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关于“力”的问题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推、拉、提、压、挤等都是力的作用,要产生力的这种作用,必须有相互作用的物体存在,从实际例子我们可以分析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而且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以上的物体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相互依存、同时存在。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马拉车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空中飞行的飞机受重…  相似文献   

2.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牛顿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C.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测定D.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作用,乙物体肯定对甲物体也有作用B.力是施力物体发出,被受力物体接受的一种特殊物质,力的单位牛顿是度量这种特殊物质多少的国际单位C.物体间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甲物体作用于乙物体的同时,乙物体也对甲物体发生作用D.地球对苹果有重力作用,苹果对地球没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第一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 ,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没有物体就不存在力 ,只有单一孤立的物体同样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因此 ,一个物体受到了力 ,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第二 ,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物体直接 (接触 )作用 ,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 ;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 (不接触 )作用 ,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吊在树上的苹果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等。因此 ,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产生力。第三 ,当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时 ,必须在物体间有推、拉、提、压、吸等作用。如果物体间没有这种作用 ,就不存…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周围有无数的物体,这些物体具有各种各样的特性。例如:动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土地、矿山是无生命的;有些物体是坚硬的,有些物体则是柔软的或流动的;有些物体带酸性,有些物体带碱性;有些物体可以导电,有些物体则不能导电等等。这些自然界的物体形形色色、千变万化,尽管彼此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它们是客观实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在学习力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三点.一、力的物质性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的,凡是有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着两个物体、如重力是发生在地球与物体之间,压力是发生在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的物体之间.二、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三、力的间接性力的作用既可以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如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磁力等等.理解力的概念三…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结构二、学习指导(-)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定义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1)力总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只有一个物体就不可能产生力.(2)有力存在必有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对某物体来说,它是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物体间接触或不接触都可能产生力(但两物体接触,没有作用就不会产生力).2.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运动.IG.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se‘””(2)改变物体的形状.注意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它一定受外力作用;但物体…  相似文献   

7.
学习了牛顿定律后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力是相互的,也就是说甲物体给乙物体一个作用的同时,乙物体也给甲物体一个作用力。我们把这两个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甲、乙两个物体可称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如图  相似文献   

8.
一、由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直接分析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从微观上看,内能的大小由物体内的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平均势能和物体所含分子的总数共同决定.从宏观上看,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物体所含物质的量,物体的温度、体积和物态.当这四个因素变化时,物体的内能要发生变化.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心就是物体内最重的点。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几何中心必然与重心重合。 C.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之外。 D.物体的重心相对于物体的位置不因物体升高、  相似文献   

10.
问:怎样理解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有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仔细分析有关力的现象,就会发现每个事例中都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且二者要发生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作用。可见,力是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也可以简单地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须有两个物体。对于相互接触发生力的作用的情况,同学们比较熟悉,那么,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你能各举一例加以说明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  相似文献   

11.
<正>1.外界提供的向心力: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外界给物体提供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合力。物体做圆周运动是指物体运动的轨迹是圆,这里的物体指质点;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力是一个合力,要在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按照外(已知外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合力中沿半径指向圆心的那部分就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要求外界提供的向心力,一般情况下是以物体为原  相似文献   

12.
一、物体与物质的联系与区别。物体指自然界存在的岩石、空气、树木、星体等等和人们制作的课桌、板凳、铝壶、铝勺、铁锅、铁铲等 ;而物质是指物体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 ,如 :课桌、板凳这两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质构成的。可见 ,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 ,同一物质可制成不同的物体。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用塑料 (物质 )可做成什么东西 (物体 ) ?”或“这东西 (物体 )是用什么 (物质 )做的 ?”可见物体和物质是不同的 ,但却有密切的联系。二、质量。质量是指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所有的物体都有质量 ,质量的大小不随物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13.
不少物理教师提出,在现在的教科书中,“重量”一词不再使用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知道,质量是物体里含物质的多少,它一方面反映物体惯性大小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反映万有引力强度的性质。在通常情况下(物体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物体的质量是不会随物体的运动、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什么是物体的重量?大家知道,放在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受到地面(或支持物)的支持力,物体必施一与支持力等值反向的反作用力于地面(或支持物),物体作用在支持物上的力就是物体的重量。同一物体,用测力计测出的是物体的重量,用天  相似文献   

14.
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基本属性.如何用实验来演示物体的惯性,这既涉及到物体的受力,又涉及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既涉及到物体所受力的冲量,又涉及到物体动量的变化.本文从力、速度、冲量和动量的角度,分析一类常见实验是否能用来演示物体的惯性.  相似文献   

15.
1、懂得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一种性质,它是物体本身的因有属性,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处于固态、液态还是气态,也不论是大物体(如火车)。还是小物体(如蚊虫),都具有惯性。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不少作者对高速运动物体的表观形象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在当观察者的对运动物体的视角足够小、物体运动方向与观察者视线互相垂直时,运动物体的表观形状不变,只转动了一个角度α=arc sin(V/C)。本文将进一步讨论高速运动物体颜色和亮度的变化。二、高速运动物体颜色的变化在当观察者对运动物体的视角足够小时,可以认为运动物体离观察者很远,因而由运动物体所发出的光就可以看成是平行光。如果运动物体  相似文献   

17.
谢李陈 《阳光搜索》2014,(1):103-104
教学分析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主要通过“使物体发出声音”、“观察发声的物体”和“观察音叉的振动”三个活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从教材编排来看,首先是让学生想办法让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同时思考:物体怎样能发出声音,怎样不能发出声音?在学生知道了怎样让物体发出声音之后,通过观察、比较一组发声和不发声的物体,找出发声物体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受到物体的发声与物体的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网络二、复习指导(一)力巨.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定义应理解以下几点:①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③有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加这一力的物体——施力物,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④两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的作用,而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大小或运动方向只要有一个因素改变则其运动状态就发生变化);②改变物体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  相似文献   

19.
物体的运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物体运动与力的最基本关系和常见的几种运动形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物体运动规律的能力以及用物体运动特征将物体运动的方式进行分类的能力。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小组实验盒,观察提示卡 学具:自做纸风车、纸盒、小铁环或塑料环 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1、揭示课题:物体的运动 2、教师演示: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物体是“运动状态的物体”,什么样的物体是“静止状态的物体”。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物体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运动物体的定位是目前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对物体进行定位、跟踪、识别和监测,获得物体位置参数(如地理坐标、速度、加速度及运动物体的轨迹等),进一步对参数进行分析与处理,实现对运动物体行为的解读,从而实现更高一级的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