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纸是很注重信息量的。可以说,稿件篇幅越是短小,报纸所承载的信息量就可能越大。各种报纸也大多由众多篇幅短小、形式灵活的稿件组合成一个个的版面。但我们也同时发现,现在报纸上除篇幅短小的稿件之外,还有大量的篇幅很长、对事件前因后果进行深入分析的稿件。报纸是强调信息量的,为什么还要大量刊登篇幅长的稿件,会不会影响报纸的发展?这些深度稿件在报纸上的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我们可以从深度报道出现及其内涵、读者需要等方面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2.
报纸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具有传播快、覆盖面大的特点。大量的信息要通过版面反映出来,展示在广大读者面前。提供信息量多少,广度如何,信息的实用价值怎样,报纸的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是否贴近读者,都与报纸版面的编排、稿件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视和改革报纸版面,不断进行创新,是提高新闻宣传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我们面临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兰州铁道》报坚持面向读者,为广大读者负责的态度,对报  相似文献   

3.
如何办出一张有特色的地方报纸,笔者结合《随州报》的实际,谈谈一孔见做好“当家菜”所谓“当家菜”,就是提高采编人员的“烹调”技术,在精编上下功夫,当好“厨师”。具体讲,办好一版,重点又是做好头条新闻这个当家“菜”。头条新闻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感染力。因此,只有选择那些具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信息量大,群众关心的稿件上头条,才能吸引读者,报纸才会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那种以职务的标准来取舍稿件,是赢不了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一张报纸的新闻,能否向读者及时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能否触动读者的兴奋点,是体现一张报纸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因素。然而,行业报与日报、晚报等报纸相比较,在新闻稿件的编发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局限性。首先,时效性差。行业报大多是周一、周二报,少数是周三报。受出报时间因素的影响,无法给予读者连续的阅读冲击力,无形中大大削弱了报纸的影响力。行业报的出版周期决定了它在新闻时效上不能与日报、晚报竞争。  相似文献   

5.
王少军 《新闻世界》2008,(11):39-40
读者评报在业内不算是新鲜事,但长年坚持让读者对每一期、每一版、每一篇稿件进行评判,读者评报“常态化”,这在目前国内可能还是少见的。《安徽日报农村版》自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引入读者评报机制。把报纸好不好的“话语权”交给读者,以评报促办报,有效地提升了办报水平和报纸质量.收到了较好的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报纸,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之一,读者往往以所能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来判断某种报纸可读性。因此,在信息量这一客观尺度下,报社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对本报和其他报纸信息量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了解自己报纸和别的报纸的可读性,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报纸工作,提高可读性。下面,以1984年10月的文汇报和贵州日报作为抽样调查的样本,试对两报的信息量作定量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安庆报公开发表读者评报稿件,让报纸更好地接受广大读者的监督。安庆报是一张周三刊的地区级小报。从1986年9月起,这家小报开辟了《编读往来》专栏,发表  相似文献   

8.
现代报纸,是信息流通的重要媒介之一,读者往往以所能获取信息量的大小,来判断某种报纸可读性。因此,在信息量这一客观尺度下,报社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对本报和其他报纸信息量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了解自己报纸和别的报纸的可读性,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报纸工作,提高可读性。下面,以1984年10月的文汇报和贵州日报作为抽样调查的样本,试对两报的信息量作定量分析和评价。文汇报于1984年12月在贵州省发行量二万三千四百二十二份。这在贵州发行的诸报中,名列第四位。无疑,文汇报是受贵州读者喜爱的。笔者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贵州日报与文汇报作了比较,得出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新闻信息,始终是报纸之魂。只有抓报魂,报纸才有生机,才能受到读者欢迎。特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的经济活动需要通过搜集分析大量的信息后作出抉择。因此,报纸增加新闻信息量,就显得更为重要。笔者仅就增加县市这级新闻纸的新闻信息量,试谈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不少报纸改革的思路有一条就是增大信息量。这已经是报业改革的一种趋势。我报是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报纸,传递信息应该是我报的主要功能。在今年2月中旬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领导同志提出:《首都经济信息报》要再增大信息量。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编委会,讨论增大信息量的措施和办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要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必须把我报办成信息量最大、服务性最强的报纸,强化我报传递信息的  相似文献   

