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与故事情景测查,对114名47.85~71.09个月的儿童在同伴冲突场景中使用的解决策略及其心理理论水平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和对比,本研究发现使用协商、猜拳等策略的儿童心理理论水平较高,而使用控制和求助第三者策略的儿童心理理论水平较低.儿童对谦让策略的使用与其心理理论水平不相一致;无论是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家长问卷还是从对儿童的实际冲突解决策略测查来看,在解决冲突时,家长和儿童都倾向于选择"谦让""协商"策略;在儿童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研究中,使用家长问卷调查的方法和通过故事场景对儿童进行实际测查的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心理理论的发展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策略,如知己知彼,洞察形势;深思熟虑,慎选策略;应对回应,自我反思等.教师可运用心理理论指导幼儿提升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引导幼儿客观判断,合理分析冲突情境;鼓励幼儿换位思考,尝试使用正向策略;帮助幼儿学会反思,降低冲突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3.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主要形式之一。幼儿游戏中同伴冲突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幼儿及教师对同伴冲突的应对方式直接影响到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本研究采用观察法通过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游戏同伴冲突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教师和幼儿在应对和解决冲突中多用消极解决策略:幼儿解决策略较多使用攻击性行为、互不相让、威胁命令;教师解决策略较多使用粗暴制止、独断专制、简单安抚、延迟处理。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易导致幼儿同伴间关系紧张,对教师缺乏信任,教师也会错失教育时机。由此,对幼儿及教师在应对冲突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4.
同伴冲突蕴含了丰富的幼儿发展机会,教师在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然而,对当前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方式的调查却发现,教师主要通过直接判断、询问当事幼儿或第三方的方式了解幼儿同伴冲突起因,多数教师没有关注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权威仲裁”是教师最常使用的处理方式。这使教师应对方式总体呈现出经验性特点,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发展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正确方式应是充分赋权幼儿,关注幼儿同伴冲突的解决过程,通过引导幼儿深度思考、自我表达和共同协商,支持幼儿主动解决同伴冲突,并从中获得社会性、认知、情绪等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同伴冲突是幼儿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冲突,有语言的,也有肢体的。冲突本身是不愉快的,甚至会给幼儿带来伤害,但冲突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一方面,由于"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加之社会经验有限,同伴冲突中,幼儿常常采取强制或攻击的方式进行解决,这会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甚至伤害。另一方面,幼儿在冲突及冲突解决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考虑同伴的感受和需要,  相似文献   

6.
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同伴冲突是儿童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蕴含着深层次的发展性的积极作用,对发展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幼儿同伴冲突的特征为: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短,行为多样化,解决自主化。同伴冲突在幼儿社会观点采择中的作用为:在冲突协商过程中,幼儿逐渐去"自我中心化";在被同伴孤立的体验中,幼儿发展出移情能力;在同伴冲突的解决中,幼儿提升自我控制能力。教师丰富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交往经验、创设良好的幼儿区域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合理解决区域冲突,有助于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109名3~6岁幼儿为被试,用自然观察法采集幼儿同伴交往事件,提炼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建立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结果表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系统共包含26种策略,根据交往目标可归纳为主动邀请、合作、联合、攻击、应对攻击、助人、物质交换、言语协商、提供物质、拒绝等十大类。该策略系统能够有效地反映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同伴冲突在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性地解决冲突具有长远的社会性意义。在同伴冲突的各成分中,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是决定冲突结果的关键因素,主宰着整个冲突的进程。以往有关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冲突解决策略的概念、分类、影响因素及干预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幼儿人际冲突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幼儿园以后,随着同伴交往的增加,幼儿人际冲突不断显现。近年来,人们对教师干预幼儿冲突情景给予了较多关注,而对幼儿自发的冲突解决过程及其应对策略却不够重视。因此,我们有必要就幼儿应对人际冲突的策略进行初步探讨。一、人际冲突与幼儿心理发展冲突作为幼儿之间的一种相互抵制或对抗状态,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如攻击、推搡、抢夺、争吵、威胁等。人们通常片面地将冲突看作攻击行为或消极行为而不予接受。研究表明,冲突可能带来消极破坏性结果,影响幼儿本身及周围的人际环境;但更重要的是它能转化为幼儿心理发展的推进器。〔1〕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的同伴冲突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介入策略直接影响到冲突的解决。不同的气质类型会影响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策略的选择。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策略的现状及其与教师气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教师所使用的介入策略因教师气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气质的情绪性和活动性对其介入策略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交往过程中,同伴冲突是常见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文章通过观察记录和对典型案例的归类分析,依据冲突发生的原因,将幼儿同伴冲突划分为三种类型:资源占有引发的同伴冲突,规则维护或意见分歧引发的同伴冲突,肢体动作行为引发的同伴冲突。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的应对策略:资源占有引发的同伴冲突,以渗透社会规则引导幼儿自主解决为主;规则维护或意见分歧引发的冲突,以树立可供幼儿效仿的榜样为主;肢体动作引发的幼儿同伴冲突,以疏导情绪、增进理解为主。  相似文献   

