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公民教育就是为理想国家塑造理想公民的教育.公民教育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人格教育尤为重要因为"现代人"与"传统人"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格的差异上.由于每个国家、民族,甚至社会集团对理想国家的理解有异,每个国家、民族所处的时代不同,公民教育就会呈现出不同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想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民族独立与建立现代民主国家.在这个大的格局下,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也就呈现出自身特点.中国近代公民教育中的人格教育,特别关注以下四个问题:刚健人格教育,它包括尚武、尚勇、追求生命活力的表现:独立人格的教育,它包括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自我的肯定,个人的自主、自立;平等人格的教育;权力意识的警觉.其中,权力意识的警觉在人格教育中最为重要.因为只有时权力意识的警觉,才会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利.珍惜自己的权利,尊重别人的权力才套养成独立人格,平等人格.  相似文献   

2.
一、以人文本,注重学生的探究精神 培养人文精神需要提倡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挖掘自己的个性,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在教育中要有尊重人格,关心人,理解人作为政治教学中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勤思多疑,通过质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堂上,学生的"奇谈怪论"是正常,对于这些想法老师要鼓励,尊重,培养学生质疑的信心.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自由思想和独立、创新的精神.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得有创造力的人,社会的向前发展就不可想象."在课堂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要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原有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使学生主动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有"科学霸权"和"知识霸权"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师的爱像阳光,即使坚冰也能融化;像春雨,即使再干渴的心田也能滋润。因此,我们应该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个孩子,更不敢放弃一个孩子。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也同样有人格尊严。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相  相似文献   

4.
Me!Me!Me!     
美国中学生很喜欢说me!me!me!(我!我!我!)由此可知美国是一个十分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美国人所说的个人主义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个人主义有很大差别。我们一提个人主义就让人联想到自私,只想自己不想别人,太多的从自我出发;而美国文化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大多指独立思考,独立人格,独立应对各种麻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虽然许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某些共同特点,但绝不能因此而抹杀学生个性。在诸多相似背后,他们身上存在更多差异。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学者从学生个性出发考虑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知识分子向何处去?是依附于权贵后面摇尾献媚,是躲进书斋关注自己的性灵生活,还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为公平正义而鼓与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是大家的自由,但是从中国知识分子的固有传统来说,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更多鲁迅存在。这样的人物越多,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越有希望。因为知识分子读书多,他们往往追求"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是国家的"催化剂"和"稳定剂"。他们更有理性,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我们更愿意将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为每个生长在其怀抱的人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和灵魂依托。爱国,简单地讲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形成了这样的文化传统:家国文化。每个家庭都是国家的一部分,又称"小家";而国家是每个家庭的命运共同体和保护神,又称"大家"。个人、家庭和国家关系的紧密程度从以下语言中就能体现出来:"家和万事兴""治大国若烹小  相似文献   

8.
邵聚红 《辅导员》2013,(6):53-53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可以创造奇迹!教师的爱像阳光,即使坚冰也能融化;像春雨,即使再干渴的心田也能滋润。因此,我们应该把爱无私地奉献给每个孩子,更不敢放弃一个孩子。笔者浅谈以下几点体会。首先,要蹲下来看学生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思想感情,也同样有人格尊严。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一定要将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相  相似文献   

9.
杨红梅 《中国德育》2012,(24):63-66
一、德育传统:个人主义与理性主义 从文化观念的基点看,美国德育是个人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坚信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人格的绝对性、不可重复性和不可侵犯性,突出个人自由和权利,提倡个性解放,推崇个人的自立与奋斗,强调自我是独立的价值主体。在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认为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即使讲个人服从群体或服从普遍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禀赋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的尊严源于思想,人因思想而伟大。"以育人为天职的教师,应该将有思想作为自己的终生追求。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不仅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发现问题、丰富心灵、乐于分享、懂得生活,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关心社会、热爱自然。鉴于学科特性,思想品德教师更要保持独立人格,信守教育理想,坚持专业精神,努力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