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学中.波的叠加与波的干涉很难用实物来演示这种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为了提高波动教学中的实验效果,促进学生对波动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波的产生、波的传播、波的叠加与波的干涉实验,介绍我校用Visual Basic6.0软件创作的CAI课件,借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陈俊华 《物理教师》2011,32(4):45-47
由于实际波的传播过程和波动过程中质点的振动快速且连续,画面无法定格而不易观察,学生不好理解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Flash课件的强大交互功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下面这个课件可以很好地演示横波与纵波的波动过程及过程中质点的振动情况,可以改变振幅、频率和波速.可以连续播放、单步播放、也可以暂停.在实现人机交互的同时帮助理解波的形成和传播.在课件中我们使用一个个单独的小球表示质点,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机械波一章中,波的形成和传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时做好课堂演示非常重要。而实验室的手摇式演示器虽然可以演示波的形成和传播,但有一个致命的不足,即手摇停下时波就不再传播,这会给学生造成"振源停止振动,波就不再传播"的误解。有鉴于此,我们利用废旧吸管自制了"横波、纵波演示器",既可明显演示出实验现象,又能够克服手摇式演示器的不足,提高了实验的演示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对物理学中的波动教学,提出用计算机程序动画演示的—条方法,用直观的方式模拟波的形成、传播、叠加以及波动学在波动光学中的应用—杨氏双缝干涉演示,较DOS下程序设计而言,Windows程序设计在图形显示上体现出它本质的优势。另外,本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科的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在专业上的应用有一定的探索性。  相似文献   

5.
横波的生成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由质点振动向波的传播过渡的教学切入点。运用实验手段,能够直观有效地实现横波的生成过程,但现有的实验教具(如箱式波动演示器)较为笨重,操作性差,只能单向演示波动,不能演示驻波等实验现象。为此,笔者借鉴了其他教师的一些成功作法,制作了横波生成演示装置。1 选材准备塑料转盘(直径为60mm)1个;直径相同(15mm)的转轮3个;另选取一直径为20mm 的转轮作  相似文献   

6.
谭健 《物理教学探讨》2004,22(11):41-41
水波演示器”是用来显示水波的形成、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的 ,帮助学生了解波的传播规律和认识光的本性。这里介绍一下根据视觉暂留作用 ,如何产生同步闪光使几种波在银幕上看起来没有移动。即同步闪光“水波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共同行参考。1、制作过程  相似文献   

7.
自制“波动图象”演示器红安第二中学吴茂玉(431500)现行高中物理必修教材第5章第8节“波的图象”教学中,用到的演示器,是一个长1m、高0.6m、宽0.3m的庞然大物。内部机械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由于经费原因,一般农村中学没有配备,这给本节教学带来...  相似文献   

8.
何晓立 《物理教师》2007,28(11):49-49,51
在中学物理中,波的干涉空间图像的建立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难以给学生一个非常直观且便于观察的模型.传统的方法,一个是发波水槽的演示,通过投影,可以看到明显的亮暗分布,但由于波速过大,难以观察到波的传播,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波的叠加原理做平图1面图示,来说  相似文献   

9.
蒲永诗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4):39-40,43
1 引言波的衍射、干涉是波的重要特性。要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首先要做好波的衍射、干涉演示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观察到明显的衍射、干涉现象。波的衍射现象和相干条件是教学难点。在波的衍射、干涉现象的分析过程中,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演示、并借助它加以分析,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0.
波动问题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波动的多解问题,更使学生难以掌握。波动的双向性、周期性和不确定性是出现多解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在解题中就会造成解答不完整,或用特解代替通解的现象。 1 波传播的双向性导致多解 若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波的传播方向或者质点的振动方向(对给出的波形图),就会出现多解,但是,学生在解题中往往凭着主观臆断,先入为主地选定某一方向为波的传播方  相似文献   

11.
"水波演示器"是用来显示水波的形成、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的,帮助学生了解波的传播规律和认识光的本性.这里介绍一下根据视觉暂留作用,如何产生同步闪光使几种波在银幕上看起来没有移动.即同步闪光"水波演示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共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波动演示器     
右图所示的波动演示器是德国leybold公司开发的一种功能完善的波动演示器。 这种波动器分基本模块、驱动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演示实验在理论教学课堂中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探究大学课堂中波动光学演示实验的实施方案与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 1.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动是指介质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的过程. B.波动是指振动质点在媒质中传播的过程. C.波动过程中介质点并未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发生移动,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振动. D.波动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 初中生物第一册中的“开花和传粉”一节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在课堂上仅运用挂图或模型讲解,缺乏动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根据这一情况,我设计制作了“植物双受精演示器”。它能演示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和花的结构,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深受师生的好评,下面就该演示器予以介绍。1 演示器结构(图1)  相似文献   

16.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需要学生想象多个质点同时又不同步的运动和在空间的传播,对学生的理解力和空间想象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讲授“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这一节时,每位物理教师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形象的演示实验以加强学生对波的深入理解。本文中对常用的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波的干涉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是由于波的干涉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在用水波槽做演示实验时,经投影仪强光显示的干涉图样效果非常差;而对相关分析中主要利用的静态干涉图样而育,水波静下来干涉也就消失了,教师只能利用课本上静态的图片来进行分析。在以往的教学中,虽  相似文献   

18.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关于机械波的教学,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而横波的教学又是重中之重,如何理解横波的传播过程呢?如何使学生理解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是由于介质中存在相互作用,前面的质点振动会带动后面的质点相继跟着振动起来,但后面的质点振动却要比前面质点振动要晚一点呢?这一直是每位教师所探讨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利用PowerPoint 2003制作了一个横波演示课件,能够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横波的传播过程。现介绍其制作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虎林 《物理教师》2007,28(6):13-13,15
波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动图像反映了某一时刻介质中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波的传播和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求解波动问题时,由于质点振动或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和波的传播时间或距离不确定等,就容易出现多解现象,如果学生在解题中不能全面地分析题意,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水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我们可以用发波水槽器来演示;光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我们可以用单缝和双缝来做演示,其效果都很好.对于声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是用音叉来做演示,但实验效果很不理想,学生不易听到声音忽大忽小的变化。随着新课程教学的改革,要求我们以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利用电脑来探究声波的衍射和干涉实验,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