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我采写的稿件有150篇被地区级以上新闻单位采用,其中有两篇刊登在《工人日报》要位,《陕西日报》、《陕四人报》、《渭南日报》均采用多达20余篇,《中国电力报》采用了8篇,许多通讯员问我上稿多的原因,我的经验是:精心制作标题,紧紧扣住编辑。 我们通讯员采写的稿件,第一位读者首先是编辑,而编辑先看到的是标题。一则好的标题。常常会使采写的稿件,增辉添彩,使读者看后回味无穷,能把编辑像磁力一样的吸引住。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通讯员投稿都希望能够被刊登,但往往不是石沉大海,便是收到一封封退稿信.遇到这种情况,通讯员不是埋怨编辑便是垂头丧气,影响了投稿的积极性.其实,自己稿件能否被刊用,通讯员本人应是清楚的,因为自己写的稿子质量如何,心里是有数的.如果自己在投稿时就对自己的稿子没把握,有“碰运气”的想法,结果多数稿件必然被编辑枪毙.如果自己在投稿时对自己的稿子负责,能先从编者和读者的角度来预审一下,自己认为质量合格的稿件才寄出;连自己都觉得“勉强”的稿件就不要寄出。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废品”,不但自己节约笔墨纸张和时间,而且不浪费邮递员和编辑同志的心血。  相似文献   

3.
王则军 《新闻窗》2010,(3):115-116
县级报纸建立通讯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影响和决定县级报纸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人的因素一方面是县级报纸记者、编辑人员,另一方面则是通讯员。通讯员是报纸稿件的"最初生产者",编辑人员的大量劳动都是在通讯员原稿的基础上展开的。质量较差而勉强通过审查的稿件,任凭编辑花多少力气加工,  相似文献   

4.
报刊种类不断增多,且许多小报扩版为大报,按理说,通讯员的稿件见报率应当有所提高才对,可是,我们许多通讯员一碰头,“中稿率大不如以前了 !”、“是不是哪里得罪了编辑 ?”云云,成了大家感慨的主题。细细思量,并非哪里得罪了编辑,而是因为我们关心稿件能否被采用的多,关心自己稿件质量优劣的少,向编辑学习讨教不够,不树立编辑意识,采写稿件求全不求精。   一日,笔者上文山日报社办事,将一份稿件交到一位编辑手里,她看了看,让我坐在她身边看她编稿。一篇近 600字的消息被“砍”了只剩 320字,表现手法变了,但文章新闻事…  相似文献   

5.
笔者到基层采访,常听到一些通讯员抱怨说自己的投稿很少被采用。其实,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只要是好的稿件好的线索,媒体都会在第一时间,不惜一切,想办法搞到手,抢先发。那么一些通讯员的稿件没有被采用又是为什么呢?笔者从通讯员的来稿中发现,经常不见报的稿件关键是文章空洞,没有鲜活的事情。像是总结材料、工作报  相似文献   

6.
我是在基层从事新闻工作10年了的老通讯员,有650多篇各类新闻稿件被地级以上的新闻单位采用。我深知,通讯员的稿件与记者的稿件是有区别的。记者的稿件,就象大型国营企业的产品一样,有包销单位,本编辑部的编辑非看不可;而通讯员的稿件,就象乡镇企业的产品一样,没有包销单位,完全靠自身的质量赢得“市场”。所以,通讯员的稿件首先要打动编辑;然后才能通过编辑的劳动进而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7.
刘如权 《新闻窗》2013,(6):33-34
"编辑"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报社中的编辑岗位,一般来讲主要是负责对本报记者、通讯员及社会来稿进行筛选,确定是否采用,然后进行修改,最后编排在版面上。对于某篇稿件的录用与否,编辑具有第一关的生杀大权。  相似文献   

8.
商业界流行一句话叫做‘货卖一张皮’,说明了要想赢得顾客,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重视商品的装潢,把商品打扮得漂漂亮亮,这样才能迎合顾客,取悦顾客,商品也就能卖得出去。其实,我们通讯员向报刊投的稿件,电存在着能不能给编辑一个美好的‘第一印象’,进而吸引、方便编辑,获得好感,提高刊用率的问题。大凡做编辑的都喜欢字迹工整、书写清楚、格式正确的‘文明稿件’,这些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曾经是新闻媒体的主力军——通讯员,如今渐渐被媒体所淡忘。在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少曾经是各大报社、电视台的特约通讯员、骨干通讯员、专职新闻干事(通称“通讯员”)无不发出感叹:现在报社电视台记者的稿件用用不完,根本不会用通讯员的稿件,通讯员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了!通讯员时代真的结束了吗?面对广大通讯员的疑惑和不解,曾经干过多年企业报编辑记者、对外新闻干事、报社记者编辑的我,对此问题倒有几分深刻的感受和理解。通讯员要认清媒体新时代通讯员是什么?如果你问起年轻的记者编辑,恐怕十有八九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  相似文献   

