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绥阳县巩固退耕还林生态移民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阳县太白镇太平村属于贫困村,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生态移民,将该村贫困农户68户通过生态移民,集中搬迁到新村,分3个组集中建立3个新村,极大改善了居住在茅草房居民的居住环境,也对该村退耕还林成果的保存起到了重要作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生态移民对改善该村生态环境,缓解生态脆弱地区压力,改善平困地区农民居住条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孝昌县为湖北省贫困山区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退耕还林政策到位好,群众积极性高,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形成了产业型经济模式,取得了较好成绩。搞好退耕还林工作,发展经济林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绥阳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0户农户进行4年来的连续调查和统计分析,摸清了工程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工程实施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大,工程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减少,产业结构调整显著,从土地中剩余出来的劳动力实现了有效转移,第一产业在种植结构方面也发生了改变,增加了多种经营和订单农业的从业人员,从而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是中国关键的生态区域和长江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系统是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体,充分了解和认识森林生态系统有助于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保护。总结近年来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泛。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和灌木林等多种类型的森林。(2)历史时期以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不断退化,随着“退耕还林”“自然森林保护计划”“长江上游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等计划、工程的实施,长江上游森林生态资源退化的趋势得以遏制,森林面积不断扩大。(3)长江上游森林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 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职工致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经过分析,指出树立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好生态保护与林业职工致富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我国目前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退耕还林工程产生的根源,从社会经济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及西部大开发三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目的在于证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正确性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镇化实现路径的分歧和争论一直贯穿于我国实际改革的过程中,以城市圈、大都市区等为区域核心的强力带动,以及针对小城镇尤其是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都在交替实践.当前,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根据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贵州省省情提出“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城镇化推进的实现路径,具有其科学内涵.基于对城镇化推进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内涵与联系,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环境的论述与分析,提出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推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工程已全面启动,这一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状况的根本途径。我国已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必须通过加强立法工作有序推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贯彻执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土地政策,建立和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办破坏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9.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国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本文分析了生态安全的含义和特点,指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生态安全教育的途径:(1)牢固树立生态安全教育理念;(2)结合教材内容和联系实际进行生态安全教育;(3)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专题性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是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但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狭隘的库区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库区水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新要求,需要实现"从库区管理到流域治理"的战略转变.应从流域发展视角调整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区的范围,探索构建三峡库区复合生态系统保护区;要设立三峡库区(流域)环境保护分支机构,逐步建立"五维一体"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同时,要注意对各种政策的融合和创新,实现各部门、各区域的协同治理,并积极实施五大工程,为库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政策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十分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在此区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实现我国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保护区多年来实施的生态补偿政策在环境修护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各行政部门实施中的政策现状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并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为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框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巢湖目前存在的防洪压力大、水污染严重和漫地生态脆弱等主要水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施防洪保安、污染防治、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巢湖的四项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通过加速城市绿化、建立渭泾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秦岭植物园、兴建公路和环城河两侧的防护林带、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等措施,在生态省建设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实施渭河湖化工程是解决关中(含西安)缺水问题、优化环境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是生态环境的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为了使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深刻认识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意义;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建立、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结合起来;切实做好政策的落实工作。  相似文献   

15.
遵义县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遵义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该山水工程以保证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类型等,形成对生态景观格局演替规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的农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的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结合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服务功能,将辽河流域(浑太水系)分为西露天矿及周边地区矿山生态修复区、浑河流域森林生态修复及水环境治理区、太子河流域生态修复区、汤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水质保障区、葠窝水库工农业水源区矿山生态修复与水质提升区、辽河口水环境生态修复区、辽河口湿地生态恢复区等七大生态保护修复单元,通过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增强水源涵养能力、保护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等措施,保证区域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类似的山水项目评价分析和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民生问题和生态问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宁夏西海固山区陷入了民生与生态问题的恶性循环。为了使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的人民尽快摆脱生态环境恶化与民生贫困的两难困境,国家在宁夏西海固山区实施了生态移民的扶贫政策。西海固山区的生态移民工程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以及改善居民生存状态和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在移民生产用地落实和生产方式转变、移民安置资金和生产启动资金以及对移民的后期帮扶和对特别困难移民的经济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因此,生态移民工程需要根据地区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不但需要进一步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还需要有完善的后续支持,才能保证生态移民的质量及其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8.
云南的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类型极为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目前,云南存在国土生态安全、水资源生态安全、林业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等重要生态安全问题,云南的生态环境危机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进程,并对我国在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生态安全形象造成影响.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进云南生态安全和生态屏障建设,保障我国重要生态环境资源安全和西南跨境生态安全,对实现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总体目标和维系国家整体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污水处理是渭河综合治理的头号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我们可以借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利用BOT方式的经验,走市场化之路,加大治污力度,提早解决渭河水质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生态安全是当今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全球生态安全形势严峻,局部地区的生态破坏已严重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生态安全压力沉重,生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国土资源、水资源、环境资源、生物物种资源等四个方面尤为突出.当前安徽省正在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省,认清我省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