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当然这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一般都做了一定的安排,据此可将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城市中,其中多数是些青壮年劳动力.他们为了挣钱谋生存而不得已将他们的未成年子女留在了农村.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缺乏家庭温暖,没有父母照料,往往由祖辈照料的留在农村的孩子,被习惯性地称为“留守儿童”.由于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以来形成的学习主动性差,加之家庭教育跟不上等因素,这些孩子均学习吃力.尽管在校期间老师的督促约束.可回到家,爷爷奶奶又督导不力,致使这些学生养成了一紧一松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朱万民 《考试周刊》2009,(52):205-20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人城市打工赚钱,将孩子留在家中,形成"留守一族",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近几年,"留守儿童"在农村学校学生总数中占的比重逾半数.这些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和监督及教育者的关注,在生活和学习中成了一只只"孤雁".这一新生特殊群体的教育似乎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乡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规模性地往城市进行转移,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而将其留在农村地区,这些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往城市,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由祖辈或亲友进行养育,但是无法辅导功课、监督学习。小学时期是数学学习培养的关键时期,探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学学习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加强留守儿童数学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快,许多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都选择去城市打工,其中有许多年轻的父母也选择外出工作,想要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等亲戚照顾,这些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现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严重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这种现状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一、留守儿童相关概述(一)留守儿童的界定总体而言,留守儿童是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的背景下产生。儿童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一方或者双方到外地城市工作或者打工,导致大量孩子留在老家与爷爷奶奶或者孩子其他监护人一起学习和生活。留守儿童都是未成年孩子(6-16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配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广大农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富余出来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寻求新的出路,而他们未成年的子女或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管,成为“留守儿童”;或委托亲戚朋友照看,成为“代管儿童”。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0,(1):106-10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务工以实现就业,然而,由于条件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这些向城市流动的劳动力无法将孩子带入城市就读当地学校,只能将孩子留在农村,由家中长辈照看,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当前,留守儿童在学习中存在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留守儿童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留守儿童英语学习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农民为了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大批外出打工,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被迫留在家中由老人或亲戚照顾,这些未成年人被称作农村留守儿童。大量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壮年,而他们中相当一部人没有能力或条件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只能将孩子留在家中,或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或托付亲戚朋友照顾。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的农民离开家乡,到城市打工,据粗略统计,太平乡每年在外打工的农民约有3000多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这些农民工中青壮年占了大多数,除少数经济条件较好的将子女带到身边照顾,大部分农民将子女都留在农村,托付他人照顾,这些留存农村的孩子了,随之成为一个当下倍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12.
现如今,中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许多农民工为了生计和个人发展,背井离乡选择外出打工。农村父母外出打工,留下了老人和孩子,许多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我们称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缺位,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面临挑战,道德成长面临危机。所以,针对目前留守儿童出现的一些道德教育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农村。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个尤为突出的难题。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中一部分人的子女也随父母来到城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多的年轻农民工融入城市。造成只有爷爷、奶奶和孩子留在农村的现象,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因此大多数缺乏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的缺失,会对留守儿童的行为、人格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最后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主要为探索和实践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就是指那些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打工、经商或者学习,把孩子留在家乡,托亲属或他人照管的未成年子女。这些孩子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实现教育公平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曹润鑫  胡怡慧  蒋艳青 《文教资料》2013,(18):119-120,13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家乡的孩子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理清现状的成因有助于我们解决这一群体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因为家长同时外出或是有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叫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需要有人照顾并且处在上小学或初中的年龄。留守儿童是现阶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的产物,是这一时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曾经有专家说,因为留守儿童的生活家庭环境对其教育造成了很多的问题,其中有这些孩子的学习以及成长,还有一些心理变化……为了让留守儿童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使其不会因为自身环境有心理扭曲的现象,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如:家庭、学校以及社会。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赵丽娟 《山东教育科研》2010,(3):F0003-F0003
一、农村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现状(一)农村留守儿童迅速增多,许多未成年人得不到父母的抚爱。近20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他们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些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在身边,由老人或亲戚来行使监护权。而这些监护人很少能与未成年人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他们得不到父母的抚爱,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未成年人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