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纽约时报》的科技周刊——“科技时代”日前评选出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以此作为该刊创刊25周年的纪念。尽管这25个问题中的多数目前尚无答案,但“科技时代”指出: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纽约时报》的科技周刊——“科技时代”评选出了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尽管这25个问题中的多数目前尚无答案,但“科技时代”指出: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最具争议的问题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美国《纽约时报》的科技周刊《科技时代》日前评选出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尽管这25个问题中的多数目前尚无答案,但《科技时代》指出: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这25个科学问题是:1.自然科学重要吗?2.战争是否终将毁掉一切?3.人类能登上火星吗?4.人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5.地心引力到底是什么?6.我们能发现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吗?7.人体中到底有多少个部分可以移植?8.我们应该吃些什么?9.下一次冰河纪何时到来?10.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11.人类究竟能活多长?12.性别是必需的吗?13.人类将面临的下…  相似文献   

4.
自然科学重要吗?战争是否终将毁掉一切?人类能登上火星吗?人的大脑是怎样工作的?地心引力到底是什么?我们能发现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吗?人体中到底有多少个器官可以移植?我们应该吃些什么?下一次冰河纪什么时候到来?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人类究竟能活多长?性别是必须的吗?人类将面临的下一场大瘟疫是什么?2003年年底,美国《纽约科技周刊》的“科技时代”栏目评选出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尽管这其中的多数问题目前尚无答案,但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过去25年中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是:机器…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去年年底,美国评选出过去25年来最具争议的25个问题,这25个问题目前多数尚无答案,你对它们有一些设想吗?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更在于提出问题。去年年底,美国评选出过去25年来最具争议的25个问题,这25个问题目前多数尚无答案,你对它们有一些设想吗?  相似文献   

7.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有太多的谜题等待我们去挖掘。但哪些是最重要的未解之谜,我们距离找到答案还有多远?今天7月1日,在纪念美国《科学》杂志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出了125个迄今我们还不能很好回答的问题,重中之重有25个。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本中《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一课后边,有一道打标点符号的练习题,其中第三组第四句是:“这不是欺人太甚了吗”。对这句话打什么符号呢?在略加思虑之后,往往会打上个问种符号是可此可彼,那么在取舍上《教参》似带有相当大的主观性。不论属于上述情况的哪一种,对于处理问题来讲都是不科学的,更不谈二者兼有了。对于象这样一个孤零零的句子,较合理的答案应该  相似文献   

9.
关于宇宙、关于地球、关于我们自身,有太多的谜等待我们去挖掘,但哪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距离找到答案还有多远?去年7月1日,在纪念美国《科学》杂志创刊 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出了125个迄今还不能很好回答的问题,重中之重有25 个,本文特撷取17个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题记:牛顿或爱因斯坦这一类天才之成为天才的原因是,他们问很明白、很天真的问题,结果是这类问题的答案都是惊天动地的。这本书是一部科普散文集,它以洗练的笔触把物理看作人类生活的一面。书的原名是《和应振动:物理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反省》,从副标题可以看出,物理是一门既是技术性又带哲学性的科学,源自自然界的“自我”,自然界的自我特性就是我们所谓的物理定律。科学以“自然哲学”启端。19世纪,开普勒的《世界的和谐》和伽利略的《星星报信者》等著作被视为科学革命的预兆性作品,当时人们认为这些新发现是一种“新哲学”。因为哲学家和…  相似文献   

11.
贵刊1997年第10期刊登了李友耕老师的《对数列填缺问题的几点思考》一文,其中谈到数列填缺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他证明之巧妙,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竞赛教程》中一题为例,运用“拉格朗日插值公式”,再谈数列填缺问题的不唯一性。按规律填数:1,4,13,40,121,( )许多师生都认为答案是364,这个答案是基于这个数列有这样的规律: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3倍与1的和。其实,这道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它可以是任意数。首先,我们把这个问题缺抽象为:设有一数列按规律排  相似文献   

12.
在执教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过程中,我力求篇篇新颖,篇篇亮点,如《荔枝蜜》———“变”的穷魅力;《猫》———自我发现;斑羚飞渡》———对老斑羚的真情说;《心中的鹰》———给课文再标题;《鹤群翔空》———演飞画。下面说说“《猫》———自我发”的教学流程,这课的教学流程为三个板块:一、自问自答。要求学生根据文内容设计出新颖的问题(力有所发现)并写出答案。教师发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两三个问题,部分问题有较为准确的答案。问题一:为什么“我”觉得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问题二:文中第二只猫被人带后,它是否会想念自己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李之春 《科学课》2010,(1):38-40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4.
《论积贮疏》一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及其答案使我百思不得其解。思考和练习题这样设计的: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人教社编的《教学参考书》(第295页)所绐的答案是:1.国胡以相恤? 2.国胡以馈之? 3.何招而不至?我以为,答案值得商榷。三个答案都是宾语前置句,这无可置疑;但未必都“表示否定语气”。  相似文献   

15.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这一教学内容,在小学自然和各种版本的《科学》教材里都有出现。我在经历使用自然、科学两种教材教过之后发现,学生总是对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到答案,我找来山东省临沭县张老师《声音的产生》(青岛版《科学》五上)的教案,和湘版《科学》四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进行了一次教学对比。  相似文献   

16.
近日观摩了一节语文课,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这是一篇浅显易懂的文章,但一堂课下来,学生既没有多少时间读课文,也没有积累什么文言词语,大多时间是在围绕两个问题“期日中科学不科学”、“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有礼”在课堂上展开了充分讨论,最终也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一节课可谓热热闹闹,并且美其名曰:探究式学习。如此的探究,究竟有多大的价值?一节课下来,我觉得没有什么可以把握的东西,非常虚。我认为这两个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称不上是语文问题。第一个准确地说应该属于科学课的问题,第二个属于思想品德课的问题,虽然现在倡导…  相似文献   

17.
实验课是小学《自然》八种课型中的一种主要的课型。在《自然》第一——六册上都有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其中有些课的教学设计是按照。提出问题——假设答案——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进行的。在这四个程序中,“假设”和“验证”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假设”只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才能考察其正确与否。在《植物怎样“喝水”》(第四册第十五课)里,课文中的小林首先自己提出假设:植物  相似文献   

18.
新编高中语文第四册里贾谊的《论积贮疏》“思考和练习”一要求“找出文中三个宾语前置的表示否定语气的语句”,配套的人教社《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答案是:①国胡以相恤?③国胡以馈之?③何招而不至?愚以为这个答案是不正确的。献疑如下:一这三个宾语前置句不表示不定语气?  相似文献   

19.
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带答案的童话》。你一定觉得奇怪吧!童话又不是谜语,为什么要带答案呢?原来,这本书是根据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许多有趣的问题编写的,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思考不出来,书上还有答案呢! 比如,我读的《冬天踩小麦苗好不好》这篇童话,心里想:“小麦苗长得绿茵茵的,一踩,不就死了吗?”可是书上却说:“小山羊不听小黄牛的劝说,在麦地  相似文献   

20.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自然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而《纲要》中指出:"幼儿喜欢探究、操作、实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和问题,能观察、思考身边的科学现象,学习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实验。"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形式上,以小实验为主,通过科学小实验,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孩子们才会主动进行科学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萌发幼儿学科学的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