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科协论坛》2004,19(7):36-38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农民运用科技、进入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技协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正在成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有效载体,为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各级科协组织为农技协的发展壮  相似文献   

2.
王心明 《学会》2009,(2):54-55
<正>"厂会协作行动"是中国科协为科协系统所属学会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增强学会发展实力而开展的一项有益的科技活动。四川省达州市各级科协积极组织发动所属学会,狠抓"厂会协作行动"工  相似文献   

3.
《科协论坛》2004,19(3):28-29
农技协是我省科协围绕党政中心工作、科技推动经济发展工作进行的成功探索,是开展科普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已引起了各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将发展农技协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杨立伟 《科协论坛》2006,21(10):16-16
福建省漳州市科协从1999年5月开始实施“村会协作”计划,发动和协同市、县两级学会组织与行政村、农户签订协作协议,指导农户依靠科技发展农业生产。至今年6月份,全市科协所属学会共有28个涉农学会与行政村签订协作协议,协作项目600多个,已完成协作项目400多个,直接经济效益达2亿多元。  相似文献   

5.
<正>为了进一步探索农技协在现代农业中如何发挥作用和承担社会化服务职能,2014年底,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浙江衢州市、湖州市农技协进行了为期6天的调研,重点走访了农技协、合作社、家庭农场,与当地有关部门、科协及农民代表座谈交流。深刻地感受到农技协顺应时代的发展,紧紧围绕服务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一、两地农技协基本情况以及社会化服务成效(一)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统一的专业化技术和市场服务衢州市龙游县种粮大户协会为  相似文献   

6.
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福建省农技协主动作为、积极创新,在福建省科协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创建了闽侯青梗菜科技小院、平和琯溪蜜柚科技小院、连江海带科技小院、建瓯闽北乌龙茶科技小院、三明兰花科技小院等五个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在服务"三农"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该文从分析创建农技协"科技小院"的现实意义入手,简要介绍了创建农技协"科技小院"的主要做法、功能和特点、运行和管理举措,进而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农技协人的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廊坊市各级科协组织将“金桥工程”.“厂会协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有效措施来抓。近3年共组织实施了108个“金桥工程”、“厂会协作”项目。这些项目新增经济收益近3亿元,1000多名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咸宁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全市科协组织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加大对农技协的组织推进、典型创建和指导服务的力度,促进了农技协稳步、持续、健康发展,农技协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试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立新 《学会》2002,(3):31-34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则荟萃了农村乡土科技人员,因此,农技协是科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科协工作的"龙头"和重要载体.然而,当前全国范围的农技协组织发展滞缓,缺乏影响力和生命力.有数字为证:1994年全国约有农技协13万个,1998年为11.56万个,2000年则下降到了10.01万个;2001年全国各级各类农技协共有会员755.68万个,仅占全国2.4亿农户的3.1%.  相似文献   

10.
佟敏  张郝峰  梁红光 《科协论坛》2005,20(10):42-42
近年来,黑龙江省绥化市科协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工作重点,采取多元创建、规范创建、高标准创建等措施,积极引导农技协向运作规范、竞争有力的新型农村股份合作组织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杜法》)的颁布实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尽管还不够细致和有待完善,但《合作社法》的积极作用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第一.《合作社法》的颁布对农技协实现二次创业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第二,《合作社法》的颁布向科协对农技协的联系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第三,《合作社法》是国家的法律,大家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基于以上3点认识,就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更加积极有为的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技协工作,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抓好农技协工作,是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一个重要力量。湖北省大冶市科协从扎实抓好农技协入手,促进农村科普工作的开展,直接带动农民依靠科技致富。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大力扶持、正确引导农技协规范发展与壮大,充分发挥其传播农村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沈北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远海 《科协论坛》2004,19(12):18-21
农技协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极具活力的组织,是科协在农村工作的重要依托力量。近两年来,市科协按照“树立培育扶持农技协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思想,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科技引导、示范和推动的作用,积极发展和培育了一大批特色明显、运行规范、自主性强、带动作用大的农技协;决定从2003年开始,利用5年时间,培育和表彰100个优秀农技协。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的提高农民科技意识走致富路,让广大农民人人争当科技致富带头人,激励科技示范户带头做出积极贡献。黑龙江省林口县老科协农技分会、县农技协在林口镇举办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经验交流科技培训班”。重点村屯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示范基地示范户及新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9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16.
加强农民专合组织研究,推进农技协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军 《学会》2011,(1):3-7
农技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本文分析了这类组织的发展现状,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下,促进农技协进一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展望农技协与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本文认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的自然、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下,多种形式、多元模式的农民组织化形式的共同存在、发展是一个必然的阶段,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农技协与合作社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齐建国 《学会》2012,(4):35-36
近日,一个由党支部为统领,学(协)会、研究会、合作社为组织的经济联合共同体在新疆阜康大地悄然兴起,成为带动当地农牧民发家致富的“金色桥梁”。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阜康市以2011年出台的《阜康市党建带科协建设实施方案》和市科协下发《阜康市2011年党建带科协年度工作计划》后,各乡镇将“小协会”发展为集支部、农技协、合作社为一体的“支部+协会(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大联合”的一种新举措。  相似文献   

18.
丁长兴 《科协论坛》2004,19(6):18-19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由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的劳动与具有专业技术的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级科协组织积极动员和引导农村乡土人才带头创办、领办农技协,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技能,向会员和农户传播科技知识,开展技  相似文献   

19.
农技协作为科协的基层组织,是科协履行职能、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科协在推进农技协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准确定位,找准工作切入点,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已成为各级科协组织迫切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科协论坛》2011,(9):31-32
近年来,哈尔滨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中,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科技就是抓发展”的意识,使农村科普进入新农村建设阵地,充分利用中国科协有关“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政策,开展了“科普惠农强县”行动,逐步形成了以“科技专业合作社”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载体,“农民技能学校”、“科技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团”为阵地,“科技惠农信息网站”为平台的科技、科普兴农、惠农服务体系。“科技专业合作社”、“农民技能学校”和“科技专家工作站”等创新性工作连续3年获得市委市政府“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