12.
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揭示了幼儿根据彼此的角色与地位、情绪与意图、以往的互动经验选择策略解决冲突,同时为教师提升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能力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大班幼儿在区域游戏同伴交往中能够协商解决问题,表现出谦让行为。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和对幼儿谦让行为的培养进行思考,能够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中经常发生幼儿同伴冲突,幼儿自身解决冲突能力不足,需要教师介入帮其解决。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合理解决有利于幼儿在其中获得社会性发展,促进其规则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认可情感是基于高瞻课堂经验下的冲突解决办法,对认可情感法的合理运用能使冲突解决事半功倍。在了解幼儿同伴冲突原因的基础上,分析认可情感的核心要点,使其能够为教师解决幼儿同伴冲突提供策略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协商策略是构成一个幼儿同伴协商行为事件不可缺少的因素,它是指幼儿在协商过程中,为了将信息准确地传递并有效地影响他人,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所运用的各种方式、方法。协商策略包括幼儿在与同伴协商时的每一个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单一行为策略和由一系列行为组合所体现出来的策略群。笔者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对大班幼儿同伴协商行为的观察,从早晨幼儿入园到下午离园,每个活动环节都不放过,每次都有新的体会和收获。通过对观察记录的整理,对收集上来的几十个案例进行反复通读、推敲,并阅读了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发现大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主要使用了…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运用同伴提名、观察、访谈及质化分析的方法,对早期融合教育班级内两名听力损伤幼儿的同伴交往过程进行了动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听力损伤幼儿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低,提出的交往要求经常与情境不符,有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或通过模仿他人发起交往的行为特点;(2)听力损伤幼儿与同伴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经常因为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3)在产生冲突时,听力损伤幼儿倾向于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冲突,方法有效度较差。  相似文献   

17.
幼儿同伴冲突是指幼儿与同伴之间进行的一种相互对立的行为过程。幼儿同伴冲突对幼儿心理的发展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指导性的作用。通过对幼儿同伴冲突的研究,能够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指导策略,提高他们处理幼儿同伴关系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8.
幼儿冲突是幼儿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成长经验。本文选取电影《小人国》片段进行分析,发现:(1)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幼儿冲突的解决效果;(2)教师需支持幼儿介入同伴冲突的处理;(3)教师需运用介入幼儿冲突的策略。在此基础上,相应的启示是:(1)更新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幼儿冲突的价值;(2)鼓励用日常冲突事件进行随机化教育,帮助幼儿更好地解决同伴冲突;(3)做幼儿冲突解决的支持者,并教导幼儿学习交往技能及策略;(4)提高幼儿解决冲突的能力需要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取行为抽样法对86名3-6岁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同伴冲突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幼儿同伴冲突在游戏活动中分布最多,其次是过渡活动和教学活动,随年龄增长,幼儿同伴冲突在过渡活动中避渐减少,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增加;小班幼儿同伴冲突着眼于物的因素。中、大班幼儿着眼于人的因素,且在大班出现了由游戏争议引起的同伴冲突;幼儿在解决同伴冲突时最常用声明策略和直接对抗策略;幼儿同件冲突绝大多数是自行处理的,很少有教师干预。  相似文献   

20.
同伴冲突对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自我,为幼儿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幼儿掌握社交技巧。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把握恰当的介入时机,如幼儿同伴冲突矛盾激化时、幼儿遇到困难求助教师时、幼儿反复尝试解决冲突但未有效果时。教师介入幼儿同伴冲突可以运用直接介入、澄清问题、间接引导、情感支持等策略,以引导冲突结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高幼儿自主解决冲突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