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策略。大学班主任要认真掌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2.
宋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30):73-74,64
本文强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下,对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策略,全面系统地做好单亲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健康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教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3.
宋艳 《教育教学论坛》2014,(23):232-233
本文强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下,在对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策略,全面系统地做好单亲家庭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健康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教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班主任工作要关注"单亲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时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教育策略.大学班主任要认真掌握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相似文献   

5.
龙力 《小读者》2013,(4):75-75
针对单亲家庭的子女通常表现出来的孤僻、任性等性格弱点,专家表示,这与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当有直接关系。要让孩子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家长要摆正心态,避免陷入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离婚率有所提高,单亲家庭的增多会导致单亲家庭大学生数量的上升,他们在人格上显现出一些群体性的消极表现。同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与单亲家庭大学生的访谈发现,并非所有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都表现消极。单亲家庭本身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一些优秀单亲家庭大学生有独立性强、成才意识更浓、人际协调能力更完善等积极表现。因此,从多个角度解析单亲家庭成长背景下的大学生人格特点,对于建立健全特殊大学生群体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宁 《文教资料》2009,(36):227-228
单亲家庭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单亲家庭子女的发展教育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更引起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本文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单亲家庭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8.
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亲家庭大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了阻碍,表现异常,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人格的完善。在对单亲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为全面系统地做好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提供了可行的教育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单亲家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广为关注。部分单亲家庭的大学生表现出多疑、敏感、自卑、冷漠、恐惧的心理问题,这种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才。笔者综合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115户单亲家庭和114户完整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及其子女的性格特征进行了调查与测验,结果表明:(1)单亲家庭的教育模式和质量在整体上低于完整家庭,特别是对女性被试家教模式有较大的不利影响;(2)与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子女相比,生活存单亲家庭中的子女在性格发展的某些方面明显滞后,表现为求知欲和奉献精神较低,行为的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缺乏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1.
秦丽 《黑河教育》2013,(3):69-69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持续上升,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单亲(这里主要是指离婚)家庭学生的教育也成为当今学校面临的现实难题。单亲家庭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和失望,容易情绪低沉、心情浮躁、性格孤僻。笔者认为,加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不论对孩子本人、家庭,还是对学校和社会,都十分必要。那么,学校如何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呢?一、加强与单亲家庭家长的联系首先,教师对单亲家庭学生应逐一进行家访,与家长见面,了解父母离异的原因,同  相似文献   

12.
井欢欢 《考试周刊》2012,(78):180-181
本文通过对单亲家庭儿童的性格特征的观察与分析,提出对单亲家庭儿童的教育及培养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单亲家庭儿童形成良好性格品质。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快乐阅读》2013,(15):25-2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单亲家庭逐渐增多,从而出现了"单亲"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爱的缺失,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现象,并分别就单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单亲子女进行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社会观念的改变,单亲家庭逐渐增多,从而出现了“单亲”这样一个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和父(母)爱的缺失,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本文重点在于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的特殊心理现象,并分别就单亲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对单亲子女进行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齐艳萍 《文教资料》2013,(21):136-137,159
我国对单亲家庭大学生这一既不属于未成年群体又不完全成熟的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缺乏系统性.本文对单亲家庭大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教育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程璐 《文教资料》2014,(4):143-145
现代社会中,单亲家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许多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到了大学阶段对孩子的人格影响更有集中表现。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形式、自身因素和社会处境等原因,不少人形成了自我封闭、自负好胜、缺乏安全感等人格特质。人格完善不仅涉及单亲大学生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使单亲家庭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构建起一个以学校教育引导为主导,以家庭和社会支持为依托,以自我心理调节为根本的有助于单亲家庭大学生人格完善的网络构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山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更为严重,这些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家庭的“内战”在他们心里留下了阴影。他们整日生活在矛盾之中,有时甚至感到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并会经常为一些家庭琐事无端烦恼和焦虑。这些烦恼和焦虑使他们的性格不同于其他同龄人,表现在个性上分为以下类型:  相似文献   

18.
吴春丽 《文教资料》2013,(9):160-161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敏感多疑、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作者通过对单亲家庭大学生的个案进行分析、辅导和跟踪,提出辅导员在开展此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该明确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拓展工作形式,借鉴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笔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容易形成哪些缺陷呢?王教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以下简称王):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性格上出现缺陷一般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自卑、嫉妒心强,另外一种倾向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相似文献   

20.
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心理发展表现出诸多异常,如多疑、敏感、自卑、冷漠、恐惧等,以致降低了学业成就。本文通过对山东聊城市单亲家庭大学生问卷调查,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引起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种种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