把握词的修辞转义。在教学中,认真分析词的内部形式,通过在对词的“解剖”获得其理性意义的基础上对词的修辞转义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18.
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指出:“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是调整语词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其目的是追求“意与言会,言遂意遣”这种语言使用的“极致”。足见修辞在语言运用过程中扮演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修辞能力的强弱,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人们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对多义词的研究,是词汇学和语义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义词的义项由本义派生出转义,是俄语中大量存在的语言现象。对俄语多义词转义的研究,首先可以从确定"转义"的概念入手,然后从社会文化因素、思维认知因素和语言内部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多义词转义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对多义词的研究,是词汇学和语义学关注的焦点之一.多义词的义项由直义派生出转义,是俄语中大量存在的语言现象.俄语多义词转义的途径很多,可以从隐喻转义、借喻转义、词义扩大或缩小以及感情色彩偏移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