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寒害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周麦品种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系统变化及寒害对这种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基本相同,即越冬期至孕穗期迅速上升,遇寒害下降,寒害结束后缓慢回升,而后迅速上升,至灌浆期达最高峰,随后下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两个不同抗性向日葵品种在苗期接种向日葵锈菌,测定了接种后不同时间叶片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可溶性总糖比感病品种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与向日葵抗病性有密切关系,而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与抗病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以7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模拟茶树叶片高温干旱失水过程,观测其叶片水分(相对含水量RWC、失水率RWL、自然饱和亏WSD)、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茶树叶宽、叶面积和叶片指数与RWL显著负相关。7种茶树叶片对高温失水反映迅速,在1~2 h内RWC、RWL迅速上升,WSD下降,肉桂、水仙保水能力较优,金观音最弱。光合色素含量测定表明,7个茶树品种的Chla含量处于同一水平(30.07~30.74 mg/L),而Chlb在品种间差异显著(11.78~28.56 mg/L),高温失水0~2 h内叶绿素总量除水仙外均下降。茶树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对高温失水逆境的反映迅速,主要集中在0~3 h内:Y(Ⅱ)在0~2 h内下降、2~3 h间上升。茶树的光合色素与叶绿素荧光参数间有相关性,并且在正常条件下和高温失水时(3 h)的相关性存在差异。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以上三类指标的综合评价得出,7个茶树品种在高温失水条件下的叶片综合性能表现从强到弱为:肉桂>九龙袍>丹桂>毛蟹>金观音>水仙>奇兰。  相似文献   

4.
以"晋燕14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盆栽,在第四子叶期进行生长指标测量,对其苗期叶片进行抗旱性研究。测定裸燕麦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株高、干重以及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裸燕麦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上升,但其株高和鲜重以及干重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的测定可以作为裸燕麦抗旱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西瓜花叶病毒-2新疆株(Watermelon mosaic virus-2-XJ,WMV-2-XJ)感染抗性不同的甜瓜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健康对照植株相比,受感染植株的酶活性均有所增高,但抗性品种“新玉”增高的幅度是感性品种“网纹香”的2倍,酶活性峰早出现12天,即抗性品种酶活性增高幅度大,酶活性峰出现早,叶绿素的变化则与抗性呈负相关,抗性品种“新玉”受WMV-2-XJ感染后的叶绿素含量与健康对照差异不大,而感性品种“网纹香”的叶绿素含量则比健康对照下降了62.9%.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均与甜瓜品种对WMV-2-XJ的抗性呈现规律性的相关性,这种规律性可用于甜瓜品种对WMV-2-XJ 抗性鉴定的生物化学分析.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铅对小麦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完全营养液培养的小麦幼苗进行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处理,并研究了处理5d后小麦生长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高于500mg/L的铅胁迫下,出现叶片失绿症。随着铅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叶绿素合成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在铅浓度较低(≤2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增,但当铅浓度高于300mg/L时,叶绿素含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递减。对叶绿素a/b值而言,随铅处理浓度的上升呈有规律的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感染霜霉病的黄瓜品种津优22为材料,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其在不同染病时期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霜霉病感染程度的逐渐加深,黄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胞间CO2浓度、叶温却逐渐上升;叶绿素的含量随霜霉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通过盆栽试验对土壤干旱条件下济麦21幼苗期、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膜透性、POD活性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幼苗期到拔节期急剧增大,拔节期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质膜透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上升趋势;POD活性从幼苗期到灌浆期均呈下降趋势.随干旱胁迫的加剧,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质膜透性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分.不同水分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幼苗期没有差异,干旱胁迫处理的总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品种天紫23号、黄甜脆1号、白甜糯1号、早鲜黄甜脆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干旱胁迫时间和解除干旱胁迫恢复生长后叶片中叶绿素SPDA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干旱胁迫处理四个品种玉米幼苗,其叶片中的叶绿素SPDA值均随胁迫时间的增加而下降;解除干旱胁迫恢复正常灌溉7天后,叶绿素SPDA值均上升逐渐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但依然低于对照组。不同玉米品种在干旱胁迫时叶绿素SPDA值的变化有一定的差异,白甜糯1号叶绿素SPDA值相较于其他三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时下降得最多,恢复的程度也最差。  相似文献   

10.