11.
单良 《新闻记者》2001,(1):58-60
白驹过隙 ,1993年创刊的《人才市场报》即将迎来第八个春天。从当初发行量为寥寥一万多份到如今期发行量逾十万 ,可见《人才市场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其中 ,除了报纸信息量不断扩大、质量逐渐提高等因素外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 :《人才市场报》从创办那天起 ,就始终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 ,热忱为读者服务 ,乐于为读者指点迷津、排忧解难。开设专栏助人为本报纸的立足之本是赢得读者的信赖和支持 ,《人才市场报》从创刊伊始就牢牢把握住这一点 ,把为读者服务作为办报宗旨。读者可能不会想到 ,1993年报纸试刊阶段 ,每期…  相似文献   

12.
文艺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稿件内容质量的高低和版面编排的美与否,直接影响着整张报纸的水平。如何办好文艺副刊,使其成为一张能吸引更多读者视线的亮点报纸,是报人们长期以来所共同关注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衡量一条新闻是否具有传播价值,不同的报纸会因其定位及其读者群体的不同,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对于党报而言,在对稿件进行评判时,除了信息量大小等其它媒介通用的标准外,还会用是否具有指导性对稿件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14.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报纸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报纸的“叫座率”,已时不我待。面向基层读者的地市县报如何提高“叫座率”?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大信息量。报纸信息量的大小是以内容是否有使用价值为尺度的。因此,首先应从整个报纸的内容上下功夫。要下决心淘汰那些不含信息的所谓“新闻”,那些没有新意的言  相似文献   

15.
<正>一张报纸,若想让读者接受、喜欢,甚至爱不释手,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内容。如今,各类媒体涌现,报纸相对于网络、电视等其他媒体,明显不占优势。要想让报纸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就必须贴地气,充实内容,丰富信息量,给读者可操作性的帮助。在保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本人结合所从业的《家报》,对报纸如何增强自身特色浅谈几点体会。差异化是报纸生存之本  相似文献   

16.
短些,短些,再短些.新闻界多年来一直在呐喊. 长稿多,必然导至报纸稿件条数减少,降低版面的信息量,影响内容的多样化,满足不了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时间一长,必然会降低报纸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增加信息量,这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是四开四版的周三报,版面小,刊期长。因此,怎样利用有限的版面,容纳更多的信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两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我们逐步树立起信息观念,并采取切实措施,使报纸信息量有了明显增加,受到了读者的肯定和欢迎,报纸发行量也不断上升。一、增加新闻的条数,多发短新闻。一般来说,一篇新闻稿件,总有一点新闻信息。因此,要增加报纸信息的容量,必须增加新闻条数。我们要求编辑精编稿件,把那些“空话、套话、废话”,尽量“挤掉”,新闻稿一般控制在二百到五百字之间,最长的不超过九百字,每个版面必须用稿十篇以上。并在一、二、三版开辟了《荆溪浪花》《简明新闻》《经济短波》等栏目,刊登“百字新闻”。这样,版面上的新闻条  相似文献   

18.
报纸要增加信息量,采编人员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至关重要。2002年4月以来,贵州日报就此作了有益的探索。虚心请教读者去年4月中旬,贵州日报为改进报纸工作,增加信息量,在全省各地、州(市)、县广泛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征求读者意见。读者的意见、建议归纳起来共有10条:一、新闻版面偏少,导致新闻少。要增加新闻版面,以新闻立报。二、一版的新闻信息量要再加大,特别是体现导向性的新闻信息量要加大,要增加有价值的信息量,突出有贵州特色的报道。要抓住具有特点和重点的事,多搞些重点报道、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三、…  相似文献   

19.
曹旭 《新闻界》2000,(3):47-47
目前 ,我国的专业性报纸由于资金、发行量、稿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大多只有四个版 ,使报纸的总信息量受到很大的限制 ,尤其是作为要闻版的一版 ,更是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要么为了增大信息量 ,尽可能地增加条数 ,稿件一味求短 ,不得不舍弃一些有一定深度和可读性 ,但篇幅相对较长的报道 ,使报纸的可读性受到影响 ;要么突出看点 ,刊登特稿以吸引读者 ,但如此一来 ,用稿量相对减少。有时甚至一篇特稿就占去一半甚至更多的版面 ,信息量势必下降。而这两种结果都将损害报纸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版面内兼顾可读性和信息量呢?一、分区作业…  相似文献   

20.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报纸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报纸的“叫座率”,已时不我待。面向基层读者的地市县报如何提高“叫座率”?我认为关键是要加大信息量。报纸信息量的大小是以内容是否有使用价值为尺度的。因此,首先应从整个报纸的内容上下功夫。要下决心淘汰那些不含信息的所谓“新闻”,那些没有新意的言论和缺乏特点的图片,包括在广告的选用上,也要根据读者需要加以选择。把好这个关,主要靠转变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