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电解二氧化锰(EMD)粉体在不同缝制方法吨袋中吸附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吨袋储存的EMD粉体吸附水含量增加较多,储存3.5个月其110℃烘箱水分为1.76%,储存4.5个月110℃烘箱水分达1.90%,则已超过产品规格上限,其他改进吨袋防水效果较好。即使使用普通吨袋,仓库存放3.5个月和4.5个月经筛分EMD也不会结块。  相似文献   

2.
煤的水分含量煤炭在生产、贸易、加工利用和科学研究中必需了解的重要指标。而有关煤中水分的各种名词 ,常使一些人感到迷惑不解 ,不知如何面对同一煤样的不同水分值。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以便人们对煤中各种水分有一清晰的了解。1 关于各种水分的基本概念目前 ,我们常遇到的有关煤中水分的名词有 :全水分、收到基水分、外水、游离水、内水、空气干燥基水分、分析水、最高内在水、平衡水以及结晶水 (或称化合水 )。1 .1 全水分和收到基水分全水分的英文名称是 Total Moisture,表示符号是 Mt。其含义是 ,煤中所包含的全部水分 ,…  相似文献   

3.
稻谷(准)低温储存可抑制其自身的呼吸代谢及储粮害虫和微生物滋生。利用冬季低温,将半安全存储水分稻谷冷却至平均温度0℃以下,存储在保温密闭条件好的房仓。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延缓稻谷品质陈化,保持其营养及新鲜口感,达到延长贮存期实现安全存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整个烟草制丝环节湿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烟丝的填充度、造碎率及后期的卷接包过程,因此,对水分仪在烟草制丝环节的应用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在对几种常见的水分仪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影响红外水分仪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的对策,拟对红外水分仪的合理使用提供一些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业月刊》2014,(10):73-73
生产固化水剂技术 固化水剂具有超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在短时间内吸收储存超过自身重量100-300倍的水分,在植物根部形成一个“微型小水库”,当土壤干旱时,它会将吸收的水分缓缓地释放出来,持续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在此期间,如遇雨水或灌溉水,又会被其吸收并储存起来,待干旱时又缓缓地释放出来,如此反复可使用1-3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如何降低两座选煤厂的精煤水分,分析了影响精煤水分的因素及原因,提出降低精煤水分的技术、工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建档案馆就是对城建过程中的各种工程档案进行储存归档,以便于日后有关部门及施工单位进行查阅的部门。但是,在城建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由于不能与时俱进且不能与国际接轨,因而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去解决,目前看来从人才梯队建设、档案管理建设和电子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由于基质沥青与改性剂之间存在一个配伍性的问题,所以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试验认为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与所使用的基质沥青的种类、改性剂的类型及稳定剂产品的类型有关,加工工艺和储存时间也影响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正土壤构成了地表层,是各种矿物、富碳物质、水和空气的复杂混合物。它在生产粮食、净化大气及储存水分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常常把土壤看作"死气沉沉"的结块的泥土,实际上土壤中生机勃勃,有微生物、小虫及数不清的其他生物。其丰富多样的成分能为各行各业的人提供帮助:沼泽深层  相似文献   

