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图书的营销宣传是现代出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图书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读者,实现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如何让图书在众多相似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如何锁定目标读者,如何让读者了解本书的优势和特点是每个出版社的营销宣  相似文献   

2.
图书的营销宣传是现代出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图书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给读者,实现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如何让图书在众多相似题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如何锁定目标读者,如何让读者了解本书的优势和特点是每个出版社的营销宣传部门需要深思并探究的问题.本文以《科学防护理性对待——核辐射知识答疑》一书的宣传为例,浅谈关于图书宣传工作的一些具体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出版事业飞速发展,出版社增加到近500家,全国每年出书5万余种.图书市场已由"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读者在众多的图书中挑选自己喜爱的图书,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正是顺应这一形势的发展,图书评奖  相似文献   

4.
毛菁华 《出版科学》2007,15(2):76-79
图书库存量持续上升和读者"买书难"现象并存,反映了出版社在图书营销中没有形成有效的区隔,主要表现为:产品低水平重复生产过剩,促销手段模式化,营销传播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因此,出版社在营销中应注重以对市场的细分构建读者区隔,以对市场专长的清晰界定构建产品区隔,以策略性的传达构建营销传播区隔.  相似文献   

5.
谈谈专业图书的网络营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对于现在的图书市场来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提高专业图书学术质量的同时,出版社如何利用互联网络,为好书找到合适的读者,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出版社网站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及时、全面、准确地发布本社的图书产品信息,并将其传递给目标客户,从而发挥网络营销作用。随着出版社网站建设的深入,产品信息愈加丰富,网站建设水平将更多的体现在对信息的组织和其所提供的使用功能上,最终目标是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对于一个大型的科技出版社,其产品涉及的学科门类纷繁,品种数量众多,内容层次不一;同时,读者群体遍布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且专业分工明细,但阅读能力却分布于不同层次。因此,读者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图书产品时,就产生了"多对多"的矛盾,信息传递在此出现了"瓶颈"。如何突破这个"多对多"的瓶颈,实现"一对一",即一位读者一  相似文献   

7.
独立书店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是许多读者的精神栖息地。现在,面对愈来愈艰难的生存环境,众多的出版业同仁为他们的生存鼓与呼。近日,金城出版社推出了《独立书店,你好!》一书,并在北京图书订货会期间召开"独立书店的生存与解决之道"论  相似文献   

8.
图书品牌是指出版者(即出版社)的名称(即社名)、标志(如社徽)、术语(如社训)和图书书名,或其组合,其主要功能在于区别不同出版者的出版物或同一出版者的不同出版物。对于出版社来讲,图书品牌无异于商品的商标,图书品牌是读者选购图书的重要依据。现在市场上重复选题的图书很多,短时间内很难判断图书质量的差别,读者主要是靠作者的知名度、出版社的知名度、印刷质量、装帧设计等外部因素来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因此图书品牌成为读者购买图书的重要因素。出版企业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了品牌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无形资产的累积对提高企业…  相似文献   

9.
(接2009年第2期内容:"汽车强书市场规模分析"和"汽车图书竞争对手分析") 3 汽车图书读者群体分析 需求决定市场,读者对图书要求的定位对制订选题计划非常关键.汽车类图书的读者的实用性需求非常强,读者多数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提高工作质量而赡买图书.因此,如何使汽车类图书更贴近读者,满足读者的需求,成为摆在出版社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记者韩阳)在今天竞争激烈图书市场上,众多出版社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大众菜谱"系列图书抢占市场.旅游出版社作为老牌的菜谱图书出版社,在经过精心的策划选择后,于2003年底与<贝太厨房>杂志社合作出版了<贝太厨房:从小爱吃的菜(60道最贴心的家常菜)>、<贝太厨房:一步一棵菜(和60种蔬菜佳肴邂逅)>、<好吃懒做①:60道为懒人精选的馋嘴美食>等三本系列图书.该书出版之后读者反映非常强烈,很快就在图书市场"菜谱"大战中赢得了主动.  相似文献   

11.
在竞争层次和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市场环境中,或许我们可以"十年磨一剑"以求其质,这样的精品计算机图书对于读者和出版市场都是宝贵的,但在追求质的同时,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市场并不总是给我们那么充足的时间,众多读者能否忍受新技术"十年"后的再现?计算机图书出版社的责任和义务,其一就是要紧密跟踪前沿热点技术,及时高效地推出符合读者学习需求的图书,并形成一定的出版规模,以满足不同读者的学习需求,这对图书量的要求就显得很突出.这时,我们将面临质与量的选择--它们可以共存吗?  相似文献   

