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治八年(1875),龙三瓦将标注史料来源与考异这两种方法首次同时用于日本汉文编年体史书《皇朝小史》的编纂。编纂方法的改进,使《皇朝小史》在"史实求真"方面超越了明治维新以前所有的日本汉文编年体史书。  相似文献   

2.
熊克是南宋高宗、孝宗时的大臣,《中兴小纪》是他撰写的记载宋高宗一朝史事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宋高宗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中兴之主",也是备受争议的一个皇帝,历代对他褒贬不一。从《中兴小纪》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宗皇帝的驭臣之道及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在主编负责、协修分工合作下完成的。它在体裁的选择、目录的编排、编写和取材的方法上,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历史编纂学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工作者所面对的文字史料,大略可以分为"原始史料"和"编纂史料"。前者一般是指没有经过人为修饰而直接留存下来的史料;后者则指学者、文人编写的著作、撰写的文章,是经过各种编纂过程的史料。中国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史料非常丰富,而且种类繁多,但明清以前,真正的"原始史料"却十分缺乏。在"编纂史料"中,有纪传体的正史,有编年史、政书、地志、行纪、谱牒等,这些史料应当说是提供给今天的人们认识历史真相的主要依据,但也不能不承认有些史料有其自身的偏见和倾向。比如官方史  相似文献   

5.
《五代会要》是五代宋初著名政治家、史家王溥主持编纂,是研究五代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五代会要》所记载的史料大量采用实录,内容包括敕文、诏令以及各级官员的奏章等,史料的可信度较高.该书所记载史料有详有略,涵盖五代时期的社会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文化习俗制度等.因而,对《五代会要》的史学价值进行系统考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撰《史记》,首创通史纪传体,百代而下不能易其法。司马光编《资治通鉴》,继《左传》之后,集宋代以前编年体史书体例之大成,创通史编年体,是当时史学上一个伟大的创举。《史记》和《通鉴》在历史编纂学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和卓越的贡献。因此,它们的作者被誉为史界“两司马”。本文专谈《通鉴》的编纂体例。  相似文献   

7.
《左传》先秦编年体史书。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传》。作者相传为左丘明。书成于战国初年,根据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其记事上自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生动表现了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反映了各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和深刻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撰述、整理和保存史料的传统源远流长。《尚书·多士》记载着:“唯殷先人,有册有典。”《礼记·玉藻》也谈到周天子“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可见殷周时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献典籍制度。秦汉以降,历代王朝都重视积累本朝统治文献和撰写前代的历史,官修的“正史”加上私家学者编纂的大量史书,构成古代庞大的史籍宝库。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赞叹“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实为任何民族所不及”。由于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结构的高度稳定性,尽管王朝时有更替,但以家庭为单位  相似文献   

9.
《国榷》是一部编年体明史巨著,其史学价值主要有五:一是记载较为系统和完整,二是史料来源颇为可靠和真实,三是为研究明代科举史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史料,四是为研究明代政治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五是为研究明代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从编纂学及史料价值两大视角对新旧唐书《高丽传》进行多侧面比照。认为二者的著述相得益彰,均是记载高句丽在唐初衰亡历史的专篇。在文字润色、布局谋篇及史料内容的丰富性上《新传》要高于《旧传》;但在表现手法上《新传》较为正统守旧,习用春秋笔法,逊《旧传》一筹;在史实记载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上,就某些细节而言,《旧传》又略优于《新传》。《旧传》来自于第一手材料,《新传》又删削《旧传》一部分史料,这又体现了《旧传》的稀有珍贵价值;《新传》则具有信息量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简·斯迈利的《一千英亩》的故事框架来自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但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主题和意义。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吉妮与三位男性的情感纠葛,揭示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抑和紧闭,同时通过对吉妮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和反叛的描写,表达了新一代美国女性要求摆脱传统束缚、获得独立和自由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了一个广义Kolmogorov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Gause型模型(Kuang和Freeman,1988),广义捕食-被食系统(Huang,1988,Huang和Merrill,1989)和其他许多系统(Liu和Zhao,2000,Zheng等,2001,Yang和Liang,2001)为其特例。有关该系统存在极限环的条件以及极限环唯一的条件在本中已经证明。献中的许多结果都可容易地作为本定理的特例而导出。  相似文献   

13.
新的物理课程不应当被限制在学科与课本的狭小范围之内,它应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并实现理性与人性的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体验到知识与技能、价值与情感的统一。近日在新疆兵团二中听一节“电流做功快慢与电和热”课时,发现有几段精彩之处,符合新课程理念,现将课堂实录部分片断整理如下,供课改实验区的物理教师评析。片断一:引言与实验“铅笔芯点燃火柴”师: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分子运动》等5篇论文。这5篇论文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世界的方式,为了纪念物理学上的“奇迹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规划论的求解进行研究,特别对不可微规划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得出了对一些特殊不可微规划的求解方法,将一类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转化为经典的可微规划进行求解。最后以多寡头的合作竞争博弈均衡求解为例,对特殊的不可微规划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5.
湖北谷城沈垭天主教堂自清朝以来一直是天主教在鄂西北的活动中心,当时在全国颇有影响,在罗马教廷档案中也曾有所记栽。笔者采用田野考察的方法,对沈垭天主教堂的历史发展进行研究,以找到中国近代天主教的发展特点在这一地区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16.
The autobiographic novel, A Many-Splendoured Thing, is Han Suyin’s famous work. It has mov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readers and audiences with its beautiful love story. By using post-colonial views on...  相似文献   

17.
《哈姆莱特》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造成他悲剧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延宕。哈姆莱特为什么要延宕,这在右外文学批语界争论和探索了几个世纪,但始终没有定论。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可以说宗教思想导致哈姆莱特延宕的关键因素;基督教义和《圣经》思想是他行动的指南;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引发和促进了他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8.
在肯尼亚殖民史中,女性遭受着英国殖民文化与本土父权文化的双重压迫。笔者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恩古吉·瓦·提安哥的《一粒麦种》,分析殖民时期肯尼亚女性背负双重枷锁的生存状态,同时揭示殖民时期白人女性不幸的生存图景。通过这一视角的解读,体现出作者对肯尼亚女性这一弱势群体前途命运的担忧以及对白人女性尴尬处境的同情和惋惜。  相似文献   

19.
20.
该文探讨用电子表格Excel实现求解方程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可以实现求解方程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