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剽窃他人作品者仅仅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单靠著作权法和相应的行政法来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不可能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保护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因此,剽窃他人作品,情节严重的,应将其纳入刑法的轨道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
对于投稿者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刊概不负责;禁止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已将该作品全文的数字化方式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授予本刊编辑部,任何人如需要转载、摘编本刊已发表的原创作品,均应同时获得本刊授权。  相似文献   

3.
对于投稿者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刊概不负责;禁止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已将该作品全文的数字化方式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授子本刊编辑部,任何人如需要转载、摘编本刊已发表的原创作品,均应同时获得本刊授权。  相似文献   

4.
对于投稿者抄袭、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或者稿件内容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本刊概不负责;禁止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录用,均视为作者已将该作品全文的数字化方式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授予本刊编辑部,任何人如需要转载、摘编本刊已发表的原创作品,均应同时获得本刊授权。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部著作(或一篇论文)的写作,都离不开对他人已有知识成果的借鉴和利用,尤其是学术问题的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写作,都要不同程度地引用他人已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中的理论、观点、方法或材料。这自然就提出了一个作者对于他人著作权的合理使用并如何在写作中加以规范的问题。在写作中,作者必须按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充分尊重他人的著作权,做到合理使用他人作品。而在编辑工作中,编辑有责任也有权利要求作者在文稿中合理引用他人的作品,从而保护被引用人的著作权。合理使用,指的是作者对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要符合《著作权法》…  相似文献   

6.
以南方某小学"名师"抄袭事件为例,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基本的著作权常识。一要掌握著作权的一些基本概念,知晓自身的哪些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二要了解常见著作权侵犯行为及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三要知道如何避免自身在教案、教学课件、科研论文创作和使用中侵犯他人的著作权;四要知晓作为原创作者,如何保护自己原创作品的著作权不被侵犯。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的不良学术道德行为的主要表现有:利用收录到知网中的论文有一定的滞后性,抄袭并剽窃他人的最新学术成果;利用初审过关后审查的疏忽,在返修稿中抄袭并剽窃他人的文字;利用检测系统所认定的检测不端行为的方法,使抄袭剽窃不露痕迹;利用检测系统数据库收入的范围,顺利地通过检测系统的检测。文中提出了制止不良学术道德的有效措施:稿件发表前对稿件进行全程检测;以检测系统为辅,以人为主进行把关;加强事后惩罚;让反面典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学教材著作权保护中,教材是否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教材的著作权究竟应该由谁享有?教材在编写出版过程中(特别是语文、美术、音乐等)要选用大量已发表作品,应该对所选作品著作权人所享有的著作权进行怎样的限制?这都需要我们在法律上加以明确的问题。我国《著作权法》应从给中小学教材以明确定位、放宽教材编写与出版的著作权限制以及加大对盗版等侵犯教材著作权的打击力度这三个方面来加强我国《著作权法》对中小学教材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生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越来严重,如果不对研究生中的学术腐败行为进行有效的整治,必定会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对研究生中的学术腐败现象进行分析,以探讨规范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措施。1.抄袭、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未经著作人允许擅自抄袭他人研究成果而以自己的名义予以发表,即构成抄袭或剽窃。如华东理工大学某博士生的博士论文因存在严重的抄袭、剽窃,被撤销博士学位,导师也受到处分;中国人民大学某博士因博士论文有26%的抄袭而被学校撤销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也曾对某博士生因其毕业论文存在严重的抄袭问题而给予…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教学的普及,建设自己学科的学习网站、精品课程或网络资源平台等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趋势。与此同时,资源共享衍生出来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越发引起重视。越来越多的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怎样保护自身网络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怎样保证自己在发布他人作品时不侵害到他人知识产权.而引发法律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写作论文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他人著作,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是要有所发展的。有了发展,这才叫参考和写作;没有发展,那就是抄袭或剽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只参考不剽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首先要基于作者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有感而发,然后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论点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受他人著作的启迪,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跃然纸上,这便是写作。正如绘画、雕刻一标作品的构思是自己的,如果一味临摩名家的作品而没有自己的构思,那么,即使笔法、刀功精湛,也只能是抄袭的假冒作品。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把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征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发展必然对传统的知识产权问题产生质疑。网络知识产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具有创新性的数字信息成果依法享有专有的排他的支配权。其特征为:保护对象是有形或无形的数字信息;是权利人所享有的专有的排他的权利。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形式表现为:擅自下载他人的作品;擅自使用他人的网页,擅自破解权利人保护作品采取的技术措施;侵害域名权;侵害与网络有关的技术发明等。对侵权责任承担的确定,应以是否实际造成权利人的损失和权利人是否要求承担责任为基础,必须有责任豁免的例外规定。保护网络知识产权应加强技术防御与保护设施;加强立法与加大司法力度;加强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3.
作者的发表权是《著作权法》规定的作者享有一项重要的权利,是作者行使其他一些权利的前提。作者的作品在期刊上发表出来,是行使发表权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期刊编辑流程中,第一道程序就是审查作者的作品能否发表。编辑除要看作品的学术性,还要审查作品的合法性: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剽窃行为,是否"一稿多投",是否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等。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2008,(11):15-15
本刊在审稿过程中屡次发现个别作者抄袭他人文章,现发表声明如下:本刊所有稿件均要求原创,凡抄袭、剽窃他人文章者,一经发现,即列入本社黑名单,其  相似文献   

15.
近期,我刊收到多篇借助技术工具“洗稿”,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的稿件,少数作者还同时存在一稿多投等严重学术不端行为,为维护期刊学术声誉保护知识产权,特声明如下:1.作者必须承诺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凡投往我刊的文章,必须为原创成果。2.本刊建立学术不端“黑名单”制度。  相似文献   

16.
在学术期刊出版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期刊编辑人员,其主体行为应与<著作权法>的规范和制约相契合.主要包括处理好期刊定稿周期与发表时滞问题,稿件政治关、原创性问题,被退稿件的发表权问题,编辑对作品的修改问题,向著作权人发放稿酬等问题,以维护作者和学术期刊社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4):F0002-F0002
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在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等科研成果中抄袭剽窃他人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人段的文字描述。这种现象存在于少数科技人员特别是少数硕士生、博士生和刚参加工作的青年学者中。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归纳著作权法的规定,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主要有下列两类情形: (一)使用他人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同意,不支付报酬,不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出处。 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如果使用是为了出版、出租、出借和作其他营业性的使用,则不属合理使用。 2.对陈列或者设置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非室外公共场所放置的艺术作品或者因搬运、创作等原因临时放置在室外的艺术作品不在此列。  相似文献   

19.
本刊声明     
《新高考》2009,(12):3-3
1.本刊反对抄袭、剽窃行为,投稿人侵犯他人著作权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本刊反对一稿多投,如向本刊投稿后一个月内没有收到任何  相似文献   

20.
李春燕 《华章》2007,(2):135-136
互联网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利用P2P方式下载他人作品,这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本文就此作了相应的分析和思考,并对网络新时代下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