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2.
《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电热切割器,并用自制的电热切割器切割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要有制作电热切割器的材料才能完成这项实验。可是学校班级人数多,器材少,要完成这项实验是很困难的。我想现在学生家庭的生活用品中可供使用的材料很多,让学生用家庭里现有的材料经过组合、改造来做实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好办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脑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制作电热切割器并练习切割,学生们对此很有兴趣,对这个神奇的小工具爱不释手。何不将此课设计成一节丰富有趣的科技活动课呢?于是我们发动教师进行了实践。 在指导学生制作电热切割器时,老师告诉学生用电热切割器可以做许多事情,如:切割有机玻璃、泡沫塑料做宣传广告、标语,美化学校环境等。教师提议用电热切割器搞一节制作活动课,同时启发孩子们思考制作的内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求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在自然教学中必须就自然学科的特点,在激趣引题、观察活动、思维想像、实验制作、讨论总结等过程中,多给学生创造“求新”的机会。一、激趣引题要“求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营造一种以情夺心,为之惊喜的教学氛围,就会引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制作电热切割器》一课时,我预先自制了电热切割器,在课堂上先给学生表演用电热切割器把泡沫塑料板切割成小金鱼、小熊猫等动物图案,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制作…  相似文献   

5.
日常生活中,常有许多旧电器,扔了可惜。我们科技组的同学们经常将这些旧电器收集起来,拆拆装装,制成了不少教具和有趣的玩具。下面介绍几例简单的教具制作。 例1:自制电热切割器。 家用电热毯坏了,往往不能修复使用,而电热毯夹层里的电热丝是制作电热切割器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不少学校虽然已配备了自然教具,但仍有很多教具需要教师想办法。如能利用易得的材料,根据教学需要,师生一起自制教具,对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很有好处。 一、能唤起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如在低年级我利用植物叶、花、种子制成精美的叶标本、花标本、种子标本。在高年级利用废电器材料制成简易电路、导体和绝缘体检验板、电热切割器。当同学们看  相似文献   

7.
1制作电热切割器,演示电能变热能小学自然第八册实验四讲电能转变成热能,选用电热切割器来说明。因该教具各校都没有配备,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能的转换道理,可以按照图豆所示制作一件稳恒电热切割器,用它将废泡沫塑料切割出各种梅花瓣、五角星、水轮、齿轮、各种动物、数字模型等,使学生兴趣盎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用木板制作一个木架,将约30cm的废电褥丝用火烧掉绝缘层当作电热丝(也可拆下已坏了的可变电阻丝或取一段电炉丝).固定在图中ah处,用导线将电热丝和220V60W或220V100W的白炽灯泡串联后接在220V电源上即成。2制作声…  相似文献   

8.
王超 《物理教学》2020,(4):45-48
教材中使用焦耳定律演示器(利用电阻加热空气使U形管两边产生液面高度差,从而反映电热的大小)研究电热与电阻、电热与电流的定性关系,本文重新设计并自制了实验装置可研究电热与电阻、电热与电流的定量关系,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探究电热与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自然第十册《电热》一课的教材编排结构是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电热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电热的应用 ,其重点是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实验探索及其应用。我设计此课的教学思路是 :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 ,在创设的可维持学生持续学习的情景中 ,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进行研讨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让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 ,把知识的课堂变成生活的课堂。教学目标 :1 会做电通过各种导体发热的实验 ,能用多种感官观察、体会实验现象 ,并归纳出导体发热的原因。2 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该怎样正确使用家用电器。3 能用自己…  相似文献   

10.
学具是教学形象化的教学工具,与实验活动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开展数学实验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发挥其主体地位,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教学实践经验介绍了几点自制学具在小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系教师在自制教具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制作完成了一批模型、挂图、投影片、土样和矿石标本。补充了系内教具的不足,并在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做出了较大贡献。几年来我在自制教具及指导学生制作教具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收益颇丰,既强化了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同时又对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我在自制和指导学生制作教具方面的经验体会做以总结,便于更加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制教具在高校化学教学中的潜能。一、通过自制教具补充教学…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利用自制教具,在教学中起到激发学生自制教具模型的兴趣.使学生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到成为一个愿意自觉学习的作用。下面谈谈我是怎样上好初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这节课的。  相似文献   

13.
自制代用画笔 绘画用具品种繁多,学生不可能一一俱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积累了不少经验。高州县城等地的美术教师,指导学生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画具,用于书写美术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4.
教具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的教学器具。尤其是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弥补了某些配套教具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和有效地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上课前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或直观教具 ,向学生作示范性的实验。实验进行时 ,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观察到实验对象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教学《电热》一课时 ,准备好电吹风、电饭锅 ,先向学生讲解这两种电器的电热部件 ,接着把这两种电器通电 5分钟 ,拔掉插头 ,让学生逐个摸一摸 ,有什么感觉 ?(发热 )。这样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归纳出 :“电流通过导体的 ,导体会发热。”由此得出“由电流产生的热叫做电热。”这个结论。启发学生生活中还见到哪些电热器。回答有电冰…  相似文献   

16.
《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学校应支持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搞好教学工作。"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贯彻这一要求,带领和指导学生在现有装配实验教学具的基础上就地取材,自制教学具,有效开展实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呢?以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研制  相似文献   

17.
以一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完成部分工种实训的基础上,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平台以及个人掌握的技能,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从旁指导、团队互相讨论的学习与研究方式,设计制作一种新型半自动保鲜膜切割器,以此研究学研结合的工程训练培养模式效果。经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该模式实训后,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徐垚 《学周刊C版》2024,(2):67-69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标要求中学物理大力扩充实验设备和资源,教师积极地应用自制教具,不仅能顺应新课标的思想指导,也能使实验器材更加生活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和手脑并用能力。本文主要分析自制教具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结合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论述自制教具的研发和应用策略,以期促进自制教具在物理教改中的常态化应用,拓宽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89):22-23
在初中物理的浮力教学中,笔者利用矿泉水瓶等物品,设计一系列学生容易操作的有趣实验,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科学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其贵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贵在引导学生自主动手。而教具则是满足学生践行探究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自制教具可以有效地弥补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具短缺问题。本文以自制教具为研究对象,就其在提升小学科学教学效率方面的应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更好地指导小学科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一、巧用自制教具,增强教学趣味小学科学课程本身是一门富有趣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