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引论 在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中,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堡垒。而以法律进行维权的主要活动是诉讼。作为国家三大基本诉讼制度之一的行政诉讼,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政诉讼在平衡私权利和公权力、保障社会公正、维护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和作用[1]P403-405;行政诉讼不仅是一国宪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国宪政体系得以运转,宪法得以“活起来”的“金色纽带”。  相似文献   

2.
逻辑上,民主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民主通过宪法而实现现代国家最理想形式,无民主即无宪政,宪政的本意在于主权在民。正如此,宪政法律秩序必然追求民主,民主是宪政法律秩序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田野 《大观周刊》2011,(15):30-31
宪法和宪政都是现代国家在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概念,两者对于法制、人权等领域的的影响力无人质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够了解宪法和宪政的发展历史,更可以获悉宪法和宪政的未来。本文主要谈论宪法和宪政在民主方面的联系。在分别分析宪法与民主的关系、宪政与民主的关系之后,对两者的联系进行对比和总结,以证明完政是宪法的逻辑结论,宪法和宪政之间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卞昭 《兰台世界》2012,(25):91-92
人类是经过对黑暗封建专制制度长期抗争,逐渐找到长治久安的民主宪政道路的。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孙中山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为中国民主宪政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功绩。一、孙中山是中国民主宪政理论的倡导者和奠基人19世纪中叶以后,我国少数改良主义思想家就开始宣传宪政思想,提出了宪政主张,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又发动了大规模的宪政运动,但都是主张君主立宪,是改良主义  相似文献   

5.
大变局时代的宪政变迁 宪政史研究以文本为中心,这似乎是个惯常做法。之所以如此,可能一方面是为了宪政史书写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是宪政史研究之法学立场的凸显。但很大程度上,宪政史考察的是激变时代的宪政变迁,用阿克曼的说法,就是更接近于“宪法政治”时代,而非常规政治时代,具体的宪政变迁之复杂性可能远远超过按部就班的宪政文本排列中所呈现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张君劢与抗战时期的民主宪政运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君劢是中国现代史上有代表性的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作为中国国家社会党的领袖,他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以民主宪政理论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这一理论成形较早,但成熟却在三、四十年代,即抗日战争时期。抗战时期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民主宪政运动发展最快的阶段,张君劢的民主宪政思想为他这一时期民主宪政的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他在抗战时期中国民主宪政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本文拟对张君劢民主宪政思想在抗战时期的发展及其对民主宪政运动的作用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7.
清末,统治者慑于高涨的革命形势,为了挽救危局,扯起了“筹备立宪”的幌子,借以欺骗人民,抵制革命。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十三日(1906年9月1日),正式颁布“预备仿行宪政”上谕,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领袖杨度闻讯后十分兴奋,他奢望通过这场立宪运动能挤身于内阁,攫取部分权力,为此他计划组织一个政党,为将要在七年后召开的国会作准备。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初一日(1907年10月26日),杨度在日木东京正式组织成立了“宪政公会”,并于翌年五月在北京成立了“宪政公会北京支会”,是为北京最早的立宪团体。现从馆藏民政部全宗档案中,选出有关反映宪政公会最初成立情形的几件史料予以刊布。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社会各阶层纷纷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吴经熊受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副委员长,个人主持起草《吴氏宪草》,尽管国民党政府没有完全采纳其主张,但是《吴氏宪草》对宪政、民主制度的积极探索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政党政治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宪政制度的建立,从17、18世纪起首先在欧美各国开始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向全世界的扩展,封建专制政权一个接一个被民主宪政制度所取代,政党政治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到了19世纪末,中国开始出现政党。  相似文献   

10.
邓丽兰 《历史档案》2007,2(3):120-127
近代中国走向宪政道路是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结果,政治精英与知识精英在其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南京政府的制宪,是“九一八事变”后以知识界为主力的宪政运动推动的结果,以法政学者为主体的知识界踊跃参与各稿宪草的讨论①。  相似文献   