12.
出版社图书营销面临很多问题,有宏观环境层面的,也有企业自身管理层面的.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是企业经营管理如何与读者需求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数出版社都做了很多尝试,但效果不是很明显.本文引入整合营销策略理论,以某家外语图书出版社为例,研究如何将出版社营销运作和读者需求有效结合在一起,建立以整合营销中心为核心的营销运作模型.  相似文献   

13.
图书营销在图书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图书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图书营销地位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成功的图书营销能提升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出版社核心品牌价值,有利于聚集优质选题资源;另一方面,成功的图书营销能使图书信息和价值得到有效传播,唤起读者阅读期待,从而带动图书的销售.如何把图书营销做足做透做深,而不是停留在一场"秀",一直是图书营销人员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媒体资源利用、读者对象关注、营销元素挖掘、营销手彀创新、营销重点把握等几方面来探讨和分享在工作实践中的营销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众多明星蜂拥而至出版"自传"的今天,很少有明星的图书像多年前一样被众多读者追捧,而很多明星书都如过眼云烟,出版过一版,造造声势也就过去了,此次接到曹可凡图书再版的编辑任务,最开始真是忐忑而紧张.@@2011年,一本《悲欢自酬》让上海书展的读者了解到知名主持人曹可凡在台上光鲜风采之余深藏的文心雅意.而今,因为图书销售一直很好,而曹可凡老师本人又再三要求精益求精,所以我们上海书店出版社决定再版《悲欢自酬》一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出版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图书消费市场中悄然出现了“形象消费”的概念。在产品趋同化的时代,读者自然会选择形象佳的出版社的图书。出版社卖品牌、读者买品牌,这是中国出版市场走向成熟的表现。为了更快地传递出版信息,更广地传播出版形象,我国众多出版社开始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浅谈图书宣传的"四个兼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处于营销时代的图书,要在品种繁多的新书中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关注和青睐,不仅需要新颖的内容、优异的质量、美观的设计,还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和推广.图书宣传已经成为众多出版社营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出版,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那么"传统出版"传统在什么地方呢?"传统"之一是"纸","传统"之二是"B2B".也就是说,传统出版以纸为基础,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离不开实体书店,所以,长期以来,传统出版社的目标市场是书店,而不是读者.因此,传统出版是一个"B2B"行业,而不是一个"B2C"行业. 在数字环境下,电子书销售不需经过实体书店,出版社开始意识到,读者比书店更重要,图书出版必须从"B2B"行业转变成"B2C"行业.但是,这个转变任重道远.例如,"B2B"时,"兰登书屋"对书店进货员而言,是一个著名品牌,但是"B2C"时,"兰登书屋"这个名字对普通读者而言却毫无意义,读者认同的是作者而不是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出版社转企改制后,图书的效益成为出版社对编辑考核指标中越来越重要的因素.那么,出版社如何提高图书的单品种效益,笔者经过学习与思考,从6个方面来阐述提高图书单品种效益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出版形势及国际格局下,作为我国对外宣传重要途径的外宣图书的品牌经营,已经成为众多出版社公认的打造精品外宣图书的基本要素。如何打造外宣畅销书,使之成为一些出版社的荣誉出品,甚至能够超越出版社的其他门类图书呢?本文以国内具有丰富外宣出版经验的几家出版社的产品策划、营销推广的过程为例证,详尽说明外宣图书从项目的规划、形成,到品牌的营销、推广,是如何"大火熬出好滋味",成就畅销外宣图书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书之所以要出版,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使知识传播出去保存下来。出版社把人类创造的知识,编印成书,通过流通环节,让读者买到自己需要的图书,本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现在却存在着:书写成了,却出版不了;书店存书积压,可读者又买不到需要的图书。即所谓的“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原因何在?多年来一直困惑着人们。“出书难”、“卖书难”、“买书难”是一种恶性循环。“出书难”,并非谁不让出版社出书,而是因为征订数量少,开印亏本。“卖书难”,难在书店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差。“买书难”则是“出书难”、“卖书难”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