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鹏 《出版广角》2016,(23):66-68
科学地运用视听语言来满足受众心理一直是电影创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灾难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类型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更是通过影像引发观众的想象力,其逼真的画面让观众在获得感官刺激的同时也得到情感上的宣泄,最终引导观众在影片中重新审视和探索生命的价值.本文着重从人类经验的角度阐述灾难片的亚类型,并从5个方面分析观众观看灾难片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3.
张剑 《编辑学刊》2010,(3):60-61
继2008年由派拉蒙影视公司出品的《功夫熊猫》热映之后,2009年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2012》再次掀起国人观看好莱坞大片的热潮。灾难片《2012》讲述的是,在2012年12月21日这个传说中的古代玛雅历法纪元终止日,太阳、地球将和银河  相似文献   

4.
日本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在版面上占的位置很突出。全国性大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都有自己的天气预报专栏。《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把专栏放在第一版,《每日新闻》把专栏放在社会版。在天气预报栏里,登有卫星云图、天气图、东京天气、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读卖新闻》还载有各地气温、温度,世界气温与天气。地方版重点报道地区天气;社会版有时配照片登一些重要的气象报道;星期  相似文献   

5.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近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气象信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从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个角度来看,气象新闻不仅能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还应该成为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的舞台.经历了从"天气简报"到.气象新闻"的变迁,经历了从"直线报告"到"立体解读"的转变,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的地位已经不仅仅是配角,而是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的重要新闻品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是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从世界范围看,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正义、进步事业不断推进的过程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党的新闻事业更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的发展依托于一个又一个重要科学发现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技术,同时,更反映出人类对于自然世界与自身不断深化的认识,因此,在世纪之交,梳理新闻史脉络,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作者在编写时参考了《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电视史》、《当代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事记》、《世界新闻史大事记》、《外国广播电视史》、《传播科技纵横》等数十本书籍,分四条线索逐年展开:一是媒体形态发展,包括重大事件、重要报道、重要文章,媒体的创刊与发展;二是媒体管理与经营,包括新闻法规、政策与经营;三是传播科技;四是新闻理论、新闻教育与研究。同一线索按报纸(包括新闻摄影)、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分类排列;同一媒体形态及国家以时间为序。期望这样的选择与体例安排能作为好的向导,能帮助读者以最短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6):50-53
中国灾难片受传统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和社会主流观念影响,长期以来形成泛政治化的叙事成规;进入后现代时期以来,灾难片开始了多元化的探索,如将灾难与中国电影的家庭伦理叙事传统结合。面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现实语境,通过电影增强国人的灾害意识与灾害认知,是中国灾难片的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06,(4)
特别节目江苏广电总台和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江苏省委宣传部、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脊梁》于6月23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了隆重的首映式,7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1套黄金时段播出。《脊梁》是一部全面讲述中国共产党85年来发展进程的大型文献纪录电影,创作人员从数十万米胶片中精选了大量从未发表过的独家珍贵历史镜头资料,给观众以极大震撼。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日前作出重要批示,高度评价江苏广电总台5月份推出的大型新闻行动《科学发展四优先》。李源潮书记批示:“《科学发展四优先…  相似文献   

9.
用新闻观念打造气象节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强  肖旺 《声屏世界》2005,(11):9-10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天气预报节目安排在综合新闻之后,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天气预报放入新闻节目当中作为一个常规的子栏目播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气预报就是气象新闻,特别是当天气有异常变化时更是重大的气象新闻。因此,做气象节目也应该要有新闻观念。  相似文献   

10.
气象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看天色行事,所以,特别是气象变化大时,人们更是密切关注气象预报了。今年1月23日《文汇报》两则气象新闻主标题都不错,如《春风乱时节、教九脱寒衣》以及《老天爷变了!“大寒”不见寒、“四九”似春天》,既标出真实的气象,文字上又富有情趣、令人玩味,而且很好念,很时读者口味。  相似文献   

11.
1.全球化、跨媒体营销 《哈利·波特》与《指环王》系列借助电影声势,引起全球热销。《哈利·波特》更成为《时代》杂志封面。从纽约到东京,从悉尼到香港,《哈利·波特》与《指环王》销售成为全球新闻,香港也不例外。 在华文出版市场,港台两大绘本系列:几米的城市绘本和香港土产的麦兜·麦啃系列,都推出了电影(《麦兜故事》还获得国际奖项,而以几米绘本故事也推  相似文献   

12.
微博     
《新闻三昧》2013,(1):18
@劳模焦家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月12日,中国第一部反映"97彝良"抗震救灾事迹的公益微电影《幸福守候》在昆明首映,焦家良为电影主题曲《永恒的爱》作词)昭通,太多的自然灾害。每次听到关于昭通的新闻都揪心,希望古时这个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可以平安。《幸福守候》再次聚焦昭通,故事感人泪流,见证人间真爱。但愿这只是故事,但愿这故事不再重演。高潮跌宕  相似文献   

