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播音主持人在电视新闻媒体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加上他们形象、风度、气质、学识、修养、个性等诸多方面因素,导致播音主持人成为新闻媒体中极具魅力的职业群体.但魅力的形成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内容,即"亲和力".本文重点阐述"亲和力"的特征与魅力,以及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及播音主持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实施完成一个"项目"任务,从而达到原定预设的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本文对目前我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方法单一、模式老化等问题,对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总结归纳,进而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在广播播音与主持课程中项目教学法的探索实施,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丁晓霞 《学周刊C版》2020,(1):192-192
"互联网+"背景下,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播音主持行业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需要依靠新媒体技术的创新发展.本文将基于"互联网+"的大背景,研究当下学校播音主持专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相应的对策分析,以期帮助播音主持专业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丁晓霞 《学周刊C版》2020,(2):182-182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播音主持行业也不例外.在融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行业面临的境遇是全新的,而这也为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教学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以适应当前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文章主要就融媒体环境下如何对播音主持艺术教育教学进行创新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高校播音主持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播音学界曾把新闻、通讯、评论的播音当作播音员的三大看家本领,谁能掌握好这三大本领,谁就理所当然称得上最优秀的播音员.但现在,由于"轻新闻、重主持"的误导,一些电台的新闻播音水平不尽人意,甚至有下滑的趋势.从实际工作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对新闻播音认识上的不足,是"新闻没人听"、"新闻播音无美感"、"新闻没播头"的错误思想作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闻播音重新认识,使我们新闻播音员焕发热情,加强训练,多创佳作.  相似文献   

6.
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应跟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将符合"教学内容节目化"特色的"制片人制"组织形式引入主持与播音专业课程教学中,突出课程体系的职业化和实践性特点,对专业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将主持与播音专业知识与岗位工作流程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节目"意识,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职业技能及适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这是实现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吕迎春 《高中生》2012,(3):48-49
风景印象10年前,播音与主持还是少数专业人士熟知的名词。而今,却是成千上万的少男少女报考的热门专业,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电视普及之前,这个专业叫"播音",培养的对象是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自从人们能从电视里看见播音的"人影"后,就出现了"主持"一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是最早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高校。风景印象  相似文献   

8.
侯月 《文教资料》2015,(3):83-85
伴随着新媒体、自媒体、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之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挑战,迎战未来新媒体更加迅猛发展、传统媒体就业门槛进一步抬高的客观情况,如何快速转变传统教学观,更全方位、立体地塑造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能力成为所有高校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在播音主持专业能力的塑造上,新闻能力素养的培养更应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新媒体环境对传统播音主持教学的影响、传统播音主持专业新闻能力培养分析和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新闻能力素养的培养研究所做的有益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播音主持所面对的受众的群体是复杂多样性的,播音主持担负着将信息传播给电视或者广播的观众或者听众的主要责任,其在进行播音主持的过程中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播过程,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语言交际双向的交流活动.这就对播音主持的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和具体的要求,本文就播音主持的语言交际和情感表达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播音主持工作者带来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播音教学改革是大学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本文简略分析了播音教学的现状,文章强调播音主持教学中的个性化处理,从"基本功"、"实践教学"、"能力本位"等几个个方面提出个人看法,以进一步提高播音教学质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