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栏目的热播,深度报道类栏目让人耳目一新,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好评。本文围绕县级广电媒体如何办好深度报道类栏目的主题,从深度报道的特点、县级台的优势和不足、如何办好深度报道类栏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元旦,东方卫视与新华社联合制作的新闻专题栏目《深度105》开播,这个每周播出一期的电视节目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深度105》栏目的收视率很快登上华东14个城市省级卫视新闻排名榜的首位。从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档深度报道节目《观察与思考》开始,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已走过25年历史。目前,全国各电视台开办的深度报道栏目有50多档之多,《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很多栏目都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电视界有很高的地位。《深度105》作为深度报道栏目的一个后来者,却能在这个趋于成熟的节目领域迅速脱颖而出,其…  相似文献   

3.
解芳婧  林刚 《新闻世界》2013,(12):30-32
随着经济社会与传媒事业的发展,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获取单一的经济新闻资讯信息,而是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经济分析,本文抽取《经济半小时》2012年5月共计30期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电视深度报道在节目选题侧重、采访对象和报道策略上的特点,指出电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不足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如何选择经济报道的角度,如何发挥好经济报道在市场经济领域的前瞻性导向作用,这是近几年来新闻界研究比较多的一个课题,笔者以为:“宣传经营谋略将能够比较好的发挥这方面的作用。这一经济报道角度不仅能增强经济宣传对广大受众的吸引力,使经济报道更能够入脑人心,加大深度、力度,同时,也能扩展企业生存空间,促进企业的发展,成为生产者、经营者的参谋和顾问,从而使经济报道贴近受众,成为受众的好朋友。赣州地区有线电视台在今年初开辟了一个新栏目——《有线万花筒》,其中有一个子栏目叫做《经营之道》,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比较…  相似文献   

5.
在关于深度报道的各国学者的著作中,即使是深度报道发源地的美国,对深度报道的认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状况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但无论是哪种说法,深刻性、整合性与递延性都是深度报道的言中之意。深度报道的这种本体性意义曾一度被认为是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专属,因为文字偏重学理,能够驾驭严密的逻辑且不必担心受众由于传播方式的局限而看不懂。尽管它实际上是在广电媒体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后。报纸等平面媒体在竞争的压力下的选择。 1993和1994年中央电视台分别推出《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焦点访谈》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追求“深、广、新”;后央视新闻评论部推出的大型调查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更是将电视深度报道的深刻性推进到一个新的层面。目前电视深度报道对经济领域的关注开始逐步“热身”。本文通过对《经济半小时》的分析,来透视电视如何关注深度经济报道。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是向报纸学习借鉴来的。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我国第一个评述性电视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可谓电视深度报道的最早尝试。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及《新闻调查》被称为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7.
从当前的屏幕看,电视经济报道在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长足的进步。就广度而言,经济报道已经从最初以指导经济工作为目的,拓展到指导与服务并重,以多种形式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大连电视台为例,五年来,经济节目从一周两期、一次15分钟,发展到一周五期、一次半小时,在报道数量成倍数增长的同时,栏目组合由强调指导性(子栏目设计《经济了望》《经济透视》《经济与人》《经济新干线》),向指导与服务并重转变(子栏目设计《财经快递》《生活视线》《经济焦点》);就深度而言,以中央台《经济半小时》的《今日视点》和96年7月1…  相似文献   

8.
当前,经济生活风风火火,经济节目炙手可热。山东有线电视台从建台开始,就推出相关栏目展开报道。本文根据4年来我台经济节目的发展历程,探讨如何找准定位,向观众展现有线台经济报道的独特视野和社会价值。IWS年7月,《经济、信息、生活》栏目伴随山东有线电视台的创建而诞生,由于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节目以汇编其它台内容为主.这种“炒冷饭”显然满足不了广大观众的需要,全体编辑、记者也憋着一股劲。当年底,周五档的节目改为自采,定名为《周末版》,设立了《生活时尚》、《在你身边》等板块,并鲜明地提出栏目宗旨─—立足生活…  相似文献   

9.
《今日一线》是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制作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日播式电视新闻栏目。栏目自我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30分钟的节目共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为:《封面》——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并作深度报  相似文献   

