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编初中语文第四册中有一个单元多的人物传记,这些传记记录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人物的事迹;同时在文言文单元中又有些选自于《战国策》和《史记》中的人物传记;在写作板块中又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自传或他人小传。可以说,会读传记,会写传记,用传记人物的精神品格来涵养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读写课程内容包括:读"自编教材",写"读书笔记";读"当代名家",写"作品简介";读"泰州名人",写"名人传记";读"千里历程",写"山水游记";读"励才校园",写"母校留言";读"主题美文",写"升格作文";读"经典影片",写"微型作文";读"古典诗词",写"现代小诗";读"专题名言",写"凡人名言"。这一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语文这门学科厚实丰盈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巨大的潜能,"共生"出了强大的精神磁场和语文学习力,达成了"读写共生"。  相似文献   

3.
[写作指引]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文训练是"学写传记".所谓人物传记,就是介绍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读了这些作品后,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也想尝试写一篇简单的人物传记.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人物传记呢?下面,就请走进今天的作文聊吧,听吴老师来聊一聊这个话题吧! [写作导航] 第一个问题:写哪一种传记? 这是从篇幅长短角度来说的.人物传记可长可短,长的可以是厚厚的一本书,像《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短的可以是一篇文章,像朱德写的《我的母亲》等;还有的甚至更短,只有几百字而已.同学们初学写传记,应当从写小传入手.小传比较简略,只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成就等,甚至只选写人物的几件典型事例.  相似文献   

4.
背 景新编初中语文第四册中有一个单元多的人物传记 ,这些传记记录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的人物的事迹 ;同时在文言文单元中又有些选自于《战国策》和《史记》中的人物传记 ;在写作板块中又要求学生能够写出自传或他人小传。可以说 ,会读传记 ,会写传记 ,用传记人物的精神品格来涵养自己的文化品位 ,提升人格是本册书的教学的重点之一。我在教学中提前编排好了本学期学生课外阅读的大范围 ,并要求好具体的展开方式和操作过程 ,自我感觉使学生在参与定向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达到了以学为主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性,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作者结合自己负责的课题《女性名人传记与女中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进行教学实践:一、写传记,不神秘,破除学生对写传记文的畏难情绪,让每个学生树立信心,掌握写传记的基本方法;二、以典范的传记作品引路,领悟传记写人记事的初步技巧;三、从写自传开始,逐步写其他人物小传,在写作中掌握传记艺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较快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人物传记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入了语课程。然而,由于以前人们对此关注不多,所以许多语教师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传记阅读还不甚熟悉。再,虽然人物传记浩如烟海,但是目前我国的传记理论研究却还相当薄弱(参看赵白生《传记学理论》可知这一点)。传记理论的匮乏使得人物传记的教学缺乏必要的理论借鉴。本试图对人物传记的阅读作一探索,以期有助于人物传记的阅读与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生学了几年语文以后,进入初中,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加深学生的读书印象,锻炼笔力。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例举,分享同仁。让学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读书笔记之前,我对学生先做了以下启发。一、告诉学生我的切身体会我说,在我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我父亲教给我背诵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  相似文献   

8.
考查近年来学生课外阅读事例,需要我们特别注意一种现象:一些学生从小就坚持阅读各种报纸杂志,可是写作(即书面语言表达)水平依然不见得有多大提高;我所在学校有许多老师从高一起就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并要求学生坚持写读书笔记,有些学生高中三年写了满满二、三本读书笔记,可到了高三依然为写作水平不高而犯愁。"读能促写"是语文学习共识,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一定阅读过大量书籍,这一点恐怕毫无疑问,但阅读过大量书籍的学生却不一定能把作文写好。有阅读习惯的学生不能写  相似文献   

