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在对《大唐西域记》中的时间副词“已”进行穷尽式统计的基础上,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副词“已”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时间副词“已”在《大唐西域记》不同语体中的不同语法特征及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语体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将语言现象置于语体的视域下进行研究,更容易接近特定语言的客观事实。《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是汉唐两代西域史地文献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通过对三部著作中叙事语言特征和叙事内容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汉唐西域文献中叙事语体和说明语体由杂糅走向分流的语体自觉痕迹。  相似文献   

3.
通过计量统计的方法,在篇章结构视域下,考察《大唐西域记》138个国家总述高频名词、形容词和程式化结构形式等语言材料的运用情况,概括总述说明语体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4.
魏丹霞 《考试周刊》2011,(53):31-32
作为一部不朽的巨著,《大唐西域记》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很多研究者从不同方面探究了其价值,如西域政治、民俗、地理,尤其是《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史学的贡献,但很少有人探究它作为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散文的影响。本文着重从散文的角度来研究《大唐西域记》,希望拓宽散文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以《大唐西域记校注》提供的版本异文和佛经音义书出具的引用异文为材料,利用文献学、训诂学、辞书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大唐西域记》中一些有价值的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6.
状态形容词中“~然”式是其典型成员,具有有界性和临时性特征,主要用于描摹事物的某种状态,增强生动性和主观性。《大唐西域记》中“~然”式状态形容词在说明语篇和叙事语篇中的分布不同,是说明语体和叙事语体对“~然”式状态形容词具有不同程度选择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正>褚遂良所书《雁塔圣教序》(见图1、图2),又称《雁塔圣教序记》《三藏圣教序记》《大唐三藏圣教序并记》《慈恩寺塔圣教序并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碑文内容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及唐高宗李治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记》组成,永徽四年(653)十月至十二月间立碑石于京兆慈恩寺,两碑共计1463字,万文韶刻字。《金石萃编》卷四九记"碑高六尺三寸,广三尺五寸。"序"共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正书。隶额";记"共二十行,行四十字,正书。左行,篆额。"  相似文献   

8.
从语法和运用两方面分析“的”字短语在立法语体中的特殊用法 ,用具体的语料说明“的”字短语对立法语体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9.
中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报告文学起源于近代、起源于海外。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观点的错误 ,又从史实上 ,即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报告性质和文学性质上 ,论证了报告文学诞生在七世纪时的中国 ,唐·玄奘和《大唐西域记》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报告文学作者和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李一平 《考试周刊》2012,(94):11-13
本文通过对《今昔物语集》、《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有关玄奘法师故事的比较研究,找出这三本书的创作目的和选材视点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大唐西域记》用了大量的篇幅对于阗的文化做了探讨,为我们了解唐中叶以前的于阗文化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从《大唐西域记》所记的瞿萨旦那入手,结合一些考古材料和壁画,从于阗的建国传说、佛教发展及佛教遗迹、关于于阗的三则传说故事三个方面重新对于阗文化做了考论,以求对于阗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唐代高僧义净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是一部重要的著作,王邦维先生所著《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一书,是目前海内外唯一的一部全面校勘整理注释的著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由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语言典雅,版本异文复杂,要想完整准确解读,殊为不易。论文考察了大量相关资料和版本,对《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的标点断句和文字校勘提出了一些商榷补充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和明朝时期喀什噶尔人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拉失德史》中有关塔里木盆地周边古城消亡的民间"历史记忆"材料的解读和分析,研讨了这些传闻材料的来源、内涵及其西域文化史上的意义。希冀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周边古城消失原因的探索,给人们提供一个能够对古代新疆地区沙漠化和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认识有所助益的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14.
《咬文嚼字》2016年第1期上发表的《"芒果"得名小考》中有这样一段话:"历史上第一个介绍芒果的中国人是唐朝高僧玄奘法师。……《大唐西域记》中有‘庵波罗果,见珍于世’的记载。这说明他是第一个看到芒果而且也可能是第一个吃到芒果的人。"这其中多个"第一个"的说法都值得推敲。众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中高级口语的教学实例,从功能语法的“语用功能”、“语体类别”、“交际情境”三个层面对相关教材的语用点、口语语料类别和实际交际情境进行了统计。在此基础上,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相应等级要求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本文认为现有教材提供的主题、文本、语体多样化不足,正文和练习语体类型较为脱节,使得教师如何把功能语法的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域记︾的启示羲黄文化史话之十九李捷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回顾一下中国古代开放史,是非常有意义的事。神州华夏泱泱大国,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一些帝王、官员、学者对域外情况或一无所知,或所知甚微。在玄奘《大唐西域记》出现之前,在人们的心目中,较有影...  相似文献   

17.
唐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久已蜚声世界,在国内外宗教界、学术界产生巨大的影响.<大唐西域记>实录了玄奘西游取经的见闻,真实性强,有信史之秀.<大唐西域记>体现作者的史观的多元性.其一,具有求实精神.其二,表现现实主义唯物思想.其三,显现宗教唯心主义.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文化呈多元性的,各成体系,各自一统.<大唐西域记>从宗教世界观出发,客观上为世俗历史留下珍贵的史料.我们不把世俗问题化为神学问题,我们要把神学问题化为世俗问题.唯物主义历史学家只能从世俗视角,从宗教性著作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大唐西域记>中吸取有用的历史资料,探究宗教特色的历史观,为世界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指出以往对"除非"句的研究长期无法得出确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未从语体角度对"除非"语料进行全面考察。我们根据功能域理论将语体分为四类,揭示出"除非"句语料的语体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语体中"除非"句的P型和Q型语序。其次以法律语体中"除非"语料的分布情况证实了"除非"不止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最后,从"伪条件式"除非句的衍生环境来揭示了语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水浒传》为语料,研究在著作中"吃"字的使用状况,考察"吃"字使用频次与语法特征。运用"古代汉语—普通话—方言"三维的视角、共时与历时对比研究"吃"字的演变,深化对"吃"字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殷力欣 《科技文萃》2001,1(7):55-56
历史记载和近现代考古发现 印度及中亚地区的佛教,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自8世纪后逐渐衰落。故现在印度本土及中亚 诸国半于佛教典籍、遗迹的文献记录并不我。最早记录巴米扬石窟的人,是我国唐代高僧玄 奘。他在《大唐西域记》卷一“梵衍那国”条中写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