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邯郸磁州窑诗词蕴含博大的生态体验,其表征直指人类终极关怀。磁州窑装饰艺术在展示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中,表达出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相处的生态特征。运用生态批评理论,从生态叙事、生态意境两方面阐释磁州窑装饰艺术的特色,主要从诗词、书法及绘画展示磁州窑文化蕴涵的和谐与中和之美、敬畏与禅境之美,以期拓展与创新磁州窑诗词研究的新领域,呼唤人们关注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磁州窑装饰艺术体现了强烈的生态绿色意识,在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的今天,研究磁州窑装饰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绵延千年之久而生生不息的磁州窑文化,孕育了粗犷豪放、自由洒脱的艺术魅力,其主要的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装饰技法、装饰题材和造型艺术等三方面.针对这三个特点进行了归纳概括性的述论,阐明了磁州窑瓷器装饰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白地黑绘(亦称白地黑花)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方法。它将中国传统书法、绘画技法与制瓷工艺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综合艺术,开拓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这一装饰技法是在宋代书法、绘画艺术繁荣、普及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受文人画的影响而成熟、发展起来的。正是文人书画家的广泛参与,提升了磁州窑艺术的高度,开拓了磁州窑文化的深度。同时,它又以多方面的创造及广泛传播,深刻影响和促进了我国彩绘瓷器及文人书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磁州窑的发展与成熟,与其所处的社会群体、价值观念、审美时尚密切相关,装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生活质量、审美风尚以及科学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它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本文从造型、题材、技巧、环境等角度对磁州窑装饰艺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了解这种图象符号所透露出的固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磁州窑的书法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州窑的书法深受当时书风的影响,表现出民间书法艺人的创造精神,使书法与诗画成为磁州窑装饰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磁州窑独特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程是人文性质的课程,再不是单一的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通过授习本课,让学生懂得运用美术去装饰节日、装饰生活,使节日的气氛更浓厚。挖掘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把握艺术与文化的关系。同时延伸体会各民族、各国家、地区在节日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人文特色。  相似文献   

8.
张莉娜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3):79-81,91
装饰壁画 ,是以墙壁为载体 ,以装饰建筑环境为主要目的的装饰艺术。在装饰壁画创作中 ,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 ,能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美 ;此外 ,借助现代新型材料 ,采用装饰性构图 ,也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 ,从而达到装饰壁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当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装饰艺术的走向,如何完善中国装饰艺术、使之立身于世界装饰艺术潮流之中是几待解决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装饰壁画,是以墙壁为载体,以装饰建筑为主要目的装饰艺术,在装饰壁画创作中,通过恰当的艺术语言,能使画面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美,此外,借助现代新型材料,采用装饰性构图,也能引发人们的美感和愉悦感,从而达到装饰壁画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潜山杨氏宗祠是皖西南地区典型的清代民间公共礼制类建筑,其建筑装饰形式以木雕和绘画装饰为主,艺术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杨氏宗祠整体建筑装饰不仅技术精湛、装饰精美,具有较高的审美性,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间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装饰体系,华丽饱满的画面装饰手法在儿童插图中的运用,并使之在转化过程中与儿童插图自身的特点相融合,可以使我国儿童插图的创作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3.
唐闻 《文教资料》2008,(31):56-57
中国的装饰艺术有着极深的文化、艺术、历史内涵,本文在对中国装饰艺术分析的基础上,以中国的立足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为基点,主要探讨装饰艺术在当今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各种文化日渐交融的今天,如何能够使中国的装饰艺术保持自身特色,在国际文化对话中取得话语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清末新政”实行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的政策。磁州窑瓷业在直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清末新政”政策的推动下,磁州窑瓷业以“粗瓷”变“细瓷”为目标,从胎质、釉色、装饰及成型、烧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良,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然而,由于磁州窑工人来源的特殊性、窑主为维护自身利益对市场的控制以及动荡的社会背景使磁州窑瓷业的改良没有实现“粗瓷变细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中工业成分的迅速增加,以及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日用品和装饰品需求量的增大,陶瓷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民国时期人们生活用瓷中,以戏曲文化为主的瓷瓶很常见。《黄鹤楼》、《刘巨埋儿》、《三疑计》、《江东双美》、《代子临朝》、《红楼梦》、《麻姑散花》、《孟母择邻》、《取北原》、《李白解表》等釉下彩瓷瓶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这一特色也反映了中国戏曲文化发展传播迅速,影响深远。瓷瓶兼有观赏、陈设价值,磁州窑从创烧之初起,独巨匠心的制瓷工匠们就十分注意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从而构成了别具一格的瓷瓶戏曲艺术门类,在磁州窑瓷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服装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文化进展的标志,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服装造型、面料千变万化,装饰手法丰富多彩.而“牡丹花“纹样应用于服饰更是源远流长,成为服饰图案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是徽州地区特有的艺术和文化综合体,它既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发展轨迹,又象征着徽州地区的艺术价值取向.本文以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为研究内容,先对其类型与特色进行分类阐述,最后论述徽州古民居门楼装饰所具备的审美、文化及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陶瓷艺术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具有优秀的传统,而且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本文从装饰的视角入手,对中国的陶瓷艺术文化渊源、装饰形式及其发展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与论述。  相似文献   

19.
以“线”性思维模式构成的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多声部音乐,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中西方音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多元共存的世界音乐文化。辨析两者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异同,意在使中西方音乐艺术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前提下取长补短,相互吸取营养,共同创造中西方艺术文化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高校民族音乐教学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本文从区域音乐文化与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出发,结合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近年来民族音乐教学中客家音乐文化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使丰富多彩的江西客家音乐文化艺术能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弘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