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水浒传》德译本书名为《强盗和士兵》,法译本为《中国的勇士们》,英译名《在河边发生的故事》,另有一些英文版译为《在沼泽地里》。《水浒》的外译本,译得最好的要数1933年美国出版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译者是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她的中国名字叫赛珍珠。  相似文献   

2.
《儿子们》是赛珍珠《大地》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赛在三十年代创作这部小说的同时,翻译出版了《水浒》一书。《儿子们》的主人公王虎身上带有浓重的梁山好汉色彩;小说中带有明显的《水浒》味道。本文揭示、分析了作者在塑造主人公形象以及创造故事情节时留下的《水浒》对《儿子们》的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施耐庵的《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西方最早七十回全书译本是德.书名为《强盗和士兵》,法译本为《中国的勇士们》,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译得最好的要算1938年诺贝尔学奖获得、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名字赛珍珠)的译本,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萃》2001,1(1):189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最早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金圣叹腰斩《水浒》的功过一直是文艺界争论的一个问题.文章从金圣叹腰斩《水浒》的思想基础及金本与全本《水浒》思想内容到艺术成就的比较,认为金本所以几百年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就在于它保留了《水浒传》的精华部分.金圣叹腰斩《水浒》不是有过而是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6.
赛珍珠因身处中美文化边缘,因思想独特与时代格格不入而遭遇不公正评价。今天重新审视赛珍珠的思想,可以发现她的特别贡献。赛珍珠最早探究"中西文化共融"的文化观,她的双焦透视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提出了颇具远见的进步观点。她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宣扬其平等博爱的理念,更是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实践。她以异化方式翻译《水浒》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贡献,是一位杰出的文化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在《水浒传》传播史上,我们现在只能读到100回本和120回本,那可是曾经淘汰的版本。300余年盛行的一直是金本《水浒》。要解决《水浒》研究中一大堆令人尴尬的问题,就得深入研究《水浒传》传播史,尊从图书传播规律,改变人为阻碍金本《水浒》传播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8.
在《水浒传》传播史上,我们现在只能读到100回本和120回本,那可是曾经淘汰的版本。300余年盛行的一直是金本《水浒》。要解决《水浒》研究中一大堆令人尴尬的问题,就得深入研究《水浒传》传播史,尊从图书传播规律,改变人为阻碍金本《水浒》传播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翻译理论将原文看成是“绝对标准”,“忠实”是传统翻译理论的最高标准,译者长期以来处于边缘地位,是“隐形”的.文化转向后,中西方翻译研究开始关注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探讨译者主体性,兼而分析赛珍珠在《水浒传》译本中体现出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指出赛珍珠在翻译《水浒传》时大胆地展现自己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施耐庵的《水浒传》,早在300多年前就流传到东西方各国,在17世纪的江户时代传入日本,后被译成12种文字在各国发行。西方最早七十回全书译本是德文,书名为《强盗和士兵》,法译本为《中国的勇士们》,英译本为《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译得最好的要算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女作家布克夫人(中文名字赛珍珠)的译本,她精通中国文字,谙熟中国社会,根据金圣叹七十回本《水浒传》译成,取名《四海之内皆兄弟》。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在日本流传最广,不同的日译本有吉川英治的《三国演义》、三间评介的《三国志演义》、村上知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