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记叙文通用的写作路径是:以记人叙事来表现主旨。为此,高考记叙文写作实战技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练起:一、立意要彰显情怀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中生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中生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情调"和"情怀"有何区别?简单地说,"情调"是指向"小我"的,"情怀"是指向"大我"的。高考记叙文要写出高中生应有的深度和厚度,要让阅卷老师不仅有"看头",而且有"嚼头",就必须淡去"小我"情调,彰显"大我"情怀。情怀的彰显不在"所为之事"的大小,而在"为事之心"的敏钝。哈佛大学招生对学生情怀的关注着实让人叹服:  相似文献   

2.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习作,来解  相似文献   

3.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  相似文献   

4.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而笔者通过品析一篇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5.
姜有荣 《初中生》2015,(2):13-16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依此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6.
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而且要“为国举才”。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铁肩担道义”之情怀,方能有“著文章”之“妙手”。但高考作文的客观现状到底如何呢?作家梁晓声说:“高考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不经意间就变得这样了——娇滴滴、嗲兮兮、甜丝丝、轻飘飘、黏黏糊糊的一团。”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考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到了高中还停留在初中乃至小学的思想水平和情趣上,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  相似文献   

7.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白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相似文献   

8.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9.
作家梁晓声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说,当今中学生的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反观之,一些中学生的作文的确飘逸着一缕衣食无忧、自恋自怜的小资情调,而难见心系苍生、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那么,中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少一些浅薄多一份厚重呢?法宝只有一个:积淀。下面笔者通过品析一篇学生习作,来解读“积淀”的三个要旨。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评价当下学生作文时,曾感叹: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是的,现在许多同学都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境遇里,这样的境遇会让同学们脱离生活,特别是会脱离现实生活的底层生态,于是好多作文仅有自赏自恋的"小资情调",却少有关注天下苍生的人文情怀.如何让作文走出仅有情调的轻薄,多一些大爱的情怀呢?  相似文献   

11.
高考的一类作文是要有过人之处的,该如何练就呢?一、要有新思想有阅卷老师说:高中生作文,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更有阅卷老师感言:高中生作文存在着‘低幼化'的倾向。高考一类作文评判的首要标准不是文采,而是深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王夫之曾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此话足见文章立意的重要性。现在的高考作文不主张在立意上为难学生,所以做到立意合理并不是一件难事。然而,众多合理的立意当中,深刻高远的立意则是备受阅卷老师青睐的。那么如何在紧张的考场上牢牢锁定深刻高远的立意,从而占尽先机呢?我认为要想文章立意深刻高远需具备"两种思维,三种情怀",即透视思维、辐射式思维、家国情怀、文化情怀、哲理思辨情  相似文献   

13.
石修银 《新高考》2010,(12):8-10
一学生问:高考作文,有无让叙事文章避免"小气"嫌疑的方法呢?高考作文,大多数同学都写议论文,鲜有考生写叙事类文章。2009年,广东对高考作文做了个抽样调查,调查显示写叙事类文章的考生仅占3%。为什么大多考生不写叙事类文章呢?考生说:叙事类文章不能洋溢"语言的诗意",也不能旁征博引以展现"厚实的文化积淀",从而易被老师视为小气俗气、不够"厚重",难以获取高分。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长何永康说过:"高考作文要有很强的'视觉撞击力',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就被它吸引,被它打动……"那么,高考作文究竟需要哪些亮点呢? 一.开卷夺人眼。对于高考作文,阅卷老师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字斟句酌、细细品味。那么,若想在瞬间留住老师的眼球,文章必须具有"开卷夺人眼"的  相似文献   

15.
王理尧 《新高考》2009,(4):9-10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诚然,有语言亮点的高考作文往往不落俗套、妙趣横生,让阅卷者"一见钟情"。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  相似文献   

16.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谈高考作文如是说:"很多学生只有情调,没有情怀。"情调是可以靠文字去堆砌出来的,但是情怀和情感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的一些学生,好句子都能记住一些,唐诗宋词也都能大笔引用一些,但缺少的是情怀,它是一般作文和好作文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有几位高中学生写信问我:你欣赏哪样的高考作文?我的回答是:我不喜欢那种开口闭口就拿"三皇"、"五帝"、"老子"、"孔子"说事的高考作文,我欣赏那种写身边事、说平常理的高考作文。我一直认为,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表达,真正够格鸟瞰天下纵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依旧在人文性圈子里打转,"拒绝平庸"之后的"忧与爱",张扬人性中的"忧"与"爱"的两极,由自我品性的张扬到对自我与外界的关注,我觉得这个变化,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价值观的评判流向一种新的境界——忧与爱中的人生态度与追求,从某种角度而言,这也是一种导引,引领并促进考生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的生长. 新追求之一:内容的广泛与深切.忧什么呢?爱什么呢?自然有两个维度与三个角度:内在的是自我,外在的是自然与社会.  相似文献   

19.
美辞耀华章     
但丁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最好的思想."什么是最好的语言呢?好的语言如同一袭艺术的华袍,穿在思想内容的身上很合体、很美观,有利于思想内容的展现.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概括为"有文采".这一袭艺术的华袍是指生动、优美、鲜活、新颖、句式灵活,错落变化、文句富有内涵的语言.那么怎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语言获得文采呢?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学生面对作文题抓耳挠腮,学生最头疼的事是无话可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寻到源头才有清的水喝。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写作的不竭源泉。学生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博采众长、文思泉涌,最后"下笔如有神"。一、高考作文试题分析近年来,高考作文以议论文为主,也间或有散文、记叙文等体裁。如何写议论文,学生都会如数家珍,论点、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