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苹果树下的例行散步”的故事是关于德国大数学家希尔伯特的.1882年春天,希尔伯特从海德尔堡回到哥尼斯堡大学学习.这时德国数学家闵可夫斯基从柏林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爱因斯坦请教数学家闵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和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作出自己杰出的贡献呢?"闵可夫斯基笑而不语,而是拉着他朝一个建筑工地走去,并且径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刚刚铺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的呵斥声中,爱因斯坦被导师弄得一头雾水,闵可夫斯基不顾别人的指责,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末德国数学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四度空间"的理论,即在三度空间中引入了第四个量度——时间.……随后所出现的某些表现"四度空间"的现代艺术流派是否直接从闵可夫斯基那里获得了灵感尚不敢冒然断定.但是,诞生在1895年的电影却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条件中获得了综合表现事物的空间与时间形象的能力,成了具有四度空间性的现代艺术……  相似文献   

4.
用射影几何的方法,从光速不变原理出发,导出闵可夫斯基正运动交换群.将吕变换与洛论兹交换统一到这个变换群中,再根据超光速存在的观点,改动闵可夫斯基几何的一些内容,并利用统一的变换式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5.
四维空间     
四维空间亦称“四度空间”,“四度时空”、“四维宇宙”、“时空连续区”等.这一概念由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闵可夫斯基首先提出来,因此又称“闵可夫斯空间”.它是由通常的三维空间和时间组成的总体.由于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而且空间和时间是不能分割的,因此要确定任何物理事件,必须同时使用空间的三个坐标和时间的一个坐标.这四个坐标组成的“超空间”就称为“四维空间”。闵可夫斯基根据这个概念,发  相似文献   

6.
绣娘分针     
1884年春天.年轻的数学家阿道夫·赫维茨从哥廷根来到哥尼斯堡担任副教授.他这时年龄还不到25岁.在函数论方面已有出色的研究成果.希尔伯特和闵可夫斯基很快就和他们的新老师建立了密切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对他青年时代的老师闵可夫斯基一直无限敬仰,缅怀不忘,称颂他是“出类拔萃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闵可夫斯基空间的数学表达意义进行探讨,并将其与相对论进行比较,得出物理世界具有高度统一性。  相似文献   

9.
高等数学中的许多知识抽象,不易理解,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总认为其应用性不强,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没有实质性帮助.本文主要介绍数学分析中几个抽象不等式,即哥西-施瓦兹不等式,赫尔德不等式,闵可夫斯基不等式在中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以期对广大数学专业学生有所帮助,从而改变他们对高等数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以两道与距离有关的数学新定义问题为切入点,介绍了曼哈顿距离与切比雪夫距离,并对其中的性质以及不同距离间的联系做了初步的探究.最终落脚在闵可夫斯基距离上,揭示了不同距离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凸函数在证明詹森(Jensen)不等式、霍尔得(Holder)不等式、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哈达马(Hadamard)定理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凸函数在证明詹森(Jensen)不等式、霍尔得(Holder)不等式、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哈达马(Hadamard)定理的简单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相对论、闵可夫斯基时空和黎曼时空,展望和分析了魏森伯克时空、魏尔张量场、变形张量场、广义时空及时空分类。  相似文献   

14.
用三种方法证明了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Young不等式,以此为基础证明了赫尔德(H lder)不等式、柯西(Cauchy)不等式和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虑非负矩阵的正列对角占优问题,得到了一个或多个非负矩阵正列对角占优的充要条件。同时应用其证明方法,得到了非负矩阵满足一定条件时的一个新的性质:即有类似于闵可夫斯基不等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柯西不等式、闵可夫斯基不等式、外森比克不等式是数学中三个著名不等式,中外数学家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证明,并且在教学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给出这三个著名不等式的初等证法,即利用凑方法证明之。  相似文献   

17.
几个著名不等式的反向不等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昌兴 《甘肃教育》2002,(12):37-37
众所周知,杨格(Young)不等式、霍尔德(Hslder)不等式及闵可夫斯基(Minkowski)不等式是几个重要而基本的不等式,有许多推广和应用,但一般数学书中对这些不等式的反向问题很少谈及,本文对此问题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8.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师生二人经常在一起探讨科学、哲学和人生。由于爱因斯坦肯动脑、爱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赏识。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作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这是一个“尖端”的问题,明可夫斯基表示要好好想一想,日后予以解答。三天后,明可夫斯基告诉爱因斯坦:答案有了!“快告诉我是什么?”爱因斯坦迫不及待地抱住老师的胳膊使劲摇了两下。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此次却做出…  相似文献   

19.
世纪演讲 19世纪临近尾声,希尔伯特已被公认为当时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就在新世纪即将来临时,希尔伯特收到了一份邀请,希望他在1900年夏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一个主要发言。闵可夫斯基提议:“最有吸引力的题材,莫过于展望数学的未来,列出在新的世纪里数学家们应当努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踩出脚印     
189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就读时,他的导师是数学家明可夫斯基。有一次,爱因斯坦突发奇想,问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领域里、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闪光足迹,作出自己的杰出贡献呢?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却被问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兴冲冲地找到爱因斯坦,非常兴奋地说:你那天提的问题,我终于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