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屠海燕 《新闻通讯》2009,(10):25-26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传媒方式多样、受众阅读需要的变化以及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到来,新闻的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势头,新闻策划与新闻杂志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赞同者认为它适应了受众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的需要;反对者认为新闻策划和报纸杂志化不合乎报纸的特性和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报纸杂志化     
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体现了报纸对读者要求的顺应。一个成功的“杂志化”报纸,对每件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都应该有深入全面的报道,同时保持版面清晰和良好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试论"报纸的杂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读者的读报行为较以前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基于报纸内容的庞大、版面的众多而产生的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这种变化也对编辑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报纸杂志化”也就成了必然之举。一、何谓“报纸杂志化”?所谓“报纸杂志化”,“实际上就是把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整合,构成所谓深度报道。”①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大部分受众希望新闻事件发生后,新闻媒体特别是报纸能够立即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新闻信息,希望从报纸上获得到的信息,使自己不仅能够“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而杂志化恰恰…  相似文献   

4.
目前报纸中一个不大正常的趋势,应该引起报业同仁的注意,这就是报纸的杂志化倾向。笔者认为,报纸不应该朝着杂志化方向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的杂志化倾向是应该避免的。 什么是报纸的杂志化?简言之,就是报纸越来越像杂志了。 杂志化倾向的主要表现是:版面越来越多、文章越来越长而信息量却越来越小;服务性、趣味性、可读性专栏增多,非新闻性文章比重增大,大量版面与新闻不搭界;大量赏心悦目但毫无新闻性、毫无信息量的图片充斥版面;刊登新闻所占的版面不到整个报纸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报纸为什么不应该杂志化 有人说:“报纸杂志…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一九八六年秋季号载文说,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报纸和一些杂志出现了互相融化的现象。报纸成版成版地摘编杂志上的材料,大块大块地’刊载只宜在杂志上发表的知识性文章}而杂志又化整为零,把文章、故事、传奇之类混迹于新闻之中,印成散页摊售叫卖。有的还提出了“报纸杂志化”、“杂志报纸化”的口号,以为这是新闻和出版改革的方向。应该指出,这不是一个好势头。一般说来,报纸与杂志有如下一些不同的地方:从出版周期看,报纸的刊期短,杂志的刊期长。报纸主要刊载新闻,便于实现其时效性;杂志则主要用来  相似文献   

6.
冯宇飞撰文指出,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公开的定期出版物,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负载的信息量大,讲究时效。所谓“报纸杂志化”,是指报纸大量借用了杂志分类处理信息的方法。从报纸的发展来看,报纸脱胎于杂志,是在杂志的基础上发  相似文献   

7.
想走杂志化道路的报纸,是在新闻上竞争不过人家,自动退出竞争了。可以说,报纸杂志化就是自我边缘化;报纸走杂志化道路,无异于慢性自杀。  相似文献   

8.
质疑“报纸杂志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 谓“报纸杂志化”?报纸是一种以刊载新闻为主的公开的定期出版物 ,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 ,所负载的信息量大 ,讲究时效 ,业界有“今天的新闻是金子 ,昨天的新闻是银子”的说法 ,它的立竿见影在于提供信息及以纷繁复杂的判断。杂志是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的一种产品 ,是提供给大众阅读各类材料的周期性出版物 ,它的操作模式是将所提供的内容模块化 ,通过设立多个栏目而实现分类清楚 ,标签明白 ,其优势在于定时、定量、定向地提供信息。所谓“报纸操作手法杂志化” ,是指报纸大量借用了杂志分类处理信息的方法。前几年 ,报纸基本不设分类栏…  相似文献   

9.
聂恒玉 《新闻世界》2004,(12):74-74
报纸杂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一些报纸的版面改革中,随着报纸“份量”越来越重.以往的报纸头版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作用与杂志的封面非常相似.头版成了引导,“导读”或“提示”成了报纸精髓和眼睛如以往是“重要的新闻”.现在变成了“重要新闻的导读”;图片作用也被无限放大,一张图片甚至占据头版整个版面。  相似文献   

