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父亲李更旺在今年四月过早地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正在整理父亲生前的遗稿,看着父亲临终前刚誊写好的一篇13000字的论文,真是悲痛欲绝,思绪万千……。我父亲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9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不久便热心地从事了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父亲以惊人的毅力,用业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研究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
陆哨林 《出版史料》2009,(3):124-127
今年第一期《出版史料》有吉少甫同志的遗稿《对一张老照片的回忆——答黄宝殉之女黄川问》,特别是那张“老照片”,让我感到特别亲切,因为我也保存着父亲遗留下来的同样的这张照片。照片中的许多人是我父亲出版生涯中的老朋友,有些还是他走上进步出版道路的引路人和支持者,都是我崇敬的前辈。  相似文献   

3.
收拾父亲的遗稿,终于找到丁他读《红楼梦》有感的手稿和修改稿,一共有八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我的母亲     
去年初叶至善先生重病住院期间,他写的《父亲长长的一生》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至善先生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是他晚年倾注全部心血用散文笔调写出的、充满爱心和理性的传记著作,受到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其实,至善先生在写作父亲传记以前,曾经作了充分的酝酿,甚至想到如何把握一部长篇传记的创作。因此他先写了《我的母亲》一稿,作为写长篇传记的“试笔”。后来这部分的内容大部揉进了父亲的传记中。遗憾的是,因健康原因,《我的母亲》一稿没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本刊得到至善先生家属提供的这一遗稿,由本刊首次全文发表,以纪念至善先生逝世一周年,并飨读者。——编者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6.
好兄长至善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7.
病中的爸爸     
当代著名编辑家、出版家、作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编审,开明出版社名誉社长,本刊顾问叶至善先生,因病于2006年3月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八岁。先生编辑一生,成就卓著。晚年编纂《叶圣陶集》(二十六卷本),并著有《父亲的希望》《我是编辑》《父亲长长的一生》等。本期特发表三篇纪念文章和一组照片(封三),至善先生三篇遗稿将在下期刊出。———编者  相似文献   

8.
我与父亲的12天我平生与父亲相处,只有短短的12天时间。1931年,母亲在上海生我时,父亲已经到苏区去了。所以,我一出生,父亲并不在我身边。我两岁的时候,母亲看我能离身了,就也要去与父亲一起参加革命,于是她把我托给了陶行知在英租界办的孤儿院——上海劳工幼儿院。后来,国民党  相似文献   

9.
时光荏苒,目月如梭,转眼间,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17年间,我多次回到家乡,在大青山下,伊敏河边,追寻父亲当年战斗的足迹,体味父亲对家乡的挚爱。作为蒙古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生于斯,长于斯,投身革命后,筚路蓝缕,求民解放,毕生奋斗,为民福祉。他把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这里的人民。踏上这片土地,我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明天,我一定能买一张机票飞向天涯海角;但是明天,我不一定能抵达对门客厅的沙发。永远有多远?就有我到对门的客厅那么远。”今年重阳节前夕我把当乡村教师的年迈父亲从乡下接到省城来住。父亲此前从来没进过城。我带父亲到城里逛了一整天。父亲望着宽阔的大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数不尽的摩天大厦,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11.
从此结缘我的父亲王子淦1920年4月18日出生于江苏南通金沙镇一个世代种菜为生的贫农家庭,到我父亲出生时,家中已生计艰难、窘态百露了。无奈之中,我的祖母、祖父只得将出生不久的父亲过继给他的叔父。叔父也是一个穷苦农民,父亲过继过去后,叔父为了改善家庭境况,开始学习理发手艺,待到学成后,就借债开了一间理发店,满心希望能从此一点点改善生活。当父亲六岁的时候,有人介绍叔父为金沙镇国立小学的师生理发,作为一种照顾,父亲被学校破格同意在这所学校中免费读书,我父亲高兴极了,这个机会是一般农民的孩子做梦也得不到的。我父亲一生中就受…  相似文献   

12.
爱的阶梯     
从小我就惧怕父亲,而且怕得要死,因为父亲的沉默、暴躁、独断、专横。我从来没有对父亲产生过依恋,有的只是恐惧,就这样一直到长大,这种感觉陪我度过了漫漫的小学和中学时光。我从没有试图去改变这种状态,因为我是父亲的女儿,有着和他一样的倔强脾气。父亲很少和我们搭腔,平时都是母亲传达"圣  相似文献   

