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速实现两个根本的转变北京大学教授范家骧《建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战略机遇途径─—“九五”期间加强乡镇企业职工教育的思考山东薛为春,韩军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  相似文献   

3.
适应“两个转变”深化成人高等教育改革陈文宝,马世儒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两个转...  相似文献   

4.
牵住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国民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去年...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一个转变是指生产关系的改革,第二个转变讲的是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力,促进生产力更快地发展。本文就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一些探讨。一、粗放型经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李鹏总理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笔者着重对生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已明确提出了实现“九五”和ZO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二是在生产力士一可发展上,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靠改革的深化,进一步来说,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就是: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9.
<正> 李鹏同志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这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指导我们工作的重要方针。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原则上讲很简单,就是两句话: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又有不同的层次和特点。在这里搞好国有企业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基础,实行科技兴农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性因素。一、…  相似文献   

11.
浅论管理人员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管理人员培训工作刻不容缓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初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两个转变能否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工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本文试图就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重要性及其转变的途径作一分析探讨。一按照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由与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提高,一般来讲,它是以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价格变化调…  相似文献   

13.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实现这一纲领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深层问题;后者,是在社会生产水平已达一定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生产力的如何发展问题。二者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同时推动这两大转变,则是顺利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科学管理推动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刘徐波一、深化改革与加强企业管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到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关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都明确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转变”,一是生产关系的改革二是生产力如何发展,二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说到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两个转变”的提出,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试就第二个转变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是个关键年。 去年9月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我们提出了今后15年的宏伟规划。会议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年是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第一年,也是实行这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新的一年。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今后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随着这两个转变的实施,使得产品的技术含量迅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高技术化,对生产工艺与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海作为我  相似文献   

19.
一、教育与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实现“九五”及今后半个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有关键性的两个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育与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密切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谈到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时指出:“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要求是,…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着力点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