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燮(1627——1703),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晚年定居江苏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叶燮是明末清初的一位著名学者,也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理论家。他的《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他的同时代人林云铭,高度评价了《原诗》的理论价值:“直抉古今来作诗本领,而痛扫后世各持所见以论诗流弊。娓娓雄辩,靡不高踞绝顶,颠扑不破。”(《原诗叙》)著名文学家孔尚任曾题诗赞扬叶燮在诗歌理论上的求索精神:“未解深心扶古雅,若为刻论吓时贤。”(《叶星期过访示<已畦>诸集》)。当今学者也充分肯定了《原诗》在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突出地位。如郭绍虞先先曾指出:“横山论诗所以能‘创辟  相似文献   

2.
清代初期的叶燮(1627—1703),是继刘勰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在他的诗论专著《原诗》中,对文学创作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作了系统而精辟的论述。叶燮及其《原诗》,近些年来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已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但就笔者所见,对叶燮的作家论系统全面研究的成果还不多,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清代文学批评家叶燮及其诗论专著《原诗》作为考察对象,意欲探求叶燮的人格构成对其批评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以儒家人格为主导、道家人格为补充的人格是中国古代批评家的人格结构,而伦理首先的批评形态则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叶燮及《原诗》正体现了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历程中,金圣叹毫无疑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对于戏曲《西厢记》,金圣叹是作为叙事文体来看待和批评的,其精到的见解以及成熟的批评理论对戏曲文学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金批西厢》在思想上突破了传统,为戏曲打开新的视野;金圣叹从文本上对王实甫《西厢记》的修改使其获得了更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1《文学概论讲义》(以下简称《讲义》)是老舍先生一九三○年至一九三四年在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时为学生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它是一位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的作家在文学理论领域里广泛探求,深入钻研的智慧结晶,是一部富有创见、不落前人窠臼的理论力作。首先从批评方法看是独树一帜。在《讲义》中,他对中国传统论文方法作尖锐批评:“中国人因为有这么长远的历史,最富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加以传统的思想势力很大,也最  相似文献   

6.
韦勒克是20世纪英美文学著名理论家和批评大师,其影响巨大的《文学理论》和八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被誉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史上的里程碑。因此,过去的研究大都集中探讨其文学理论或者批评史、批评方法方面的贡献,而忽视了他对英美现代诗歌批评的研究。其实,韦勒克是较早关注英美现代诗歌批评的批评家之一,他对英美现代诗歌及批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为英美现代诗歌及批评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王媛 《现代语文》2007,(10):102-102,96
伊格尔顿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一书,代表了他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主要的文学扯评观点。本文想从伊格尔顿对西方主要的批评流派的评论中,探讨伊格尔顿对文学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理解,及其政治批评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叶燮是我国清代一位杰出的艺术理论家。他在《已畦诗文集》、《原诗》等著作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美学体系。他继承了明代反复古派斗争的优良传统,与唯心主义、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美学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叶燮认为艺术的本源是客观的“理”、“事”、“情”,艺术家的构思不能离开这样的基础。他坚持了艺术美来源于社会美的唯物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9.
叶燮的诗学论著《原诗》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批评著作中属于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著作。其“系统”并不是指他有一种有“体系”的方式建构了一种不落俗套的理论,而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有“系统”性质的著作。文章将围绕叶燮为什么抛弃中国传统的“诗话”写作话语,而采用一种“系统”的书写方式原因在于:一是“末世”中的清理;二是“当时体”的匮乏。  相似文献   

10.
《文赋》是晋代陆机(公元261年—303年)的重要文学理论著述,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的一篇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深刻性的比较完整的文学理论文章。在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古代文论选读》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陆机是太康(公元280年—289年)时期的重要诗人,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家。他在《文赋》自序中明确表示,他从阅读前人的作品和自己写作实践中对文章写作的复杂性有了深切的体会。他写作《文赋》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文章写作的内部规律,解决写作中经常出现的“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即思想不能很好地反映事物,语言…  相似文献   

