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动作完成的质量和器械抛接到位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成套的得分,并同时体现 了一个集体队伍的整体水平。通过录像统计,并经过分析对比,找出我国目前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与世界优秀 队伍的差距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试析高抛器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抛器械是艺术体操所特有的技术动作。为了了解不同器械的空中运动特性、活动规律以及高抛的器械与地面运动的人的关系,特对其进行探讨。结论为:棒不规则的结构导致器械空中翻转性强,接握难于控制;圈的多轴向性致使其空中有较多的变化;球结构规则自转性较强;绳的运动可介于“软”“硬”器械之间,可塑性大;带轻柔,空中运动稳定,易掌握接握。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2013年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研究,分析新规则变化的主体特征,预测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的发展前沿。结果表明:评分体系的重组更加凸显器械技术的多元化与规格化。规则的主体特征引导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向着全新方向发展,身体技术与器械技术提升成套动作的内在价值;舞步系列与器械技术融合增添成套动作的艺术气息;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与器械技术提升成套动作的编排档次;驾驭器械技术的娴熟能力确保成套动作的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九运会、2004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2001年世界锦标赛以及2003世锦赛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圈、球、棒、带四项成套动作,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难度与器械技术结合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提出了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现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依据新规则(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技术运用特征进行深层研究与梳理,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训练提供理论支撑。运用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第1次全国比赛,即2013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各项器械,共计32套动作进行剖析。结论:新周期规则个人项目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重在强调器械技术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器械技术运用的多元化,突显了器械技术运用的艺术性,使难度与完成并重发展。灵活而巧妙的增加器械技术运用的数量、富有创意的均衡器械技术运用的类型、高标准零失误的完成器械技术动作是共同提升成套动作创新编排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艺术体操属技能类表现难美性的运动项目,其复杂多变的器械动作与身体动作紧密结合已成为艺术体操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显著特征,然而我国运动员的器械技术与世界高水平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器械技术训练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片面的训练指导思想;基本技术训练不规范等问题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器械技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动作编排上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个周期国际艺术体操规则在个人项目的编排与完成的比例、难度动作要求、加分因素比例及各项器械所要求的身体动作数量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艺术体操今后的发展趋势,个人项目编排提高艺术价值;突出各项器械的特点;发展联合难度,发展脱离视线的抛接动作,减少过渡动作,发展除手与臂之外身体其他部位运作器械,以及发展一个身体动作和多个器械动作的结合等建议,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5—2008版新规则同03版相比完成比重大幅度提升。通过录象观察,对新规则修改后我国举办的第一次全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比赛完成情况进行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动作的完成仍然是我国选手相对比较欠缺一个方面。器械抛接不到位,平衡、柔韧时间不足,重心不稳,转体度数不够,跳步高度、动作幅度缺乏,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成套的动作质量、抛接成功率和准确性,减少比赛中的失误,是我国选手成功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2011年艺术体操世界锦标赛20套个人成套从身体难度动作(原地和移动)、器械惊险性抛接难度(移动)、器械熟练性抛接(原地)和节奏步(移动)等五个方面进行对比,总结归纳了国内外运动员在各种项目的成套编排中路线的使用频率、使用方式及各类动作与路线的配合方法特点。建议在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应从运动员和欣赏者双方的视角考虑,以达到在保证起评分数的基础上,将艺术价值和表现效果最大化;在进行艺术体操成套编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运动员的个性化特点,为其设计适合的成套移动路线;应从青少年时期起全面的训练运动员的器械感、协调性、表现力和综合能力,才能为高水平成套的设计和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依据本周期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点,对世界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第34届世锦赛中获得个人全能前3名及我国的3名参赛选手为研究对象,针对6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共计24套成套动作编排细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个性化”、艺术“情感化”是当今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发展的主旋律;身体难度的个性化选编、器械动作的巧妙多样选择、独特的个人风格魅力、稳定的发挥是世界艺术体操个人成套编排的主流趋势;身体难度选编展现运动员技术特点,丰富器械技术运用形式提高成套动作观赏价值,明确成套动作主题风格,展现个人色彩,狠抓完成质量,保证最终成绩的获得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以文献资料、录像分析、专家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新规则实施后的首次世锦赛、全运会艺术体操比赛D2——器械难度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艺术体操2009版评分规则的重大变化导致对成套编排器械技术的重新认识,提出新奥运周期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就是器械技术与身体技术同作