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的新变化,对当前养老服务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养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状况、相关部门对老年人的关怀、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评价、异地"家庭"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等方面对养老服务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阻碍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问题,藉此对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是关系到每个家庭、每个老年人切身利益的社会民生.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在介绍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缺乏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基础上,通过与其它国家老年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比,分析了人才的缺乏对养老产业发展的阻碍,探究了在高职院校开办养老年服务专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伴随老龄社会的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是解决我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文总结了郑州市管城区托老站的发展现状,结合社区老龄人口的养老需求,从运营资金、场地供给以及服务状况等方面阐述了托老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实现管城区社区养老服务的提升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家庭养老得到稳步、健康发展;积极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道路;推动老年服务业向社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浙江省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业的缺失和不足愈发明显;与此同时,酒店行业整体由于大环境影响,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态势。养老服务机构的供不应求与酒店服务业的供大于求的业态矛盾,促使浙江部分民营酒店集团采取措施谋求转型,将部分过剩产能转入到养老服务业,以此分担政府的养老负担又积极助力旗下酒店转型发展。本文就民营酒店行业与养老产业的融合性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民营酒店转型至养老产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农村养老面临着养老服务不足,老年人照顾难度大,缺乏资金支持,老龄化程度加剧等困境。要破解这个难题,政府、社会、社区、家庭要齐心协力,各尽其责。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设养老场所,推进社区养老服务,推广家庭养老模式,推动社会医疗服务的发展,鼓励农民购买保险。社会要发挥家庭支持作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广互助养老模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社区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水平,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鼓励老年人自我管理,加强社区和家庭的合作。家庭要加强养老观念教育,积极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合理规划家庭财务,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文章简述了城乡融合的概念与本质,分析了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养老存在的难题与困境,指出了城乡分割导致的养老服务不足和老龄化加速等现象。基于此,文章从四个层面提出了农村养老难题的破解路径,以期为推进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云南省个旧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单一家庭养老服务模式或是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老年人对幸福晚年生活的追求。文章以个旧市为例,全面深入调研,重点围绕养老机构以社区为平台、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即家庭+社区+机构的模式,对其组织架构及运行体制机制、相关政策保障体系、服务成效等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促进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区是养老服务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之一。从当前来看,人口老龄化日益凸显,各级政府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力度,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虽处于初期阶段,但养老服务需求旺盛。从发展趋势看,今后社区养老要体现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参与方式,采取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推行养老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甘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资源型后发地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更快更好发展,对于甘肃来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养老服务实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进行分析,且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建立政府主导的扶持保障机制,促进老年产业发展,创新服务内涵等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重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我国养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构养老便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将会选择在养老机构安享晚年,而仅停留在对老年人进行基本生活照料服务层次的传统机构养老方式已然不能满足现在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而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服务在养老机构中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探究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的路径,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的可行性和面临的问题,对如何使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在我国的养老机构运用,促进我国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247位城市老年人调研所得数据,分析城市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必要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健康状况这四个因素对社区居家养老必要性存在显著影响;而性别、收入、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晚年生活满意度对社区居家养老必要性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增加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投入,不断尝试和探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养老受到诸多社会力量的支持,政府为农村养老提供了政策支持;家庭养老作为目前农村最重要的养老力量,具有广泛存在的空间和合理性;老年人自给自足也能保障晚年生活。但是这些力量也都有自己鞭长莫及之处,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自主管理力量不断加大的同时,由村集体或村民自创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新形式成为一种重要的养老力量,综合分析各种农村社区养老要素及个案来看,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将在今后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的现实压力和"未富先老"的实际困难,使得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急需丰富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构建适合的工作模式。本文着重阐述了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漂族"的数量也相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文章运用推拉理论,通过分析城市的推力和拉力,探索了"老漂族"在进行养老地点选择时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家庭照料行为和社会环境是吸引"老漂族"留城的主要拉力,而代际冲突、社会政策和社会融入推动着"老漂族"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养老。如何使得"老漂族"安心养老度过幸福的晚年,还需要通过政府、社会、子辈和"老漂族"自身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我国农村养老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元化养老需求;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推动了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也为探索和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调动整合家庭和社区资源;另一方面,要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实现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目前,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建设和完善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并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后,中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养老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社区养老作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新兴起的养老方式,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从家庭状况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城市中"空巢"家庭越来越多以及我国国情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区养老出现的原因,探讨了社区养老发展中存在的投入资金匮乏、人力资源不足以及社区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居家养老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力量依托社区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籍、文化娱乐等方面服务的一种服务形式,在现有经济条件下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我国发展社区服务、建立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对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更新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严峻的挑战,新型的居家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这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新兴养老方式还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调查发现,家庭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发挥的作用较好,而社区、政府和专业化服务队伍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必须加大政府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支持、壮大高素质社会工作者队伍、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全方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江苏省关于社区居家养老的政策,对当前江苏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若干问题:居家养老服务内容空泛;服务质量相对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相对落后;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可以为养老服务注入专业价值观,提供专业方法和技巧,拓展养老服务内容,从而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丰富养老服务资源,提高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社会工作通过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和代表老年人争取合法的权益,倡导政策环境的改善两种策略介入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