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确定林分密度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密度在森林的一生中不断变化,为便于区别,我们将森林起源时形成的密度称为初始密度,它是森林生长发育各个时期密度变化的基础,而将其余各个时期的密度称为经营密度。由于确定合理的森林密度非常困难,所以迄今为止常将结构简单、影响因子较少的同龄人工纯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分析密度的作用机理,这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同时得出的结论也可在其他类型的森林培育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造林密度决定林分的生产力大小,本文简要论述了确定合理造林密度的原则,以及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分郁闭度、生长量、抚育、间伐及木材材质的影响,指出合理的造林密度可以使林分达到速生、丰产、优质,并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客观要求,很有必要重新研究林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在战略指导上,应该是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木材和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客观要求,很有必要重新研究林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在战略指导上,应该是保护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林地生产力,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木材和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人工林的造林密度又称初始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的栽植数或播种点穴数,通常以株或穴为计算学位,它是形成一定林分结构的数量基础。了解和掌握造林密度在人工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将有助于为生产上制定合理的经营密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取得良好的目标效益。  相似文献   

6.
抚育采伐,抚育间伐,又称抚育采伐,指在末成熟的林分中,根据林分发育、自然稀疏规律,为了结保留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而适时适量采伐部分林木,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环境条件,促进保留木生长的一种营林措施。是以采伐部分林木为手段,改善林内光照条件,为保留木增加营养面积,同时进行人工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培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在降雨入渗对非饱和黄土边坡水分场的影响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由此引起的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而且进一步应用简化比肖普条分法对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黄土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安全系数与坡度、坡高、初始干密度、初始含水量、降雨历时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中幼林抚育是改善林木生长环境,调整林分密度,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木生长,加速森林资源培育,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社会、景观等多种效益的有效措施。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中幼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达到最符合经营目标的状况,这个时期的年龄称为森林成熟龄。森林成熟是林学上和经济上树木或林分的最佳采伐利用时期,确定轮伐期、主伐年龄的依据。它具有持续时间长、特征不明显和不易确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业管理局下的图里河林业局和绰尔林业局的白桦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收集历史资料,研究图里河林业局和绰尔林业局白桦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直径结构、树高结构、林分密度等,从而分析兴安落叶松林的群落结构数量特征。结果表明:图里河和绰尔两个林业局的白桦林群落的乔木层树种结构均比较简单。图里河林业局的直径结构分布有1个正态分布、1个偏正态分布和1个双峰分布;树高分布有1个正态分布、1个近似正态分布和1个反J型分布。绰尔林业局的直径分布有1个多峰分布、1个不规则性多峰分布和1个正态分布。林分密度的差异主要是由林场经营活动引起的;林分总断面受林分类型、林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大青山区相近立地条件下选择不同密度的林分设标准地,对30a生的油松人工林生长状况与林分密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a生油松人工林胸径随密度的增大逐渐减小;枝下高随密度的增大而递增;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但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其变化不明显,而蓄积量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高径比随密度的增加而明显递增。  相似文献   

12.
Divisia指数分解是研究指标变化的重要方法.本文依据1997年至2005年间中国和11个OECD国家的主要工业产业样本数据,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这些国家的能源密度变化特性,解释推动能源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六个产出效果和密度效果最显著的产业,同OECD国家进行横向比较,从而确定了中国进一步降低能源密度的潜力和最佳产业路径.  相似文献   

13.
金春花  孙家振 《内江科技》2005,(5):64-64,81
利用声波时差资料研究双域地区青山口组欠压实泥岩盖层的封闭能力;确定压力封闭初始形成时期;预测压力封闭终止时期。根据预测的终止时期,确定其青山口组泥岩目前仍具有压力封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模糊C均值(FCM)聚类算法能很好地解决不确定问题的分类,但该算法聚类结果却过于依赖初始聚类中心和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重点针对基于密度函数的初始聚类中心初始化算法进行分类总结,将密度函数的度量方式归纳为4大类。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各种度量方式的优缺点,旨在为研究人员选择适合的密度函数度量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公顷来表示。密度适当,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保证人工幼林及时郁闭,使林分具有最大平均高度,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莫大玲  汪本堂 《科技风》2013,(14):85-86
以皖东丘陵地区马尾松低效公益林现状及成因为依据,对急需改造的低效公益林进行采伐作业设计与改造试验,并对改造林分进行量化评价。最后,通过对林分结构培育分析,筛选出适合当地的低效林优化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5)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重要性的认知加强,地表植被覆增加,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大,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人工林树种多样,其中油松是是我国特有,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但是从人工林经营效果来看,油松人工林生长状态并不乐观,林分结构较差,应有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都没有充分发挥。导致这种态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工林初始种植密度过大,林木成活后对其欠缺必要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18.
人工落叶松林直径分布结构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分直径分布是最基本的林分结构,它直接影响着林木的树高、干形、材积、材种及树冠等因子的变化,是许多森林经营技术及测树制表技术理论的依据。通过建立参数预测模型对林分直径结构规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工林的抚育管理是提高幼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调整树种组成和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以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现有疏林地面积254,544公顷,柞矮林面积1,208公顷,老龄过熟无培育前途的柞树林和以柞树、黑桦、杨树等为主的杂木林地38,360公顷,郁闭度低于0.4的林分2,284,161公顷,因不适地适树形成的老头林和遭受火灾、风折、病虫鼠害等自然灾害的林分45,827公顷,总计为2,624,200公顷。这些低效、劣质林分,天然次生林较多,主要分布于商品林区和一般公益林区,树种单一、结构单一、郁闭度较低(除柞矮林外),大多林相残破,林分生长量很低,效益低下,严重地浪费了有限的林地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