10.
何婕 《新闻大学》2000,(1):76-77
《东视广角》是东方电视台的一栏深度报道节目,诞生于东方电视台开播之日。该栏目诞生至今在节目形式上发生过诸多变化,但是最近1999年8月31日的一次改版却体现了电视从业人员对于电视深度报道的思考和探索。 深度报道原来是报纸的强项,而电视深度报道的崛起当首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和《东方时空》的“时空报道”。这几个栏目充分运  相似文献   

11.
徐朝清 《青年记者》2006,(20):13-15
《中国时事》栏目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它自1989年创建以来,始终以客观性、权威性的新闻报道为己任,快速、全面地向世界报道正在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活动和事件。近20年来,《中国时事》栏目还不断根据中  相似文献   

12.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报道》是北京电视台一档以经济资讯为主的日播栏目,从1998年开播至今已经历了12个春秋。在这12年里,《首都经济报道》把其独具个性化的经济新闻报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录直播的转变到节目时长的调整,从板块的变化到演播室互动的增加,尽管几经改版,但该栏目"关注百姓身边的新闻,透视新闻背后的经济"的宗旨一直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它独辟蹊径的报道中看到其贯穿始终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电视节目娱乐至上、商业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21世纪,如何寻求新的媒介生存与发展空间成为各家媒体不可规避的话题,中国电视调查式深度报道栏目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调查性报道的新闻类栏目,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呢?本文试图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为例,从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品牌的打造、维护和营销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在今年黑龙江电视台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小翟访谈》作为一个重点板块,在《新闻联播》和《新闻夜航》两档栏目中播出。《小翟访谈》借鉴了"十八大"的报道经验,设置演播室访谈区,同时扩大了采访对象的范围,采取主持人和两名嘉宾共同访谈交流的形式,围绕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经济和社会大事,在农业、教育、医疗、环境、对外贸易、科技创新、民营经济等多个领域,对代表委员的提案和建议,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孙军  吴彬 《军事记者》2013,(6):16-17
在央视11个军事栏目中,《军事报道》作为发布权威军事新闻、展示全军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的新闻栏目,在掌握电视军事新闻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每天特定时段播出的一档新闻栏目,《军事报道》只有在发布权威军事新闻、挖掘报道深度上下功夫,才能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往往成了扬长避短的常规力量和重磅武器。《贴近观察——末端落实"卡"在哪里》(以下简称《贴近观察》),是《前进报》管理工作深度报道栏目,2013年被评为辽宁新闻一等奖和辽宁新闻名牌栏目。栏目开办两年多来,通过作者"贴近观察"的方式,聚焦"管理工  相似文献   

18.
电视经济新闻栏目多历经几次改版,但近一年多以来,各种这类栏目近乎类似的改版,多是仅仅停留在对栏目内板块的时间分配和分分合合上。有的改成几段版块相加的报道式,有的则在版块与版块之间插加话题。 实践证明,把板块分割作为改版的中心工作,无法解决目前电视经济栏目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而电视经济报道多年来探索出的一些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新闻007》是浙江省的新闻名专栏,2006年在钱江频道开播,是浙江广电集团唯一一档主打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在大部分人心中,“007”是一个代名词,特工的代名词,英俊帅气、超凡能力、美人相伴的代名词。《新闻007》栏目的记者清一色是男的,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在栏目多年的历练中,很多女记者因为深度调查的强度和辛苦,在栏目双向选择中放弃了,留下来坚守的是9个小伙。在深度调查、舆论监督的道路上。“007”代表着敏锐的目光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为了更接近真实、抽丝剥茧,这些记者需要熬夜蹲点,甚至觉得笨办法是最好的办法;有时需要乔装打扮,“忍辱负重”中只为看到真相。深度报道,如何才能有深度?一点心得,仅供分享。  相似文献   

20.
卢忠雷 《传媒》2016,(9):54-55
2010年,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世界观察》节目进行了全新改版,并增设《全球辩论》(Global Debate)作为栏目的核心特色板块。《世界观察》以北京为基地,利用现代通信技术邀请各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全球热点事件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辩论。该栏目将嘉宾访谈、深度报道、电视辩论等新闻形态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节目品牌,有效提升了栏目的国际传播力。本文以《世界观察》为例,结合《全球辩论》的实践,对其特色加以解析,以期为国内同类栏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