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年级学的字多为常用实字,字义好理解,字形是难点。到了二年级,好些字不但字形复杂,而且字义也很不好讲,又不能花过多的时间干巴巴地去以词解词,怎么办呢?我认为讲究出现字的方法,常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疑、凝”两字,字形复杂,字义也较难。我用做实验的办法带出生字。先点燃一支蜡烛,蜡遇热融化了,蜡液一滴一滴掉在黑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一些重点字书对“懒”字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的规律,分别从“懒”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出现的时间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一些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合一些重点字书对"乾"字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的规律,分别从"乾"字的字形、字音、字义、词性,以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一些说明和考释。  相似文献   

4.
"懒" 字考释     
本文综合一些重点字书对"懒"字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的规律,分别从"懒"字的字形、字音、字义、出现的时间及其文化内涵作了一些说明和考证.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学法指导讲话──第二讲学习内容的学法指导(一)万良琦(南昌市教研室)第一节字的学法指导小学阶段,字的学法指导包括字音、字形、字义、查字典和写字几个方面,其中,重点是要让学生掌握三套识字工具,学会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一、掌握读准字音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斤"(包括以"斤"为构件的字)的字形字义,分别从字形解读、造字本义、字义演变等角度加以解析,以求全面把握这几个字的造字理据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字间迁移——由旧构新识字的迁移教学活动就是根据学生已知的字形、字义建构未知的字形、字义,产生“由旧构新”的字间迁移效果。一是形间迁移。即利用学过的熟悉字形导出未学过的生疏字形。如学了基本字“青”,再学“清、晴、蜻、情”等新字,就是用熟字再加偏旁部首所获得的。二是义间迁移,即从已掌握的字义中领悟新学的字义。如理解三册《温暖》中“深秋”的  相似文献   

8.
《锄禾》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古诗,阅读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于这样特殊的学习主体,识好字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尝试着将识字融入对诗文的理解之中.引导学生读字音,识字形,解字义,使字出图像,图生情感,情有温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锄禾>是人教版第一册中的一首古诗,阅读对象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对于这样特殊的学习主体,识好字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尝试着将识字融入对诗文的理解之中,引导学生读字音,识字形,解字义,使字出图像,图生情感,情有温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字母是字     
字母是不是字?一般认为是字无疑,但很少有人论述。有些人认为不是字,如高名凯先生说:“目前大多数文字一般用一个字去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词,俄罗斯文字、英吉利文字、法兰西文字等就是这样的。因此,这种文字中的每个字都有一定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俄罗斯文字则包括俄文字母、它的拼写规则(大写字母用法、移行规则、自左向右的书写顺序等)、所有的俄文的字和标点符号。”很明显,他的意思是:字母没有字义,所以不是字,与字相当的是字母的组合——单词形式。但是高先生又说:“而  相似文献   

11.
一、字的教学三步法第一步初读课文,解决字音,渗透字形、字义。学生接触课文时,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拼音这个工具,用直呼音节的方法阅读课文。阅读中要把识字的重点、难点放在读准生字的字音上。第二步理解课文,解决字义,巩固字音,继续渗透字形。这一步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所在。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理解字义,就是寓理解字义于理解语意之中。在讲读课文时,要通过词与词的  相似文献   

12.
熊小林 《教师》2014,(13):52-54
文言实词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也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掌握实词应用的规律,归纳实词词义推断的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一、字形推断法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这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仍可作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①翻然敛翼,婉将集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小学生朗读的作用朗读具有以下作用:(1)可以帮助初学文字的人,加强字音、字形、字义的结合,初学者可由"字声"联结字形与字义;(2)朗读可以帮助读音正确;(3)朗读可以帮助教师考查学生是否认识字,是否了解课文的意义与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玮 《陕西教育》2000,(2):36-37
二、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字理识字教学法内容丰富,操作性强。为便于教师根据汉字不同的构形特点和造字方法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笔者简要介绍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三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1、图文并茂·形象法 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形状的方法来造字。因此,象形字的教学应该根据字的特点来进行,即先出示字的原始图形,分析图形与字义的联系;再讲解由图到字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字形、字义与字音的联系。其中应重点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如“日”字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文盲学习课本问题,做了一些调查和思考。试编了一套以识字为主,做到:认、讲、写、用互相贯通的扫盲课本。新书分为,识字部分、实用部分。一、识字部分。总共要求识字二千个。1.教基础字。以单体字、少笔划字为主、约350个字,如:一、乙、人八刀力上下大小士土日月万方厂广……等,着重音、形、义、写教学,其目的要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懂得简单字义、写好笔顺、笔划。教学方法是:上课时,教师边教字音、边教写字(结合字形分类)、边讲字义。如教“一”字,教师先教“一”字的读音,然后教写“一”字,结合说明“一”字的字形,最后讲述“一”字的字义(力求讲少些、简单些,不必讲述太多、太繁)。至于每堂课教多少、应根据文盲接受能力,灵活掌握。教基础字时,可以发动小学生和家里人当小先生,进行家庭辅导。有条件还可以用生字卡片作课堂复习、测验。2.教合体字。所谓合体字,就是有两个或三个音体字组成的。如:加古舌好尖会合明朋厅时奇胡想碧魏……等,约有1200个字。着重认、讲、写,其目的要达到,增加识字数、读准字音、分清字形、提高写字能  相似文献   

16.
汉字是一种表义性的文字,汉字的字形与词义之间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学习汉字知识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及通过分析字形探求词义内部脉络关系、通过字形分化和字义发展来探析古今字词义间的差异及演化规律、通过字形的联系讲清同源字之间的意义关系等三个角度对汉字知识与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意义加以系列探讨,以期把二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中年级是低、高年级的过渡阶段。识字教学在低年级的重点是字形,而在中年级的重点是字义。因而在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的基础上,我们注意指导学生预习,要求他们在课前自己找出生字词,查出字音,认识字形,初步了解字义。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进行字义教学。在中年级识字课中加强字义教学,并不是对每个字都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在重点、难点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魏彩 《文学教育(上)》2013,(21):149-149
识字是人们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掌握字义的认识活动。为了规范汉语言文字,需要我们探讨识字过程音、形、义先后顺序的排列问题。识字过程是熟悉字的音形义的过程,是人们对音形义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汇报了香港初小学生识字测试的工作。识字测试兼及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认识。测试的汉字从香港小学语文大纲所列生字表分级随机抽出。测试结果显示香港初小学生对初小阶段的字,字音得分较高,字义次之,字形得分最低,表明学生对初小阶段的字的字音掌握较佳,字形掌握较低。当加入高小的字测试时,字音,字形,字义得分相对地下降,字音、字形、字义每项得分差别不大。识字测试结果也显示香港初小学生最先掌握字的音义,其次才掌握字的形义,最后才掌握字的音形。  相似文献   

20.
古代汉字是现代汉字的产生之源 ,现代汉字是古代汉字的流变。三千多年的历史变化 ,现代汉字的字形结构与甲金文、小篆的字形结构已经有了许多的差异 ,现代汉字的字义与《说文解字》所说的本义也有了很大的距离。这是我们今天分析字理时不能不注意的问题。所谓“字理”,指的是字形与字义、字音的联系。这是一种客观存在 ,该如何分析就如何分析 ,不能是此人讲此理 ,彼人讲彼理 ,因人而异 ;也不能是因时而异 ,因地而异。当然 ,也会有一些字的字理一时弄不明白 ,自然允许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这样的字更要求按科学的规律进行深入探讨 ,并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