9.
李银萍 《广西教育》2014,(42):96-97
职业高中的学生因为语文基础较差,读、背、解、评、写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在"读"的环节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特色,在"背"的环节组织学生写读书笔记,在"解"的环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的大意表达出来,在"评"的环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析,在"写"的环节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以读书笔记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写读书笔记能够促使学生仔细地阅读名著,而细品名著阅读又促进思维品质养成。教师可指导学生从感性入手寻找读书笔记的切入口,然后以评注、点评或探究的方式对书中的疑难问题边读边悟,最后以"微笔记"来激发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人物传记,就是介绍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学习了一些传记作品后,不少同学跃跃欲试,也想尝试写一篇简单的人物传记。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一篇人物传记呢?下面,听吴老师来聊一聊这个话题!一、写哪一种传记?这是从篇幅长短角度来说的。人物传记可长可短,长的可以是厚厚的一本书,像《名人传》《居里夫人传》;短的可以是一篇文章,像朱德写的《我的母亲》等;  相似文献   

12.
读书笔记,一是读,二是记.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范文,抓住文章的主旨或某些思想信息,激发学生联系现实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写自己的读文所感,是读书笔记写作教学的根本.但是,写读书笔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年级开始练习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敢于表现自己的“大舞台”。一、介绍要领,引上路。写体会是读书笔记的常见方法。写体会是把读了文章以后的心得写下来,也叫读后感。读后感有其规律可循,先写出自己对一篇文章的总印象、总看法,然后再抓住原文有重点地谈论,做到有“读”有“论”,最后可以提出疑问,加以补充。写好体会,“读”很重要。只有细读原文,研读原文,又能联系实际,有所得、有所感了,方能动笔写。写时,一定要注意适当引用原文(切忌大量抄原文而不“论”),使叙述、议论有机结合,把自己领会…  相似文献   

14.
听到"读书笔记"四个字.我首先想到的是一本本摆放在我眼前学生的摘录本.这其中不乏乖孩子的涓涓字迹.可也少不了后进生的应付了事.甚至是胆大学生的溜之大吉.怎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写读书笔记呢?我在实践中探索着.力图为学生寻求一条乐学之路。现将我校在读书笔记中如何让学生乐积、乐记、乐用的几点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一、自主式读写,张扬个性(一)在预习课文时写批注。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能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让学生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批注什么呢?可以是作者用词的准确,可以是文章带给你的感动.也可以是你读文的困惑.还可以提出质  相似文献   

15.
以“写”促“读”读书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说得真好。它告诉我们“读”与“写”的关系及其重要性。读得多就会写得好,要想写得好就必须读得多。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呢?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百字的读书笔记。可以是“优美词句汇集”、可以是“谜语收藏”、也可以是“名段欣赏”。为了检查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效果,每星期出一期黑板报,内容是挑选学生读书笔记上的“精粹”。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都争着为黑板添“材”加“料”,每期内容丰富多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通有无。记得有一次我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部编第九册语文课本安排了《读书笔记一则》,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写体会的读书笔记方法。学生写这种读书笔记有一个通病,就是虎头蛇尾、喧宾夺主——大部分的文字用来复述所读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写自己体会的篇幅只是很少部分。而所谓体会,也大都是吃检讨饭——说自己做得如何不够,今后要如何改正,等等。这样的读书笔记,思路狹窄,形式呆板。既不能反映出文章的要点。也看不到学生的真情实感。为了纠正这种毛病,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办法: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阅读跟写作是脱节的,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那读书笔记这个媒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瞬间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每天积累点滴,通过强化思维来达到由读向 写的成长,让读书笔记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为此,我们在读书笔记的形式内容等方面做了积极尝试:要求统一,内容灵活;用心评价,共赏共享;学法指导,学会批注;创新形式,拓展思维;共读共写,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8.
读与写在语文教学中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文字,感受文字美,做好读书笔记。在教学中找到读写结合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本科生初步的研究能力是本科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地方本科院校可以在专业课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听"就是让学生听到学术性强的课堂讲授;"读"就是让学生细读多读原典与学术论著;"说"就是让学生讨论问题与汇报读书心得;"写"就是让学生撰写读书笔记与课程论文.实践表明,只要在多门专业课教学中长期坚持这些做法,学生的研究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0.
黎志新 《新教师》2022,(1):94-95
"萤火虫品书坊"自创办以来,书友们一起共读了不少书.但时间久了,有些书友逐渐懈怠.于是,暑假期间我在微信小程序开了一个共读圈,进行每天的共读打卡活动,让书友们一起来读书,写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共读打卡后,有的书友反映不知道怎么做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