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星 《视听界》2000,(5):29-29
专栏化的广电节目,随着广电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地受到受众和广电人的重视。搞好专栏建设,提高专栏质量,对县台来说,有一个“为什么要创办‘名’‘优’专栏节目,按什么样的标准、怎样创办‘名’‘优’专栏节目”的问题。一、争创“名”“优”专栏节目的必要性。1999年度,我们台推荐2个专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有幸参加首届江苏省广播电视“十大名优专栏”的评选。评选期间,较系统地观摩了全省各市“百里挑一”选送的37个好专栏,聆听了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省厅一些专家对专栏的评议,对专栏节目如何争“优”创“名”很有启发。首先说“专”与“栏”。“专”应该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栏”是指节目的定位。“专栏”就是指这是一个特定的节目,有鲜明的、独特的定位。大家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定位在社会关注的聚集点的问题上。通过“访”与“谈”的形式,颂扬正义,针贬时弊,正确  相似文献   

3.
柳芳  华磊 《中国记者》2023,(12):59-61
<正>湖北广播电视台“焦点时刻”诞生于1994年,是国内广播电视界最早的一批新闻评论性专栏。30年打磨传承,几代广播人坚持“内容为王”,铸就了节目权威、及时、温暖、为民的品牌形象。作为精品力作的熔炉,30年来,节目共有100多件作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仅2019年以来,就有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3件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主持人柳芳获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其中,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焦点时刻”获评新闻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河北日报》的“杨柳青”专栏办起来已经9年,它在比较长时间的实践中,获得了相当的知名度,多次获得各种奖励,可谓是一个名专栏。为交流办专栏的经验体会,推动报刊上出现更多的名专栏,“杨柳青”专栏主笔储瑞耕同志写了此文,供大家参阅。  相似文献   

5.
何屹  马宏杰 《视听界》2001,(4):6-6,46
《今日观察》是1999年5月无锡电视新闻中心推出的一档新闻评论性节目,每周四档,每档12分钟。节目开播至今,已在无锡及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在市民群众和领导干部中享有一定声望,被誉为“无锡的焦点访谈”,其收视率一直稳居无锡电视白办节目的前茅。今年,《今日观察》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栏”之一。  相似文献   

6.
现在,各级新闻宣传部门都鼓励记者、编辑要勇于出名,努力当名记者、名编辑,写出“重炮”文章,办出名专栏、名节目。 实际上,名记者、名编辑,它不是一种职务,亦非职称,而是群众对德才兼备、对社会有较大贡献的记者、编辑的一种褒奖。谁有名,谁无名,不只是哪位领导说  相似文献   

7.
一个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哪些主要素养呢?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在《美学》一书中曾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专栏节目主持人形象:“理想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是姿态活泼、‘不带框框’和‘未经训练的人……’应具有迷人的风采、渊博的学识、轻松自然的交际风度、敏锐的反应能力、机智、风趣、即兴表演的才能以及公众热情宣传鼓动能力”。也就是说,专栏节目主持人只有自身拥有较高的素养,其在专栏节目中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归纳起来,我认为一个优秀专栏节目主持人应具备如下一些素养:一、强烈的事业心和一定的思想政策水平专栏节目主持人出…  相似文献   

8.
拉着农民的手跟着市场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大市场”节目评析王营“拉着农民的手,跟着市场走”,这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农村大市场”专栏在每天的节目中反复插播的一句宣传词。它形象地道出了“农村大市场”的节目宗旨。这个专栏不仅在浙江农村听众中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9.
湖北电视台体育部有个棋类节目专栏叫《赛事解析》。播出时间为每周二中午12:10是围棋,周五中午12:10是中国象棋。栏目长度是50分钟。这个节目和中央电视台,北京、上海、辽宁等省市电视台同类节目长度差不多,内容雷同,形式也非常相像。就像同名的学生,老师如果点名会站起来一大排,如果湖北台的《赛事解析》依样画葫芦,就没有特色,观众不欢迎。因此,栏目从形式到内容必须要有变化。 怎样变?《赛事解析》如何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呢?我们先看其它地方台棋类节目的“特点”,找出它的“特色”。在地方台办棋类栏目不…  相似文献   