10.
江坪 《新闻实践》2010,(5):59-59
速度·广度·深度 【中国军网:中国军队大营救】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军网在第一时间推出"中国军队大营救"专题。随着抗震救灾的深入,栏目不断增加,内容日益丰富,页面设计更加人性化,网站编辑人员与前方记者、通讯员保持24小时不间断联系,新闻资讯第一时间发布,广泛吸纳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使专题报道既有时效性,又有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1.
编辑关     
倪玉 《军事记者》2001,(11):32-33
编辑是通讯员稿件变成铅字的第一把关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只有过了编辑这一关,稿件才有可能发表,而过不了编辑这一关,稿件肯定是废纸一张。作为通讯员,我们要主动与编辑交朋友,争取得到编辑的指导,这样不仅有利于通讯员的快速成长,而且也有利于把党的群众办报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不要轻易地‘否决’。通讯员投稿后,热望编辑人员对他的第一篇稿件最好能够采用,如果不能采用也希望编辑能提出中肯意见。因此,编辑对通讯员第一篇稿件,不能采取轻率的态度,不能轻易地‘否决’,扔进‘废纸篓’。编辑应认认真真地把稿件读一遍,诚恳地指出稿件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新闻业务知识的辅导,提出修改意见,可建议当面修改,通讯员定会乐意;如果需要通讯员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地市级党报的记者、编辑,长期奔跑在基层一线,也就成了基层通讯员零距离接触的"老师",不仅要能自己写好稿件,又要帮助基层通讯员编好稿件。如何才能帮助通讯员把稿件从内容到形式上达到完美统一,使之引人入胜。这就要求地方党报记者、编辑要对稿件进行认真思考、精心写作、细心修改及润色,提高稿件的宣传效果和质量水平。文章出彩方能夺目一个称职的地市级党报记者、编辑,不仅应该有对自己写的每一篇稿件严格  相似文献   

14.
就多数稿件而论,报社编辑、记者采写的新闻比通讯员来稿,问题抓得准,稿件质量也高。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长稿往往也是出自编辑、记者手中的多。通讯员写来的稿件,可任由编辑删改,红笔一挥,长文便缩成短文,消息改成简讯。而编辑、记者采写的稿件,删改起来,常不如前者容易。因  相似文献   

15.
编辑对通讯凤的大量来稿有个筛选问题;在一稿不多投的情况下,通讯员把稿件投给哪家报刊,也有个筛选问题。 一般来说,通讯员钟情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喜欢把稿件投给能及时给通讯员寄样报样刊或剪稿的报刊。这是因为,95%以上的通讯员都制作了“被采用稿件剪贴本”,这是通讯员的写作成果。一旦遇有日后调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或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用得着的。二是喜欢把稿件投向稿费发放及时的报刊。稿费是通讯员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这是对通讯员劳动成果的尊重。再说,如今寄稿件要贴邮票,信封信纸要自己购买,写篇稿子费用也不少。稿费发放及时,可以贴补再投入。三是喜欢把稿件投给编辑处理稿件相对较快的报刊。编辑部不压稿,做到好稿优先上,这自然是通讯员的共同愿望。四是喜欢把稿子投给通联工作好的报刊。通联部门能与通讯员广泛联系,广交朋友,能经常就通讯员写作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对通讯员提出的适当要求,能尽可能给予满足。这些都能增强通讯员给报刊投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一位通讯员采写了一篇介绍消费时尚的稿件,投给了当地一家报社。编辑认为稿子符合编辑方针,达到发表水平,便准备采用。不料节外生枝,编上去的稿子在审稿时被分管总编下令撤稿。原来该总编从稿件中发现了“生财”之机,他让广告人员上门去“帮助”稿件中涉及的企业“策划一下”。那家企业经选择,最终没有在该报上做广告,通讯员辛苦采访的稿件也就此夭折。 且不论这位总编这样做是否有变相“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17.
近日在同一些通讯员交谈中,发现有些人埋怨编辑。对此颇有感触,想为编辑同志说几句话。我虽然对编辑工作不了解,但也曾接触过几位编辑同志。他们那种默默无闻地伏案工作,‘专为他人作嫁衣’的高贵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不少通讯员、业余作者的成长也同编辑同志的指引、帮助分不开。可是,有的通讯员每当稿件未被采用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责怪编辑,满腹牢  相似文献   

18.
迟红 《新闻三昧》2004,(2):41-41
我是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沧州输油处一名年轻的干部,自1996年一直从事企业宣传工作。通过和广大通讯员、编辑的通力合作,已分别连续8年被石化管道报社评为先进报道员。我深知,企业宣传干部是通讯员和编辑之间的纽带,也深知通讯员采写稿子和编辑老师编发稿件的艰辛。在此,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谈一些  相似文献   

19.
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通讯员是党报办报的一股重要力量,他们为党报提供了很多优质稿件。那个时候,各报社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培养建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对通讯员的管理、培训和联络。还有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对通讯员的录用、纪律、奖励等都有规定。编辑部门和通讯员的联系也相当紧密,编辑有了好题目,约通讯员写稿;通讯员写了稿件,时常跑到报社送稿,和编辑一起改稿。  相似文献   

20.
陈让德 《新闻界》2001,(3):59-59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党报实行岗位计分制后,调动了编辑记者的写稿积极性,报纸的面貌大有改观。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不少编辑、记者为了多挣工分,不愿修改通讯员稿件,甚至出现不用通讯员来稿,用了不开稿酬。有的编辑说,部主任、编辑都要挣工分,哪有时间改通讯员来稿,改通讯员稿件划不来;有的还说,市场经济,记者的稿件都用不完,不考虑通讯员上稿,这样挫伤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 这些表现与我们党历来贯彻落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在当前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