11.
金代文坛宗主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少数民族(祖系出自北魏拓跋氏)作家.他的诗冠绝金、元两代,其中忧国忧时的"丧乱诗"更有"诗史"之誉,成就之高为杜甫之后所罕见.《论诗绝句三十首》集中体现了他的诗学观点,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2.
对俄罗斯文学有兴趣的读者,大约都是知道或听到过所谓“别车杜”的说法。这一称呼乃是指俄罗斯19世纪著名的“三大批评家”:别林斯基(1811-1848),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杜勃罗留勃夫(1836—1861)。他们在哲学、美学、批评方面的理论建树,倍受世人与后来者的仰视。“三大批评家”中,车尔尼雪夫斯基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他不仅是位大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长篇小说《怎么办?》(1862—1863)、《序幕》(1877)等便是他影响深远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文心雕龙》在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已经得到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的,然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是否有完整的体系,它在中国美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如何。却是国内美学界尚研究得很不够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中国美学史的同志对金圣叹、王夫之、叶燮等的美学思想评价很高,而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却重视不够,没有能给以应有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其实这是很不公平的.产生这种不正常的现象的原因,当然与对《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体系缺乏深  相似文献   

14.
由黄曼君教授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 2 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为“九五”国家教委重点教材立项选题 ,是在《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 1 895—— 1 990》一书的基础上 ,经过大幅度的调整、增删最后修订而成。与原书相比 ,新编本有着较大的变化 :一是篇幅缩短了 ,由  相似文献   

15.
叶燮是一位在中国美学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他的《原诗》建立了以理、事、情——才、胆、识、力为中心的相当严密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这个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当代学者金克木在谈到对清诗的评价时认为,叶燮的《原诗》“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它不但全面、系统、深刻,而且将文学观和宇宙观合一”,“组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并认为叶燮的美学体系“很有近代、现代意味”。这个评价是相当中肯的。本文拟就叶燮的美学思想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陆机字士衡,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文学理论大都见于他所作的《文赋》。《文赋》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是第一篇全面而系统地谈创作的文章,在文学理论的发展上有很大贡献。后来刘勰写《文心雕龙》,从《文赋》中得到了很多启发。陆机之论修辞是从广义方面说的,把文章作法都看成修辞。《文赋》可以说既是创作论,也  相似文献   

17.
叶燮在《原诗》中论述诗歌创作时,明确地提出"以胸襟以为基"。但是对于"胸襟"的涵义,他并未给出清晰的说明。本文从叶燮《原诗》对"志"的解释入手,阐述了"志"与胸襟的关系,"志"与情的关系,实际论及胸襟培养的途径和内涵。继而阐述叶燮对于胸襟的具体运用,即以胸襟为基,建立诗歌创作论和诗歌发展论,并涉及诗歌批评论。  相似文献   

18.
叶燮是继刘勰之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又一位理论大家。他的《原诗》是继《文心雕龙》后又一部系统的论诗理论著作。布瓦洛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代言人,《诗的艺术》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诗学思想。叶燮与布瓦洛分别作为中国和法国的著名作家和理论家,两人的诗学思想有一致之处,但由于置身于不同的文化历史土壤和生活环境之中,两人的诗学思想又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叶燮的《原诗》是一部有较严密理论体系的诗学著作,分《内篇》和《外篇》。“批评论”是其《外篇》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对历代诗学和历代诗歌的批评。它和“正变论”、“本质论”和“创作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是对宋至明代以来诗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总结,更为后世诗学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孟子说《诗》理论及其实践探蕴孔慧云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热情倡导学《诗》、用《诗》的大师,他的说《诗》理论对后世的《诗经》研究和文学理论都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其“以意逆志”的说《诗》理论,今人亦不陌生,但有两种认识有待商榷。一是认为孟子虽提出了“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