10.
报纸杂志化趋势的成因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报纸杂志化曾是报人忌讳的一个话题,不少新闻理论书籍亦把杂志化列为办报大忌。但是,生气勃勃的新闻改革实践,使我国报业涌现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现象:这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报纸都纷纷扩版增张,大幅度地调整版面,大规模地增加信息容量,大动作地改进原有副刊,并推出了不少知识性、实用性、娱乐性的专版专刊。 不可否认,报界把这种前所未有的革新与扩张的热情,更多地倾注于新闻正张以外的版面,且在这些版面上更大胆地引鉴了某些杂志的内容结构与编排形式。如果再加上各报竞相推出的各类新闻比重极少的周末版与星期刊,从总体上审视,一种报纸杂志化的趋势委实已成为一种气候,一种事实。 应该说,这种现象是近年我国新闻出版业空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12.
杨阶 《新闻前哨》2003,(7):45-45
报纸副刊从杂志化向新闻化的转变,是“报纸是新闻纸”这一属性决定的,也是副刊改革的必然选择。当前,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报纸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副刊改革,副刊新闻化作为此项改革的主流而成为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从"特殊时期的非常举动",到扩版风潮中"学界对报纸杂志化的彻底否定",再到今天人们理性地探讨"报纸操作手法的杂志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报纸杂志化"的涵义不同.本文重点回顾和分析了"报纸杂志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及演变.  相似文献   

14.
1 写好新闻——记者的首要职责,这个命题似乎不应该成为什么问题。但是,当前仍有加以强调的必要。在新闻改革中,我们的报纸有了很大进步,前些年那种“新闻文章化、报纸杂志化”的状况已经根本改观。但是,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比起来,一些报纸新闻少的问题仍然解决得不好。有些冠以“本报讯”的新闻,并没有给人提供什么新的信息,实际上算不得真正的新闻。那种内容相似、主题雷同,只换了个地名的重复报道还不时见诸报端,而事实陈旧、交代不清、提法不准、文字粗糙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至于真正写得精彩的“活”而“重”的新闻却不多见。有的报纸一年下  相似文献   

15.
报纸杂志化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报纸增刊、扩版潮的兴起,报纸杂志化的问题,又显现出来!这里发表王立宗同志写的《新闻改革与报纸杂志化》一文,属一家之言,想以此能引起报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作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求得共识。欢迎大家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6.
报纸杂志化问题由来已久。随着报纸增刊、扩版潮的兴起,报纸杂志化的问题,又显现出来!这里发表王立宗同志写的《新闻改革与报纸杂志化》一文,属一家之言,想以此能引起报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作深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求得共识。欢迎大家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报纸杂志化随着1990年代厚报之风的兴起而兴起。报纸是否杂志化不是是与非的对立关系,而是一个度的考量,要考虑自身固有的优势、受众、风格、特色及品牌因素,要师其形,亦得其神。在受众呈现碎片化特征的时代,报纸杂志化不失为一种应对报纸同质化倾向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探索新闻改革过程中,议论了这么一个问题:工厂生产物质产品,要讲经济效益;报纸是精神产品,也应该讲求宣传效益。提高宣传效益,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我们报纸探索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始的。粉碎“四人帮”不久,报纸批判了“四人帮”的“造谣新闻”,开始扭转了“假、大、空”的宣传作风,逐步取得了读者的信任。但是,读者仍然认为报纸“没有看头”,批评报纸“天天都是老三篇”(一个版三篇长报道),“报纸杂志化,新闻文章化”,“新闻无事实,读报读标题”(看了标题就晓得你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1995年第一期刊载童兵教授文章《报纸由谁唱主角》,读来颇多启发。童教授的文章侧重于探讨当前的报纸杂志化的问题,但我以为,在注意报纸各种专栏、专版增多,防止报纸杂志化的同时,也应当关注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中的非新闻倾向。翻开我们的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头题、二题、三题稿件极少昨日讯(除了会议消息、领导人活动等),甚至本周、本月的新闻都很少,常见的时间要素是“几年来”、“近年来”、“去年以来”、“年初以来”……。占据新闻版的大部分稿件是生产报道、经验报道、典型报道以及会议动态、讲话摘要等等,其中大多数稿件很难与杂志报道区别开来,有的甚至难以区别于工作报告和总结。新闻版的非新闻倾向,主要源于将新闻与宣传对立起来。这使得新闻版甚至是“要闻版”缺乏较强的新闻性。报纸,特别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要不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正迅速推动我国报业结构的变化、发展。新型报纸层出不穷,原有报纸连连发起扩版冲击,人们在提起出8版、12版乃至16版的报纸已不感到惊奇了。众多综合性和专业性报纸在激烈的竞争中,努力改变旧日的形象,增加信息量、增强可读性和服务性,以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迎接报业市场的挑战。无疑,这是我国近年来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正是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新闻战线》去年第九期就“报纸杂志化”问题开展讨论,我认为很好。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