13.
各国科普刊物如美国的《科学文摘》、《科学的美国人》、《科学》、《大众科学》、《科学新闻》、《现代科学》、《科学世界》、《科学与儿童》和《兰杰:里克氏自然杂志》等,内容有高、中、低,对象分大学以上程度和中小学及儿童。进入八十年代后,美国又创刊了《八十年代的科学》(以介绍新兴科学为主的图文并茂的科普杂志)、《奥姆尼》(介绍现代科学和预测未来的杂志)和《发现》(适合大学生阅读的科学新闻杂志)等各类型科普刊物有12种。  相似文献   

14.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5.
解读报纸中的“气象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因此各类气象新闻的报道为公众的生活、行业部门安排生产、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在各类新闻品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埃德加.斯诺(Edgar&;#183;Snow)这个名字对于我们中国新闻人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国人心目中,他是西方近代来华记者中最负盛名者,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曾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大影响,也使之成为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可以说,他和他的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乃至世界新闻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也影响了几代中国新闻人。2005年7月24日是斯诺先生100年华诞,为此,本刊特刊发朱清河先生《斯诺职业精神成因溯源》一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7.
电影有电影语言,舞蹈有舞蹈语言,新闻工作者也务必掌握新闻语言。新闻语言并不单调、枯燥,因为新闻语言不只限于遣词造句,其中典型事例也是“新闻语言”@在新闻同行中流传一句行话:“用事实说话”。尽管此言非常流行,但其实质性的内涵不见得入人都明白。这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由约稿碰到的麻烦引起的。军报新近推出一个征文专栏:《怎样当好党委书记》。为保证稿源充足,我向不少作者约稿。然而,稿件到手一看,不如人意者居多。是何原因?我仔细研究来稿,并同作者交换意见,发现主要症结在于没有用事实说话,或者从严格意义上说,没…  相似文献   

18.
近读武汉大学信息传播与现代交际研究中心主任李元授的新著《新闻信息概论》,受益非浅。该书从一个新的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新闻信息本体及其传播过程,提出了对新闻信息理论的新见解,使入耳目一新。 新闻信息论是“信息热”的产物。1984年,邓小平同志为《经济参考》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从这年开始,新闻信息研究已成为新闻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和最新课题,其代表性的论文有:复旦大学新闻系李良荣副教授的《“信息热”与新闻改革》,人民大学新闻系喻国明博士的《论新闻信息》,华中理工大学新闻系王益民教授的《新闻信息论》等。其代表性著作有:冯健伟的专著《信息的传播与应用》,刘卫东的专著《信息与新闻》,鲍祖安的《新闻信息论》等。李元授先生的新著《新闻信息概论》,集众家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是一本深入探索新闻信息奥秘的佳作。 科学是分科之学。恩格斯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关联和相互转化的运  相似文献   

19.
从服务性信息到重要新闻品种——气象新闻报道理念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新闻,在许多普通人眼中就是天气预报,但这只是它的一项基本职能。中国是气象灾害大国,也是气象资源大国,气候变化对于环境、生活、经济乃至国防都有重要影响。前不久,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将气象工作概括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从公共服务职能、安全预警功能和资源、能源的新空间等方面对气象进行新的阐释。这极大地丰富了气象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每天,气象节目的收视人口达10亿人次;报纸、网络等媒体也辟出专门版面报道气象;中国有庞大的受众群在关注气象。气象新闻关注度极高。这些说明了什么?对于媒体来说,气象就是重要的报道资源!气象新闻已经从服务性信息变成了重要的新闻品种。本专题请气象界和新闻界的专家,讨论媒体如何最大程度地开掘这些资源,拓展报道空间,科学地理解并报道气象相关新闻。  相似文献   

20.
孙玮 《传媒》2018,(13):32-33
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从2007年的33亿到2017年突破523亿元大关, 10年的票房增长在2016年短暂下滑调整后重回上升轨道.这一结果正是因为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影片类型不断丰富,放映系统日趋完善以及观众群体更加成熟而形成的.同时,电影消费热度的持续也重塑着媒介与市场话语:自2012年以后,更多偏向文艺表达和艺术内蕴的电影开始诞生,其在票房大热的同时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如《黄金时代》《狼图腾》《钢的琴》《山河故人》《百鸟朝凤》《无问西东》等.2017年,张扬的新作《冈仁波齐》在前期发行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依然受到了小众观影群体的追捧与热爱,这些都意味着文艺类小众电影的成功,值得学界和业界对其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