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艳霞 《山东教育》2005,(25):27-28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三次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生长的过程。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贯穿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这一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公开课,教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文内容是小燕子在妈妈的耐心启发下,观察得一次比一次认真、仔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最后终于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为了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教师在讲台的一角布置了一个“菜园”,里面放了冬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教师首先让孩子们用眼睛来观察,得出“冬瓜大,茄子小“”冬瓜的颜色是青的,茄子是紫的”,和课文中的答案一模一样。可是我定睛一看,发现这只冬瓜的表皮是墨绿色的(可能老…  相似文献   

3.
【教学片断】(在学生熟读了课文《燕子妈妈笑了》,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目的是引导学生来体会小燕子的“认真”)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lt;燕子妈妈笑了&;gt;.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   ……  相似文献   

6.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以小燕子三次到菜园里去观察,最终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细微差别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事要认真。课堂上,当我问到“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时,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发现了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很认真地  相似文献   

7.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三次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生长的过程。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贯穿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这一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一、读中悟情,分散难点。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教学中,教师无需进行过多的讲解,而是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进行自读自悟,通过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1.初读读通。教学这一课,可以…  相似文献   

8.
评《燕子妈妈笑了》的投影教学申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述了小燕子学习观察的故事,着重写了小燕子在妈妈的指点下,三次飞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燕子妈妈终于“满意地笑了”。课文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写的是小燕子在妈妈的指导下,通过三次仔细观察,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学设计》2009,(6):F0002-F0002
本设计图文结合,突出了燕子观察的顺序。随着燕子观察的深入,由下而上逐步展示观察的结果,使学生理解燕子妈妈之所以笑了,是因为燕子学会了仔细观察。而冬瓜和茄子的图片突出了“躺”和“挂”,让学生动手去贴。随着教学的深入,再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大小,涂上颜色,画上细毛和小刺。还可以利用板书进行分角色朗读甚至是背诵训练。  相似文献   

11.
【教学片段】师: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生:因为小燕子认真观察,所以燕子妈妈笑了。(一连好几位学生看法雷同。)生:我觉得小燕子很笨。它观察了三次才看清楚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处。要是我,一次就可以完全看清楚了。师:哇!看来你做事比小燕子认真啊,真了不起!可是燕子妈妈为什么笑了呢?生:燕子妈妈为了不让小燕子伤心,于是让它一次又一次地去看,等小燕子认真看清楚了,就高兴地笑了。师:哦,原来是这样!你的想法真特别,老师为你鼓掌。(带头鼓起掌来,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满脸喜悦地坐下。)【反思】课堂教学是流动的。鼓励学生敢于发表…  相似文献   

12.
前一阵子我区举行优质课比赛,我作为参赛选手聆听了两位老师执教的《燕子妈妈笑了》(北师大版第二册)一课。两种不同的教法,让我陷入了沉思……案例一(课堂实录摘要):师:同学们认识了生字,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小燕子三次分别看到了什么。生1:小燕子第一次发现了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生2:小燕子第二次发现了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生3:小燕子第三次发现了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刺呢。师:你们都是认真读书的孩子。那有谁能告诉我,三次看到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呢?(生茫然不语)师:是小燕子用心看的结果。同学们以后也要向小燕子学习,…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节课改观摩课,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燕子妈妈笑了》。学生自学了本课的生字,熟读了课文,了解了“小燕子三次去菜园看到了冬瓜和茄子三方面的特点”之后)师:你们觉得小燕子怎么样?(想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认真”)生:很可爱。(不错,似乎可以往“认真”上面引)师:能说说理由吗?生:不能。(坏了!)生:我知道燕子天一冷就到北方去。(更糟,跑题了)生:不是,是飞到南方。师:什么时候回来?(顺着学生的话题往下走吧)生:春天。师:你们还知道燕子怎么样?(继续想往认真上面引导)生:特别认真。(真不错,答案终于出来了)生:(抢过话头)它不认真…  相似文献   

14.
[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上,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识记情况进行指导,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朗读上,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领悟,感受到小燕子的进步,学习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事物特征;不论是识字还是朗读,都注重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整个设计重视语言的实际运用,由扶到放,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语言迁移运用,从而完成了由书本语言到自我语言的读书内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解课文,认识冬瓜和茄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  相似文献   

16.
片段一:观察探究材料 师:请同学们打开材料盒,里面有什么? 生:有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 师:认真观察小灯泡、电池,观察的时候要细心,把每个部分看仔细。比一比,看哪组发现的最多?还可以把发现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17.
正老师先把纸对折了一次,再对折一次后,用剪刀小心地剪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剪出一朵美丽的有许多花瓣的小莲花,我们都看呆了。老师又把睡莲的花瓣一片片依次往花心里折,小睡莲顿时变成了小花苞。老师轻轻地把小睡莲放进一盆水里,让我们耐心等待,仔细观察。我们都瞪大双眼,屏住呼吸。过了一分钟,美丽的小睡莲像是打了个哈欠,慢慢地张开花瓣,一片、两片、三片……所有的花瓣都动了起来,慢慢地张开、张开,像睡美人一样静静地躺在水面上,真美!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读课文,理解课文,认识冬瓜和茄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分角色有感情地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认真”乃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质。教学重点:1.理解燕子妈妈最后笑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的道理。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教学过程:一、借助实物,激趣导课1.教师出示实物冬瓜和茄子,让学生观察不同点,观察时,教师点拨(先看再摸)。2.汇报观察结果。3.导入新课:同学们的观察让老师很高兴,燕子的妈妈让小燕子来观察,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一步设计是让学生反复观察实物,…  相似文献   

19.
老师指导学生一遍遍读书,就像燕子妈妈鼓励小燕子一次次认真观察茄子和冬瓜一样,让学生体会怎样读懂课文,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就能体会“认真”的好处,把学文和悟理统一起来。一、例行的“金话筒”节目,说说“找春天”的收获。老师在评价中有意识地渗透认真观察收获大的认识。(照应课的结尾)二、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略)三、学习课文。1郾听老师读课文,说说知道了什么。(反馈学生听的能力以及对课文的初步理解。)2郾引导:大家听到的有很大不同,理解得还不够。自己读一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自己读课文,谈发现。3…  相似文献   

20.
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伏案。一日,偶于沉思中扬眸,发现窗上趴着两只壁虎。不一会儿,其中一只壁虎向一只飞蛾爬去,它的姿势非常别扭,总是在前腿爬过后,才把右后腿艰难地移过去,而每移动一次,身体就会猛滑一下。仔细一看,发现它的右后腿只剩下短短的半截。哦!原来是一只可怜的、残疾的小壁虎!我屏住呼吸,生怕惊飞了飞蛾,心里默默地为小壁虎加油。一步、两步、三步……眼看小壁虎就要吃到了,不想这时候,另一只健壮的壁虎突然"噌噌"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