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置换反应的通式可以表示为:单质(1)+化合物(1)=化合物(2)+单质(2) 请写出满足以下要求的3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所涉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都小于20; ②6种单质分属6个不同的主族。 解析:此题是一道有附加条件的关于置换反应的试题,试题针对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分属不同主族的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间发生置换反应的问题进行考查。虽然置换反应对考生而言司空见惯,平日练习得也多,但实际考试中却漏洞百出。笔者将从高考阅卷中看到的错误筛选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寻找特征反应和现象法 例1 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g),Y+Z→B(g).  相似文献   

3.
范鹏洁 《新高考》2006,(4):31-33
一、寻找特征反应和现象法 例1 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Y+X→A(g),Y+Z→B(g)。  相似文献   

4.
例1 (2007年镇江)已知A~G七种物质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出现过的化合物,其中F是常用的建筑材料;H为常见的单质.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题目下图中的各物质均由常见元素(原子序数≤20)组成。已知:A、B、K为单质,且在常温下A和K为气体,B为固体;D为常见的无色液体;I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在其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嘲的白色沉淀产生;J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干爆荆。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列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答案(1)因金的活动性很差,故其化学性质稳定,能在自然界中以单质金存在.  相似文献   

7.
题目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时于同一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越大,其单质的熔点一定越高 (B)对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 (C)对于同一主族元素的氢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它的沸点一定越高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单质的沸点一定越高  相似文献   

8.
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1.置换反应特点。一换一(即一种单质置换出另一种单质: A-+B-C=B-+A-C其中A,B为单质,BC为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铁是过渡元素的代表,铁及其化合物的很多性质都是无机框图(或推断)题的常客,其中Fe+Fe^2+→Fe^2+这一反应已经成为解答此类题目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如果某金属单质能与其化合物发生反应(属归中反应),则在中学范围内,该金属单质非铁莫属.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了常压下Al、Cu、Ni、Ta、W、Si六种单质的熔化温度(Tm)、熔化焓(△Hm)和熔化熵(△Sm),并验证了Richard定律、梅平等人总结的经验公式和Kubachewski提出的经验公式在常压下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这三种定律(经验公式)对Al、Cu、Ni、Ta、W单质符合得较好,对Si单质存在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11.
在训练中,我们花了较长时间才解出如下一道化学推断题,大家感叹该题有狠气! 题目 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C是同类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这些化合物和单质存在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一、命题形势展望 1.试题会基本保持稳定包括试题难度、内容要求、试题结构等估计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2.题型会基本保持不变近几年理综卷中化学试题基本上都是八道选择题,一道无机推断题(可能是根据常见单质及化合物性质进行的推断,也可能是根据元素周期律、周期表进行的有关推断),一道计算题或计算型推断题,一道有机推断题,一道实验题(这类题也可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源于课本的基础实验,一部分是根据化学原理设计或评价实验).  相似文献   

13.
题目 为确定某含两种固体单质的混合物粉末的组成,有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4.
例1(四川)A、B、C、D是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第二、三周期元素的单质.B、E均为组成空气的成分.F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在G中非金属元素与金属元素的原子数比为1:2.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中部分产物未列出):  相似文献   

15.
化学反应按物质种类与数目的变化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学习四种基本反应之后,系统地对四类反应的特征和形式进行归纳与总结,对于深刻理解、准确判断和书写四类反应都十分必要。一、化合反应1.表达式AWB~AB2.特征(1)反应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化合物,生成物必须是化合物;(2)参加反应的物质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只有一种。3.形式(1)单质与单质化合。如(2)化合物与化合物化合。如(3)单质和化合物化合。如CO:+C——二、分解反应1.表达式AB~A+B2.特征(l)反…  相似文献   

16.
题目 已知X、Y、Z是三种常见的单质,A、B、C是三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有如图示出的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题目下图示出的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工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题1 下图(方框中以字母代表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中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常温下A、C、F、H、J、K均为固体;D、G均为气体;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制备炸药,其浓溶液通常呈黄色;E的溶液呈黄色;C、D均为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为动物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相似文献   

19.
题目 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C是同类化合物中密度最小的,甲、乙、丙是由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间存在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20.
乙必定是非金属吗陕西省周至二中聂保民1995年高考试题31小题: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2)单质乙必定是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因为所以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