10.
棕桐油氧化稳定时间与棕榈油氧化稳定性的关系及铜器触媒对棕榈油氧化稳定速度的影响,对生产过程中棕榈油的正确储存和使用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掌握制丝生产叶丝暂存工序对制丝卷烟加工质量的影响,利用A卷烟牌号叶丝进行叶丝暂存处理及未经叶丝暂存方式处理,分别对两种处理方式混丝加香出口烟丝进行取样,检测样品烟丝整丝率、碎丝率及填充值,并收集试验批次烟丝的水分标准偏差,梗丝掺配精度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法对两种处理方式叶丝工艺质量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丝暂存工序对烟丝整丝率具有显著影响,经过叶丝暂存处理后的烟丝整丝率下降明显,叶丝暂存工序对烟丝碎丝率、填充值影响不显著;叶丝暂存工序对混丝加香出口烟丝水分标准偏差影响显著,经过叶丝暂存工序处理后烟丝水分标准偏差降低显著,说明烟丝水分稳定性有所提高;叶丝暂存工序对梗丝掺兑精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确定了全球减少排放CO2的目标。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都把化石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因此,迫切需\\\r 要研究能够减少CO2排放,而又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办法。 碳隔离储存技术就是为解决CO2的处置而产生的,其核心就是考虑如何把产生的CO2与环境隔绝开来,不让温室气体影响\\\r 人类生存的地球。这是积极面对的态度。 本文阐述了CO2地下储存的基本原理与可行性,同时论述可能产生的风险与有关地质环境 问题。作者建议,中国应该开展对CO2隔离储存原理、技术的研究,以便在不远的将来, 把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存、利用起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在国际的科技竞争中 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3.
沙地水分性质及其对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科技风》2012,(12):195
沙地水分对沙地地区的植物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沙地水分的性质以及对植物的成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沙地植树造林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沙地水分的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地水分对植物成长影响,提出了一些沙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Winsock局域网的Client/Servef模型由MFC框架构建,实现了局域网PC机的数据交互和文件传输,通过TCP面向连接进行点对点数据通信.系统server端主要采用动态列队方式储存Client数据,以便局域网所有PC机进行数据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情况及烘丝工艺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提高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控制稳定性,分析了目前南宁卷烟厂制丝烘丝工序工艺控制模式,利用过程能力指数CPK及合格率对制丝烘丝关键工艺参数批间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性系数及回归分析法对烘丝工序工艺参数之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制丝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中,烘丝热风温度、热风风速、烘丝前HT蒸汽流量及排潮负压均为独立的系统控制,烘丝出口水分由筒壁温度进行控制,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批间稳定性主要受烘丝前HT入口水分及烘丝出口水分设定的影响;(2)从对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统计分析可知,烘丝工序关键工艺参数未达标批次中,烘丝前HT入口水分CPK,烘丝出口水分CPK、叶丝柔性出口水分CPK及烘丝筒壁温度合格率出现的未达标批次较多,上述工艺参数为烘丝工序工艺参数相关性较强,即参数之间关联性较强。(3)烘丝出口温度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相关性较弱,烘丝出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散失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烘丝筒壁温度与烘丝入口水分与出口水分差值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即烘丝入口水分与烘丝出口水分差值越大,烘丝筒壁温度越高,回归方程显著;烘丝入口水分与烟片处理段实际加水比例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丹江口电厂220KV和110KV等级的SF6断路器在15年实际运行及检修时所遇到的常见问题,就是SF6气体的水分超标和气体泄漏故障。SF6中水分的含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不仅影响设备的绝缘性能,而且水分在电弧的作用下在气体中会分解出有毒和有害的低氧化物质并对材料起腐蚀作用,直接影响断路器的可靠性。文章分析了SF6设备中水分的来源,SF6气体中水分对SF6开关装置的危害及SF6气体中微水监测和控制方法,用以指导SF6开关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检修工作。  相似文献   

17.
《云南科技管理》2012,25(1):90-91
<正>隧道式热风干燥系统主要应用于天然橡胶初加工过程中对经过机械脱水、造粒后的橡胶颗粒进行干燥。其功能是充分利用燃煤炉或电热炉产生的热空气穿透橡胶颗粒内部带走水分,从而达到橡胶干燥的目的。干燥后的橡胶颗粒通过打包成型,便于储存和运输。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燃煤炉: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对烟草制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烟叶水分的控制占据首要的位置。烟叶水分的多少和烟草制品的质量及性能的好坏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从烟叶水分的概念及控制烟叶水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烟叶水分在烟叶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控制烟叶水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模拟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对茄子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贤赵  宿庆  衣华鹏  谭春英 《科技通报》2005,21(2):147-152,165
通过玻璃土箱试验模拟了交替滴灌方式、固定滴灌方式和常规滴灌方式对茄子生长、根系分布和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滴灌使灌溉用水效率明显增加,产量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达58.0kg/m^3,可节约用水30%以上并增加产量;交替滴灌减少水分入渗深度,刺激根系生长,明显提高根密度.并在土壤中分布均匀:交替滴灌通过部分根区干燥产生根源信号调节气孔行为,使蒸腾速率明显降低,而植株光合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使单叶水分利用效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科教文汇》2005,(1):13-13
广阔无垠的海洋储存了地球表面总水量的97%,这么多的海水从哪里来的,以前一直是个谜。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家对地球和海洋起源的了解日益深入,大多数人认为海水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积累起来的。科学家认为:原始地球物质构成岩石初期,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气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