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风格是区分舞蹈作品和创作者最有效的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风格性的特征,将其视为教学中重点,不但能够使舞蹈作品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特点,还能够为观众呈现多样化的舞蹈表演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缺失一定的风格性,所编排出的舞蹈大同小异。基于此,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风格性的缺失进行分析,并对其把握和表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五大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特点,要训练学生对各民族舞蹈的感性体验和理性分析,要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教材交叉展开,互为比对,强化风格,牢记特点,以明晰区别.其中屈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以蒙、藏、维、汉、朝五大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抓住民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特点,把屈伸作为教学开泛儿的切入点,从屈伸的节秦和动作开始由筒到繁展开训练,循序渐进,然后再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目的应是在基础性训练的基础上,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以及表演,更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相关民族民间舞蹈特点的技术技巧.在学生的素质方面、节目的安排上,如果缺少技巧是不可取的.因此,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加强技术技巧的训练已成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了解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和谐美,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塑造大学生正确和谐的审美情趣,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有助于大学生感受独特的动作和谐美,领悟丰富的情感和谐美,体会多彩的生活和谐美三个方面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和谐审美观的作用,使每一位大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中实现自我完善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进行特点方面的分析,总结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伴奏音乐多来自民歌、小调;在伴奏的民乐队中,鼓占据了特殊地位;各舞种的节奏风格化等特点。并分析了节奏在民间舞课堂上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综合院校舞蹈学专业的课程中,民族民间舞蹈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形成,不同地区的民间舞蹈积淀了这一地区物质、精神文化发展的痕迹。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高等综合院校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化舞蹈人才,民族民间舞蹈课程要有新的理念。文章根据舞蹈学专业的教学目标,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改革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霞 《华章》2010,(33)
任何一门艺术的形成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民间舞蹈艺术亦是如此.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我国的民间舞蹈种类有上千种之多,在这些丰富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形成了形式纷繁、风格迥异的歌舞艺术.一个民族的舞蹈涵融着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间舞每一个特有的动作姿态无不受其特有文化的烘托,并与其特有的审美情趣相关联.只有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在表演时不仅能展现优美的肢体动作,还能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和民族民间舞蹈涵盖的内容进行剖析,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结合的现状,提出了剖析舞蹈动作体态、姿态的由来、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文化,感受民族审美意识、舞蹈教育中充分重视结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获取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最新动态的手段、抓住典型动作示范,提高动作的完美性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相结合的措施.旨在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云南省布依族舞蹈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曲靖市布依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为主题,探索布依族传统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祭祀性、民俗性、劳作性、自娱自乐性等特点,进行分析、思考布依族传民族民间舞蹈,如何进一步挖掘、传承、发展等方面,进行粗略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从专业民间舞蹈艺术创作者的独特视角,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深入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原因与风格特点,运用最科学的方式,恰当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将这些宝贵的艺术营养,自觉吸收并融入到个体创作的深层意识中去。并以具体个案的论述与分析,提出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应以尊重民族文化为前提,以严谨的态度,遵循"充分继承,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把握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作中"继承"与"发展"的准确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普及、推广、传承及发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要关注舞蹈文化,加强风格韵律教学,开展学习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1.
民族民间舞蹈是一种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社会生活中,反映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理想愿望,由人民群众集体创造、集体传承的舞蹈。为了保护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对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全民普及教育。  相似文献   

12.
梅山文化,是保存于湖南中部的一种古老的原始渔猎文化,古老的历史赋予了梅山民族民间舞蹈多姿多样的风格和特点。在梅山地区流传极广的舞蹈品种有花鼓戏、龙舞、狮舞、灯舞,祭祀性摊戏舞等五大种,呈现出时间性、多民族糅合、戏曲性、舞蹈和武术相互融合等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朱金芳 《文教资料》2011,(21):77-78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有着深远和厚重的民族文化,在丰富的民族文化的滋养下,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这些形式各异的民间舞蹈都展现了本民族的形态和表现方式,与广大人民劳动生活、宗教礼仪、节日庆典等民间风俗紧密相连、互相渗透、融为一体,不同的民俗风情等民族文化决定着民族民间舞蹈不同的风格韵律特点。  相似文献   

14.
风格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所在,因此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角度来看,让学生掌握各民族地区舞蹈的风格韵律使核心任务."短句"教学,是在元素教学与组合教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一环,所以教师提高对"短句"教学的重视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风格课、短句教学的分析,阐释"短句"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风格课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并提出"短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主要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开法阶段、训练巩固阶段、能力提高阶段和综合表演阶段.因为,教师需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行课过程中就势必经过元素训练--短句训练--组合训练这样一个过程."短句"一般以两个八拍至四个八拍的长度为一个句子,在一段音乐或节奏的配合下,经过科学选择的若干动作串连和组织起来的一种短小的训练形式或表演形式.它是"组合"的最初阶段,具有短小连贯、自由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种类多种多样,表演风格和技巧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在我国瑰丽的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西是少数民族之乡,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历史悠久。在外来文化冲击、时代审美变迁的大环境下,广西民族民间舞蹈在传承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发展,对于传播发展舞蹈艺术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最常见的传播载体,具有传承性、大众性、娱乐性、民族性等突出特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系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之关系,教学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保持和升华。基于此,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要注重甄选适宜的教材,客观地剖析教材,多元地开展教学,以此促进舞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即兴性是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核心和灵魂。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性有其独具的特征。同主要从事舞台艺术表演的专业舞蹈艺术相比较,以自娱为主,兼具娱他功能的云南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独具的开放性特征、心理特征、场景特征和功能特征。  相似文献   

18.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各民族从古流传至今的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且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发展形势,观众对民族、民间舞蹈的观赏要求也产生变化。这导致传统、单一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编舞创作的观赏性受到较大的冲击。现代舞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现代舞蹈艺术,具有受众广、节奏性强等特点,受到我国观众的认可和喜爱。民族民间舞蹈充分吸纳现代舞的优秀之处,为未来民族民间舞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19.
民族舞蹈是具有鲜明地域性、民族性特色的艺术瑰宝,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劳动活动中.与宫廷舞相对,民族民间舞蹈因为植根民间,由劳动人民所创,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生动、不拘一格的姿态;在艺术风格上表现出生活化、俚俗化、简单化等特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现代艺术创作发展和舞蹈教学重要的艺术灵感来源.要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最好的形式莫过于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原有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舞蹈精髓,根据当代舞蹈审美原则对其进行改编创作,并推广到舞蹈教育领域,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民族民间舞蹈魅力.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视觉艺术中的优秀代表,同时也是传统民间文化的突出代表,在继承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过程中,有必要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文化风格、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分解研究,以便为更好地传承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民族民间舞蹈带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和地域风情,在长年累月的积累中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并已经成为各族人民传递情感、宣泄情绪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高校舞蹈教育虽然逐渐成为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的重要阵地,但是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发挥在那,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育逐渐显现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时代对民族民间舞蹈的需求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创新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提升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