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蜀中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是一支兴盛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在政治上和文学上都有重要影响的大家望族,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张鹏翮是清代蜀人中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政绩最优异的人物;张问陶是清代乾嘉诗坛大家,不单是清代蜀中诗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诗人和著名诗学理论家,为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原籍湖广省麻城县孝感乡,明洪武二年(1369)迁蜀,卜居遂宁县黑柏沟(今属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至康乾时期达到鼎盛,出现了千古贤相张鹏翮、一代诗豪张问陶,人称"清代蜀中第一家"。但到近代,张氏家族便销声匿迹了。本文对张氏家族兴衰之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代蜀中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4.
On "Zhang's Family Tree In Suining" Printed in the times of Public of China   总被引:108,自引:0,他引:108  
蜀中遂宁张氏家族,从明代至今,先后修谱7次.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尤为突出,内容丰富,价值颇大,是研究清代名人张鹏翮、张问陶的第一手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蜀中遂宁张氏家族,从明代至今,先后修谱7次。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尤为突出,内容丰富,价值颇大,是研究清代名人张鹏翮、张问陶的第一手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清代蜀申遂宁张氏家族,诗人辈出,其中以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及其玄孙张问陶为代表,为清代文坛增辉颇多,本文对此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蜀中遂宁出现了“席、黄、吕、李、张”五大文化世家,人才辈出,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席氏以明代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为代表;黄氏以明代工部尚书黄珂、女散曲家黄峨为代表;吕氏以南明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大器、书画家吕潜为代表;李氏以清初语言学家李实、榜眼李仙根为代表;张氏以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大诗人张问陶为代表.本文对五大家族的研究成果,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清代广西上林的张氏家族,家族人数之多,经历时间之长,创作成就之高,堪称清代壮族第一文学家族,其主要成员有张鸿翮、张鸿<慧羽>、张友朱、张滋、张鹏展、张鹏衢、张鹏超、张元鼎等.他们在创作上以诗歌为主,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其中以张鹏展最为突出.上林张氏家族的文学创作成就与科举、官位的高低成正比,表现出古雅闲淡的共同风格,擅长五七言短章,不善长篇.其风格的形成与清代上林地区的文化有关,更是张氏家族文化的直接产物.它对壮族文学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梅村是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他的梅村体影响了清代许多诗人,有清代诗坛第一家之称,他的诗歌成就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但是同时他的"贰臣"身份又令他饱受争议。吴梅村诗中的女性形象是一群特殊的存在,受到作者和时代两方面的影响,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诗中女性形象和诗人本人情感的交织让我们从中可以窥探诗人的内心活动。  相似文献   

10.
明代蜀中遂宁席氏家族,科第蝉联,诗人辈出,历经数代,二百余年风流不衰,在社会上颇有声望,是明代蜀中政治望族和文化世家。本文对此加以述评。  相似文献   

11.
古今学者和通行的文学史及其他文献典籍对张船山在清诗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清代一流诗人和诗学理论家,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古今学者和通行的文学史及其他文献典籍对张问陶在清诗史上的地位作了很高的评价:清代蜀中诗人之冠、清代乾嘉诗坛大家、清代一流诗人和诗学理论家、性灵派后期的主将和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3.
张船山世系     
记载了清代名诗人张船山一家世系、宗教发展史和重要人物事迹。叙述了遂宁张氏从始祖张万至第十三世张问陶等家族成员的姓名、字号、行次、生卒年月日、科第、职官、妻室、子女、寿数、葬地等情况。提供了研究张船山及其家世的有关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清代江南家族文化发达的大背景下,江南常州地区产生了"贫门母教"和"闺房唱和"两个传统。本文以孕育了张惠言、张琦兄弟的常州大南门张氏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屡代父祖早逝、家贫如洗的情况下,如何依靠母教保证了家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发扬,并研究母教与女学如何相互作用,造就出张琦一门数代"人各有集"、"家集积尺"的女性作家群体。本文试图以张氏家族的微观研究展现清代常州母教、女学的一般样貌,并试图从家族文化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女性文化、教育成就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乾嘉诗坛上继“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子”等诗人群体后又一著名诗人。其时,在已呈蔚为大观之态的岭南诗坛,冯敏昌与黎简、张维屏等人成为岭南诗坛的领军人物。冯敏昌内行诚笃、实学醇茂,出孝入悌、热心文教,诗歌牢笼百态,自出胸臆。他在钦州、岭南,乃至大江南北,都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士大夫,富有成就、风格独具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张问陶是清代中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性灵”说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诗论中“心物感应”和“吟咏情性”的诗歌理论,他强调诗要表现“自我”,抒发真情,反对模拟抄袭和在诗中搞训诂考证,提但清新,自然、天真、天趣的诗风,他的诗论在清代诗坛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探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伤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代乾嘉时代性灵派遂宁籍诗人张问陶写了大量的诗歌向往遂宁、讴歌遂宁、怀念遂宁 ,这些诗歌成为《船山诗草》中熠熠生辉的华章。这些诗情真意切 ,充满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清新空灵 ,别具韵致 ,不仅对古代遂州有认识作用 ,而且在今天也有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冯敏昌是清代中期乾嘉诗坛上继“岭南三大家”、“南园五子”等诗人群体后叉一著名诗人。其时,在已呈蔚为大观之态的岭南诗坛,冯敏昌与黎简、张维屏等人成为岭南诗坛的领军人物。冯敏昌内行诚笃、实学醇茂,出孝入悌、热心文教,诗歌牢笼百态,自出胸臆。他在钦州、岭南,乃至大江南北,都可以称得上是模范的士大夫,富有成就、风格独具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王士稹是清代诗坛著名诗人,对清代诗风产生过重要影响.王士稹所在的新城王氏家族是明清时期北方地区著名的仕宦家族,其家族有着良好的门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家族诗歌文化尤为兴盛.家族诗歌文化对王士稹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家族的文化风尚是王士稹“神韵说”形成的夙因.  相似文献   

20.
自2007、2008年《诗选刊》"中国诗歌年代大展"及"90后·9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特辑"问世以来,90后诗人在新诗界频频登场,诗歌界反响强烈而广泛。继《诗选刊》之后,《诗歌月刊》、《诗林》等多家纯诗歌和纯文学刊物,也相继推出了90后诗人专栏和评介。由此可见,90后诗人这个新生代已经全面步入了中国的新诗舞台。他们的加入,为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加了诗坛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处在成长当中,他们身上也存在着一些有待完善之处。令人欣喜的90后诗歌与诗人"繁而不荣"是当今诗坛存在的一大问题,90后诗歌的加入,犹如雨后入室的清新空气,给诗坛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并不那么强劲。90后诗人们不但写诗,也积极从诗歌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