11.
田东奎 《历史档案》2006,(3):97-101,129
清末宪政为什么没有成功?这是法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建国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仅限于政治层面的探讨,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安排。建国后,受革命优于改良史观的影响,法史学界、史学界众口一词地认为,清末宪政是一个愚弄人民、阻挠资产阶级革命的骗局。20世纪80年代后期,法史学界逐渐摆脱了定性史学的研究范式,开始关注清末立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文献资料,并重新诠释清末宪政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文本。于是,一些学者经过潜心研究认为,清末宪政不是骗局,清政府的态度是认真的,并有长远的规划。我们认为要了解清末宪政失败的原因,就不能不考虑清末宪政的动因。清末宪政的缘起,表面看来,似乎是清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满足人民和立宪派立宪国优于专钼国的呐喊,地方督抚的强烈呼吁,消弭革命,响应西方列强进行最低限度的改革,等等。这些理由,应该说很充分了,但仍不足以解释清政府推动宪政的真正动因。  相似文献   

12.
吉玉泉 《新闻知识》2005,32(2):23-25
宪政体制作为人类在反封建皇权的世俗专制和神权心灵桎梏的制度选择,是人类明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在宪政体制下,没有事先被假定为永远正确的君主或组织,一切政治的权力的运作要服从于宪政的安排。公共权力机构和公民一样,都必须服从宪法和法律。综观人类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宪政观念的缘起和核心在于给出政府治权以合理性和公正性的根据,重心在于人民权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花秋实 《大观周刊》2012,(11):32-32
宪政文化不仅为一个国家建立宪政制度提供理论支持,而且还为一个目家实现和谐社会奠定政治文化基础。因此.深入探讨宪政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24年,北京政府内阁总理孙宝琦向总统曹锟提出辞职。他辞职后,内阁总理继任人选迟迟未能敲定。曹锟提出由颜惠庆组阁,但遭反对派阻挠,而表面支持颜惠庆的各方亦怀有异心,暗中掣肘。各方势力围绕颜惠庆组阁案展开角逐。舆论也高度关注此事,对同意案的来龙去脉有颇多报道。江浙战争的爆发,成为颜惠庆内阁得以通过的契机,颜内阁终于艰难组成。北京政变发生后,颜惠庆又黯然下台。颜惠庆组阁案背后,交织着派系斗争、私人利益与政见冲突。颜惠庆组阁案的坎坷历程,折射出当时政府畸形的政治生态,政府议会的宪政形象也因此遭到损害。  相似文献   

15.
近代中国的宪政思想与中国传统相涉不多,主要来自西方,晚清重臣张之洞正是在中体西用的思想范式下,接触了西方的宪政制度,而他对宪政的理解,并没有摆脱儒学的烙印,他对议院、民权、立宪的理解,也印证了他忠诚卫道的儒臣本色。  相似文献   

16.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4,(18):16-16
卢武铉:“复政”青瓦台 韩国政坛持续了63天的弹劾危机,5月14日终于告一段落:韩国宪法法院这天宣布驳回卢武铉总统弹劾案,卢武铉得以恢复总统之职。韩国国会是在3月12日通过弹劾议案的,卢武铉被暂停行使总统职责,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遭弹劾的总统。 卢武铉“复政”的曙光在4月15日韩国国会大选那天就已初现,当时的选举结果是,支持卢武铉的开放国民党击败大国家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相似文献   

17.
新书推荐     
《宪政爱国主义》作者:[德]扬-维尔纳·米勒出版:商务印书馆定价:28元宪政爱国主义,旨在提出这样一种理念,即政治忠诚应当被纳入到一套自由民主宪政的规范、价值以及程序当中。  相似文献   

18.
彭剑 《历史档案》2007,(2):110-111,117
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一个负责全国宪政事宜的机关,杨度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进入该馆,此后便供职于此.杨度曾以"民党"的姿态出现,因此,他进入宪政编查馆一事,曾被报刊媒体称为"党魁入政府之嚆矢"[1],他在宪政编查馆的作为,被人们赋予"民党"影响国家大政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一批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为己任的政治精英拉开宪政救国的序幕,其中张耀曾便是杰出代表。第一届国会期间,他围绕《大总统选举法》的选举方法和大总统职权展开激烈争论,然而在袁世凯强力干涉之下,宪政理想轰然坍塌。民初的宪政虽以失败而告终,但留给后人的启示是久远的。  相似文献   

20.
<正>宪法概念的产生与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适应了当时社会从封建专制主义向自由主义转变的需要。有了宪法之后,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了宪政,这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成果。宪政作为现代国家的一种政治形态,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劳苦大众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时无数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