以河南桐柏野生大豆幼苗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Na Cl(0,50,100,150,200 mmol/L)处理,测得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均呈现一定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Na Cl浓度处理下,野生大豆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而在高浓度盐胁迫下初始荧光(F0)有升高趋势,最大荧光(Fm)有降低趋势,这说明高浓度盐胁迫使野生大豆的光系统Ⅱ(PSⅡ)受到伤害,电子传递量减少,对光合作用产生了抑制.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个品种(系)探讨了小麦部分生理性状的遗传变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除生殖生长期外,其余性状在小麦基因型间均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生物学产量、叶绿素含量、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期与营养生长期之比与产量相关显著,且遗传力较高,可作为产量选择的间接指标.高产品种在经济系数、生物学产量、叶绿素含量、叶面积等性状上存在优势,在干物质积累上具有灌浆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的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拔节(雌雄蕊原基形成)期和挑旗(四分体)期追施氮肥能显著增加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粒重,收获指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提高;追氮时期过早(起身期)或过迟(开花期)均对小麦的籽粒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追氮时期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产量的调控效应不同,鲁麦22拔节期追氮显著优于挑旗期,而烟农15拔节期与挑旗期调控效果差异不显著.从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看,品种是决定籽粒面粉品质的基础;挑旗期和拔节期追施氮肥,能提高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沉淀值;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降低公差指数,提高粉质指标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土壤干旱时 ,小麦灌浆期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减少 .抗旱性强的品种脯氨酸含量上升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且差异显著 ;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幅度小于抗旱性弱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对11个烤烟品种接种赤星病病原菌后,定期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多酚氧化酶(PPO)、硝酸还原酶(NR)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抗赤星病强的品种,PPO活性上升;POD同工酶活性变幅大而快,接种初期活性稍有下降,然后增强,其中以阴极端2,4同工酶带增加较快,180 h由弱酶带变为强带;NR活性变化不大;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提高.相反,抗赤星病弱的品种,PPO活性下降;POD同工酶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NR活性变幅大;抗坏血酸氧化酶在接种初期活性下降,84 h后回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烟株接种赤星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测定,探察到一些抗病机理,也为进一步寻找筛选抗烟草赤星病的生化指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对皖麦19等9个品种(系)的戊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在5.92%~8.01%之间,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皖麦19和内乡188是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评价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2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籽粒硬度评价,并用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占24.5%,中筋小麦占32.4%,弱筋小麦占43.1%.当遗传距离为28.42时,可将102个小麦品种聚为6群.筛选出一批高蛋白质、高硬度、高沉降值的优质资源, 为小麦生产和品质育种提供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克字号"小麦品种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克字号”小麦不同育种阶段代表品种产量与产量因素遗传改良的分析,研究“克字号”小麦的遗传改良进程,及其优质高产的原因。结果表明:在现代栽培技术条件下,目前推广的品种比地方品种增产近50%(47.1%),收获指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了62.9%和32.5%。90年代以前产量的提高主要来源于穗粒重的增加,90年代后产量的提高则主要来源于千粒重和收获指数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山西临汾建立了大豆、油葵、玉米和休闲4个茬口。对不同茬口下的8个不同专用小麦品种的产量及个体和群体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性状适宜大豆茬口的品种1个,玉米茬口2个,油葵茬口3个,休闲茬口2个。8个品种在各茬口的平均产量以玉米茬最高5985.0kg/hm^2,大豆茬最低5602.5kg/hm^2。个体生长冬前表现较好的为油葵茬,拔节期表现较好的为玉米茬。不同茬口对同一品种的群体消长动态影响不同,不同品种间的群体消长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高稳系数法在小麦新品种高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9—2000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品种区试冬水组10个参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并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准确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低温冷害是宁德市农业作物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宁德市1960~2010年月平均气温及低温冷害资料,运用统计和生物学等方法,总结出了宁德市低温冷害(倒春寒、五月寒、秋寒)及其对农业作物的危害,并且提出了一些预防低温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