13.
董瑛 《陕西档案》2014,(2):43-43
最早与档案结识,一部分是受父亲影响。父亲50年代初毕业于凤翔师范,一生做人正直、慎独、条理。一天父亲把我叫到一边说“这些东西是该给你的时候了”。只见他拿出一个发黄的牛皮纸袋子郑重其事地交给我,我打开一看,有小时的照片、毕业证、病历、住院诊断证明等,父亲称之为"家庭档案",叮嘱我要妥善保存,以免日后用到。  相似文献   

14.
吴一文 《新闻窗》2010,(1):46-46
1993年春天,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我到贵州日报驻黔东南州记者站工作锻炼。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所住的招待所认识了当时还在黔东南州民族师专工作的杨卓光。后来我们才知道,彼此的父亲早在解放前就在南京一起求学,新中国建立后又到北京一起工作和学习。当时,新华社贵州分社准备在黔东南州成立一个下属机构,  相似文献   

15.
正向世界出发,流亡,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一直流亡到祖国、故乡。——选自木心遗稿前年仲夏送走母亲,回京翌日,就在书房圆桌摆上妈妈的遗像,设为小小灵位。到2013年7月的周年忌日,桌面换了鲜花,花旁一盅酒,一小碗咸菜辣椒炒毛豆——妈妈中风那夜有我炒的这份菜,母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我收到方勇教授寄来的《存雅堂遗稿斠补》(学苑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精装厚厚一大册,让我颇感意外。《存雅堂遗稿》是南宋著名遗民诗人方凤的著作集,明末清初,由其邑人张燧编辑。浙江浦江仙华方氏,为晚唐诗人方干的后代,北宋后簪缨蝉联不绝,方凤出生在这个家庭,自幼多受诗书等儒家传统文化熏陶。在蒙元铁骑即将渡过长江,南宋王朝岌岌可危之时,方凤作为太学  相似文献   

17.
书籍是我进步的阶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喜欢读书到热爱国书馆我祖籍广东南海大沥镇。听祖母说,有一年广东发大水,举家溯珠江、桂江而上,落难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我是饮漓江水长大的,从小受到历史文化名城的熏陶,祖父替商行当“跑街”(即现在的市场信息员),父亲在水电公司打工,全家十余口靠微薄的工资度日。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子女要求很严。两三岁时父亲就教我背唐诗。在一个中秋之夜,父亲抱我到天井屙尿,对着天上的明月,要我背李白的《静夜思》,我懵懵懂懂地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错了,是举头望明月!”父亲狠狠打我一板屁…  相似文献   

18.
姜瑶 《采.写.编》2017,(2):157-157
本文采用精神分析批评理论来分析《乘风破浪》这部电影。用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理论和本我、自我到超我的两个理论来分析导演创作动机以及人物角色自我成长过程。主演通过穿越这种近于做梦的方式,回到了父亲的年轻时代,实现了自己与父亲的和解,也实现了本我到超我的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9.
读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很偶然读到了《新闻爱好者》的电子版,我十几年没有见到过这个刊物了,这次见到,忍不住泪下。我是1988年读到《新闻爱好者》的。我父亲段向理,是我们镇里的通讯员,也是一名老新闻工作者了,从这本杂志创刊起,他就是一个忠实读者,并且向所有喜爱文字工作的人推荐。我记得那时我们镇里订了5份,编辑部还奖励了1份。从上初中起我也开始读这本杂志,尽管有的内容当时还不能完全看懂,但我也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一直到1991年我父亲病重,我们还一直坚持订阅这份杂志。到父亲不治,全家人陷入无限的悲痛之中,才不得不中断。父亲去…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12日,著名编辑家王仰晨“和世界说再见了”。出版界又损失了一位老人。9月,其子王小平先生来信,求我寻找王叔叔的遗墨。我没有见过王叔叔,但常听父亲说起他,也见过信笺上,他那清秀、流利的字迹,知道他俩是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我马上到鲁迅纪念馆的赵家璧专库中查询,找到了自1987年到1997年1月,王叔叔给父亲的十二封信,最后一封信写于父亲逝世前两个月,那时,给父亲写信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王叔叔和父亲的交往,开始于1975年前后,那时王叔叔正在编辑《鲁迅全集》。鲁迅著作征求意见本每出新册,他都及时地寄给父亲。父亲出于对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