10.
献给受众高质量高品位的“焦点”节目──办好“焦点”类节目之我见耿光明近年来,“焦点”类节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播电视上。由于它报道的是“热点”新闻,谈论的是“热门”话题,所以,深受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欢迎。如何去办好这类节目,我们认为,要抓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地方电台的节目构架中,联办节目是一大特色。但现在一些地方的联办节目都存在着“廉办”的倾向,这种“廉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创收少,二是质量不高,造成了广播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联办节目的优质运作进行了探讨,提出只要思想重视,认真策划,用心经营,联办节目一样可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2.
李静 《声屏世界》2000,(7):50-50
目前,广播电视专栏节目、主持人节目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特别是许多问题型的节目、追踪型节目,扣人心弦,发人深思。这其中.记、主持人的采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采访的脉络又体现在主持人、记的“提问”上。  相似文献   

13.
荆雷 《视听界》2005,(6):22-27
1994年4月1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之后全国各省市台在黄金时段纷纷开出一大批“焦点”类品牌栏目,数量超过50个。“焦点”类栏目以舆论监督为定位,节目形态相似,甚至节目时长也都在10——15分钟之间。1995年至2000年间,“焦点”类节目在各地纷纷掀起了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高潮。然而,10年后的今天,“焦点”类节目普遍面临着“寒流”:栏目的运作相对艰难,收视情况不容乐观,栏目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那么,“焦点”类节目共同面临的困境是什么?“焦点”类节目失去市场了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焦点现象”至今依然是电视新闻业界热论…  相似文献   

14.
陶伟 《视听界》2007,(3):88-89
饱受争议的广播医药类咨询节目(俗称“卖药”节目),办还是不办,成为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反对呼声的加大和国家有关部门监管措施的逐步到位,“后咨询节目”时代已经清晰可见。所谓“后咨询节目”时代,是针对目前医药类咨询节目在广播中泛滥成灾而言的。在“后咨询节目”时代,医药咨询类节目要么与广播无缘,要么改头换面,以传递健康保健知识的形式出现,不管是哪种面目,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用大段的时间王婆卖瓜了。  相似文献   

1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从1994年10月1日开播以来,仅仅半年就在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名节目评选中获名牌奖。在“新闻纵横”节目一周岁之际,中央台于1995年10月20日特别邀请了中宣部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领导、专家以及部分热心听众进行了交谈。现将1995年10月21、22日“新闻纵横”节目关于这次座谈会的广播录音整理刊登,供同  相似文献   

16.
在’96中国广播改革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有这样一种看法:“未来广播发展将以新闻改革为龙头,以夜话和音乐节目为两翼。”这一看法将“夜话”节目视作电台非办不可的节目,恰巧与“电台不应该再办夜话节目”的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而后者的出现原因在于有的电台夜话节目粗制滥造,缺乏吸引听众的魅力,甚至成了闲聊、漫谈、废话连篇的节目。人们不愿让这样的节目充斥空间、占领时间,渴望听到高质量高品味的“精品”。那么,未来的广播发展中有没有“夜话”的一席之地?听众究竟需不需要夜话节目?我以为:以夜话为主的“情感交流节目是…  相似文献   

17.
丁新吾 《视听界》2012,(2):89-91
广播电视节目创新重在“变”,做到常变常新,又要坚持一定的“不变”,保持正确的办台方向和宣传原则。“变”与“不变”是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邓辉 《新闻传播》2013,(12):144
如何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是县级电视台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县级电视台如何办好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县级电视台为切入点,在分析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的策略,旨在说明办好县级电视台党建类电视专栏节目的重要性,以期为县级电视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日参加“首届全国省市电视台优秀专栏节目颁奖仪式暨研讨会”的电视工作者和专家,呼吁各省市电视台要有“大市场”意识,集中资源,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新民晚报》的“谈家常”专栏,从复刊到现在,已经办到1,000余期了,每期200字左右。不过方寸之地,谈的是家常事,做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章,很受读者欢迎。“谈家常”专栏办得“近”。群众生活中的事,家长里短、恋爱、交友、养老、教子、买衣、烧饭、看戏、跳舞,它都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