为难度而并驾齐驱,器械难度的价值级别将与身体难度共同成为艺术体操最重要的竞技特征;新奥运周期器械技术发展的机遇势必将带来训练理念、方法、手段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2009-2012版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更加重视身体动作与器械动作之间相互密切配合,器械技术与身体关系构成的复杂耦合程度,成为当今竞技性艺术体操衡量运动员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录像对中国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进行分析比较,为中国艺术体操步入世界前茅找出新规则下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5人操创新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1995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参赛队和1995年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集体单套前三名共24套集体操的调查,从队形变化、器械交换、相互配合动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集体5人操创新的现状,并与世界强队对比,提出加强不规则队形的数量、加大器械交换的难度、挖掘使用器械的新方法等方面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艺术体操器械技术运用的前瞻态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献资料、录像解析、专家访谈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对历届艺术体操国际评分规则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器械技术的运用趋势作了较深入的探寻。结果表明,艺术体操器械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就是器械技术在成套动作中的比重成倍增加;“难、新、险”将成为艺术体操最重要的竞技特征;而技术发展的趋势势必将带来训练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选定难度动作为突破口,以提高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技术水平位目标。为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难度动作的选择、编排、创新和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综述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历届艺术体操项目的评分规则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变化特点和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中难度动作的使用数量、类型、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找出差距,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2013—2016版规则中身体难度的变化,渗透着"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使得艺术体操项目朝着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2)身体难度取消柔韧类难度,身体难度动作数量再次减少,身体难度中新增舞步系列。3)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计分方式与次数的变化;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鼓励更多使用各项器械的基本组动作。4)优先发展身体难度中旋转类难度;提升难度动作完成的艺术性;重视新增器械熟练性难度。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规则是在某一历史时期对竞技艺术体操发展规范的约定性概括,它对艺术体操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和制约作用.循着新奥运周期规则的走向,针对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突破点: 提高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提高运动员器械运用的熟练性;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创新意识,为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备战2008奥运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统计和录像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不高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难度技术规格尚未达到规则的要求,器械运用能力和熟练性较差,身体和器械技术的不全面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完成分的主要因素.提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应加强身体能力和各项器械的基本技术训练,提高身体和器械难度技术动作的规格,以及器械在身体难度中运用自如的能力,以减少成套动作身体和器械技术的完成扣分,使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尽快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解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加深对集体协作动作的认识,为我国集体项目协作动作的编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1)集体项目有惊险性协作动作可以从绕不同身体轴的旋转动作、运动员或器械的运动状态、协作关系形成的主体(运动员或器械)以及通过运动员或器械的不同位置等4个方面进行归类分析。2)运用较多的无惊险性协作动作类型主要是器械和运动员之间形成的无抛协作以及抛单器械的有抛协作。3)惊险性协作动作类型以RR类协作动作为主,其中绕水平轴旋转并从静止的器械上通过和绕水平轴旋转并从静止的运动员上通过两类动作的运用最多。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归纳、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四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深层研究与梳理.结果表明:器械技术价值的选编低空降低成套动作编排档次,数量的选编稀疏阻碍成套动作编排空间,类型的选编平淡影响成套动作编排品味.因此,在拓宽器械运用和完美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开拓编排思绪,充分利用器械技术这一可控因素提高成套动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本着新周期国际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系列编排特征进行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系列编排的发展策略。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个人冠军赛个人全能前8名运动员的四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研究。结论:舞步系列呈现形式单一;器械运用缺少技术含量;主题色彩缺乏,是我国个人项目舞步系列编排的症结所在。呈现“优化” 的动作表现形式;增添“优质”的器械技术内涵;凸显“个性”的主题色彩;展现“完美”的艺术美韵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舞步系列编排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