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钓鱼幽默     
有一位老人天天到河边钓鱼。一天,他身边来了一位穿名牌衣、用名牌鱼竿的男子。老人钓到五条鱼,那男子却一条鱼  相似文献   

2.
钓鱼的心态     
有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着一根长长的钓竿。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能钓到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而年轻人的浮漂却始终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诱饵,为什么您能钓到那  相似文献   

3.
钓鱼的心态     
有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着一根长长的钓竿。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能钓到一条条银光闪闪的鱼,而年轻人的浮标却始终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诱饵,为什么您能钓到那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老人微笑着说“:也许是因为你太沉不住气了吧。我钓鱼的时候,常常达到了浑然忘我的境界。我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会时不时地动动钓竿,叹息一两声。我这边的鱼根本就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会咬我的鱼饵。可你的举动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相似文献   

4.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那里不停地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鱼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能轻易就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呢?”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鱼,不知道有我;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那些鱼当然也就不知道我的存在了。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心里只想着鱼吃你的饵没有,不停地盯着鱼,有没有鱼上钩,心里急躁,情绪不断变化。鱼不让你吓走才怪呢,你怎会能钓到鱼呢?”一个人能知道自己的短…  相似文献   

5.
有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旁边坐着一位老人,也在钓鱼。二人坐得很近。奇怪的是,老人那里不停地有鱼上钩,而年轻人一整天都没有收获。年轻人终于沉不住气了,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鱼饵相同,地方一样,为何你能轻易就钓到鱼,我却一无所获呢?”老人从容答道:“我钓鱼的时候,只知道有鱼,不知道有我;我不但手不动、眼不眨,连心也似乎静得没有跳动,那些鱼当然也就不知道我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忘我垂钓     
蔡莺 《良师》2011,(7):23-23
老人和年轻人各坐在一块石头上钓鱼,老人很轻易地就钓到很多鱼,而年轻人一整天下来却一无所获。他气得把钓竿扔在地上,问老人说:“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钓鱼的地方也一样,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想把钓到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要学钓鱼。这些鱼一下就吃完了,要是我会钓鱼,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老子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故事和话语虽然简单,但蕴涵的道理,却耐人寻味。假如我们把知识比作"鱼",那么教师的任务,就不能只是端出"鱼"来喂了。当代教育界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国外教育界也提出"为迁移而  相似文献   

8.
钓鱼的秘诀     
老人和年轻人各坐在一块石头上钓鱼,老人很轻易地就钓到很多鱼,而年轻人整天下来却一无所获,他气得把钩竿扔在地上,问老人:"我们两人的钓饵相同,钓鱼的地方也一样,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钓竿     
《现代语文》2005,(5):29-29
有位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会吃完的,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我想你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相似文献   

10.
1 狄更斯的虚构有一次 ,英国作家狄更斯正在钓鱼 ,一个陌生人走到他跟前 ,问道 :“怎么 ,你在钓鱼 ?”狄更斯不假思索地说 :“是啊 !今天真倒霉 ,钓了半天了 ,一条也没有钓到 ;可昨天也是在这个地方 ,却钓到 15条金鱼哩 !”陌生人说 :“是吗 ?你昨天钓很多啊 !”接着 ,他又道 :“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这个地方专门检查钓鱼的 ,这段江上是禁止钓鱼的 !”说着 ,这个陌生人拿出票簿 ,给狄更斯开票罚款。狄更斯看到这情景 ,连忙反问 :“那么 ,你知道我是谁吗 ?”当陌生人被这一反问摸不着头脑的时候 ,狄更斯对他说 :“我是作家狄更斯 ,你不能…  相似文献   

11.
开心乐翻天     
多写点女儿陪妈妈去河边钓鱼。回家后,女儿很快把日记写好了:"今天我和妈妈去河边钓鱼,我们钓到了一条两斤重的大鱼,我们可高兴了。"妈妈觉得女儿写得太简单,生气地说:"多写点!"女儿低头想了想,把日记改成了:"今天我和妈妈去河边钓鱼,我们钓到了一条五斤重的大鱼,我们可高兴了。"  相似文献   

12.
笑话长廊     
刘涛 《老年教育》2011,(2):37-37
小兔钓鱼一只小兔子去池塘钓鱼,钓了许久都没有钓到。第二天,小兔子又去池塘钓鱼,钓了一天仍然没有钓到鱼。第三天,小兔子还是一无所获。第四天,小兔子又去了池塘,一条鱼蹦出水面对着小兔子咆哮:“你丫再用胡萝卜当饵,老子抽死你!”  相似文献   

13.
学钓鱼     
有一天,多多和小狗汪汪在河边钓鱼,汪汪好奇地问:“多多,你怎能钓到那么多鱼?你教我好吗?”多多高兴地说:“好的。钓鱼时要安静和耐心,要到没有污染的水塘去钓,另外还要带一  相似文献   

14.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娴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  相似文献   

15.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 “你为何不要?”  相似文献   

16.
曾读过一篇题为《最大的鱼》的文章。文中的主人翁当时只有11岁,夜晚,同父亲一块到湖区钓鱼。当男孩钓到一条又大又美的银色鲈鱼时,他父亲划亮了火柴看表:“10点,离规定捕捉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钟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男孩环视四周,月光下并没有别的钓鱼人或渔船。但他从父亲坚决的语气中知道这是命令。之后他再没钓到那么大的鱼,但他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条更大的“鱼”———学会了一种道义上的选择,得到一次心灵自律的洗礼,一次美好品格的锤炼。若干年后,男孩已成为纽约城里一位事业有成的建筑师了,他仍到昔日的湖区钓鱼,带着自己…  相似文献   

17.
钓竿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读到此处,我想大家一定会说:好聪明的小孩。错了,他如果只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有太多人认为自己拥有了人生道路上的钓竿,再也无惧于任何…  相似文献   

18.
开心频道     
复读机[小白兔钓鱼]小白兔到河边钓鱼。第一天,空手而回;第二天,又是空手而回。第三天,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可小白兔仍是一条鱼也没钓到。就在小白兔收拾鱼竿准备回家的时候,一条鱼从水里跳出来冲它喊道:“你有病啊?谁家用胡萝卜做鱼饵啊?”  相似文献   

19.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心理态度是学习动力的来源,在教学方面,首先须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对比”作为一条普遍的审美心理法则,在幼儿园教育中,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广泛的运用价值。(一) 组织教学中“两种结果对立”效应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预先提示两种对立的结果。比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用一段小小的开场白组织教学:“猫妈妈和猫弟弟一起去钓鱼,结果猫妈妈钓到许多大鱼,猫弟弟一条小鱼也没钓到,为什么呢?”两种对立的结果一出现,幼儿听讲故事的兴趣更大了,他们能带着疑问边听边想,这就  相似文献   

20.
素材银行     
《招生考试通讯》2010,(10):19-19
有一个老人和年轻人在海边钓鱼.老人见年轻人动作比较笨拙.问:“刚学钓鱼吧?”年轻人点头。老人又说:“我从小就在这钓鱼,几十年了,靠此养活了自己。”年轻人说:“我向你学习钓鱼吧。我要钓很多的鱼,赚钱后买一条船.赚更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船.接着成立公司.再争取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