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4):146-148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活化校园媒体建设、完善实践育人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以项目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模式。具体来说,需要建立校园文化发展机制,实施"文化载体精品塑造"项目;建立思想阵地协同机制,实施"校园媒体融合发展"项目;建立学生行为引导机制,实施"实践育人优化提升"项目。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文献中的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三导向"即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牢固青年一代的精神命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教育,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重要阶段。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中学生确定人生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实现人生理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以价值观引领为导向,向学生渗透"与你同学真好""好集体,每名同学都受益""让别人因你的存在而幸福""在团队里,我们一起努力"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得到学生认同后,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班级学习氛围越来越浓,班级的各个方面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26):129-130
由于中职学校采取了"以就业为导向"和"2+1"的办学模式,压缩了对中职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在不增加学校教育投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社会教育方式培养中职学生的价值观,力求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文化育人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环节,是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导向、培育青年学子的人文情怀以及在大学生群体里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做好文化育人工作,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拓宽育人载体,丰富育人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作为"领头羊"的高校学生干部队伍,既是被教育的对象,又是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中坚力量。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干部的先锋示范和价值导向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对师范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培养出一批师德高尚的合格教师,是教育事业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础。目前,高等院校在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中面临着师范生教育资源紧张与价值观培育的不足、教育资源的差异带来价值观培育的不均衡、师范生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落后等问题。师范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该采取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价值导向与情感教育相结合、传统手段与创新模式相结合等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对十八大报告的学习为视角,结合我校转型发展而进行的高校教师价值观导向变革与实践性的应用研究,对高校教师新的价值观导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教师新的价值观导向的变更方法及在教学中应用新的价值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着力推进"四个全面"战略背景下,加快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创新能够有效抵御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冲击,凝聚社会共识,整合引领各种社会思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教育机制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呈现出群体差异性、认同态度的多元化及认同水平的层次性等特点。高校应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优化理论教学机制,拓展环境导向机制,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强化实践转化机制,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支撑力、主导力、渗透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开展工会工作具有现实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会工作实践中,即注重价值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制度建设和治理工作中,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肖蕾 《文教资料》2008,(33):146-148
价值观是人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相对稳定且对主体起导向作用,能产生精神动力的观念.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教育和重构价值观念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爱国、自主、仁爱、责任"是现代幼师生价值观导向教育的价值要素内涵,同时对幼师生进行价值观导向教育的实现途径做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刘兴国  李祥 《天津教育》2020,(9):101-102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要把以往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核心素养目标,从而为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创造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要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各环节,都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教学。开展主题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自身兴趣和真实发展需求为基点,才会真正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唯有如此,才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3.
保持与工作世界的紧密联系,把握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永葆职业教育旺盛生命力的关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未来工作倡议"系列报告透析了在技术进步、全球化、人口发展、可持续发展四大驱动力的推动下,未来工作世界所彰显的工作性质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重构、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工作组织形式扁平化和新工作价值观塑造五大特征。面向未来工作的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适应未来智能化时代的人为目标,全力支持人才潜能释放;以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缓解新兴职业人才不足和技能错配;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和信息化建设为保障,支持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以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式为手段,促进跨界复合型人才成长;以尊重和理解新一代学习者为原则,科学引导其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与启蒙的相遇经历了一个从"积极认同"到"思想资源的批判性使用"的重大态度转变,最终实现了对启蒙的资本主义"性质认定"。随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深入,马克思扬弃了启蒙的资本主义问题域,使之从以"抽象的人"为中心的权利逻辑转化为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解放逻辑。西方启蒙的价值立场、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导向并不能与马克思哲学简单对接,更不能被直接演绎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解放的总体框架。面对社会思想文化剧烈变化的复杂局面,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到马克思哲学与资本主义启蒙之间的本质区别,以核心价值观彰显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15.
调查发现,理工科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职业需要"自我化"、职业理想"多元化"、职业目标"短期化"和"功利化"的特点.文章针对这些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引导理工科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对策:以和谐社会构建为目标;坚持以实践为导向;推进全程式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知荣明耻,明确导向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本质要求,是对当今社会主导价值的生动表述.目前,我国正处在变革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大量涌现,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错、相互激荡.面对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变革时期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导向,必须正确处理价值多元取向与价值一元导向之间的关系,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价值导向,把各种错误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土建类全课程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教改策略,以"德育为引领,育人为根本"为导向,提出修订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提出价值观内涵贯穿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策略;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建立土建类专业全课程"思政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8.
王占仁 《教育研究》2012,(7):134-138
里丁大学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目标,系统开展"职业生涯管理技能课程"、"雇主价值体验"和"专业化咨询指导"等,高度重视市场需求的工作导向,职业生涯教育成效显著。借鉴英国高校在生涯教育和辅导的教育理念、运行方式、组织模式方面的成熟做法,实现我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从一维知识教育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工会,2014年提出创建"价值驱动型工会"发展模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紧密对接一机集团公司"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以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三种价值,驱动一机集团工会九部室的工作,使工会各项工作价值化、精益化,实现了工会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20.
重新审视当前学校价值观建设成效,发现存在着德育教学理念渗透度低、协同机制建设有偏差、情感道德泛化以及建构体系缺失等问题。健全价值观交互发展体系,需要构建与德育课程目标发展、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综合价值观念。通过明确的个人和群体价值导向,深入挖掘具有价值认同功能的德育内涵,在此基础上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以优质开展"梯度式"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