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国围棋在90年代后期横扫各种国际比赛,《朝鲜日报〉曾撰文称本国占据“不可动摇的世界最强地位”。此论断会让围棋的发源地中国和誉围棋为国技之一的日本心悦诚服吗?中国围棋领袖聂卫平九段与日本围棋红人武宫正树九段被推为两国围棋界的代言人,发表了宣言。■请评价中、日、韩三国围棋现状。武宫:当前世界围棋的中心在韩国。日本在几年前还是世界的中心,而现在韩国棋手依靠国民的热情似乎变得更强大了。中国的围棋热情不如韩国,围棋学习也落后于韩国。但是,中国围棋具有灵活及人多的特点,在争取胜利的韧性方面与韩国相似。日本虽然职业棋手  相似文献   

2.
《围棋天地》2004,(11):37-37
日本围棋界多年的梦想——围棋殿堂资料馆,目前确定了首批10位进入殿堂的候选人。作为日本棋院80周年纪念的一项重点工作,围棋殿堂资料馆终于进入实质性操作。  相似文献   

3.
韩流后传     
韩国围棋界近年来人才辈出,已然将日本抛在了身后。不过在围棋发展这条道路上,韩国始终走的是“亲日路线”,从最基本的规则一直到各大赛制的规划韩国大都模仿日本。本届加德士杯决赛第一局放在青岛举行就是借鉴日本的经验,因为日本把三大冠头衔战的第一局放在他国进行已成为惯例。进行本次决赛的崔哲瀚和李世石均仰仗强大的战斗力行走江湖,在李昌镐与他的均衡围棋由绚烂归于平淡后,韩国棋坛再次笼罩在暴力的阴影下。  相似文献   

4.
王锐 《围棋天地》2013,(18):31-32
2013年3月25日,日本棋院宣布与关西棋院联合成立围棋国家队。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的日本围棋历史上首次成立国家队,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讲,必然是本年度围棋界的一大新闻。  相似文献   

5.
图解三国     
围棋界三种规则并存,这已成为围棋进一步拓展“疆域”的最大障碍。第18届富士通杯决赛结束后,日本棋院邀请各国围棋规则专家一起研讨围棋规则的统一问题。此次日本棋院在三国规则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大规则”概念,中、日、应氏棋规都是其分规则,只准在各自范围内使用。在世界其他地区,则统一使用“大规则”。  相似文献   

6.
在台湾围棋界目前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本因坊最新得主王铭琬,并由此掀起了一轮“围棋热”。曾诞生过王立诚棋圣以及堪称棋坛元老林海峰九段的台湾围棋界正日渐成为世界棋坛一股不容忽视的生力军。让我们藉由这篇访谈,一窥其中奥秘吧。 记者:王铭琬:王: 首先恭喜你成为新本因坊。在台湾,围棋是很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听说很多达官显贵喜欢下围棋。 王:围棋是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即使是老年人也不会感到太过吃力,这也许就是它目前风靡东亚的原因吧! 围棋世界是一个天下大同的世界,没有国界之分的。在日本的围棋职业联赛中中国棋手和韩国棋…  相似文献   

7.
黑先白先     
刘星 《围棋天地》2010,(7):102-102
围棋界普遍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围棋是白先的,现代的黑先是跟着日本改的。对此我曾经作过一些考证,写过文章,指出中国古代围棋确定为白先起于明万历年间的围棋名家苏之轼(字具瞻、亦瞻),是他在其所著的《弈薮》的“凡例”上首先提出白先的。  相似文献   

8.
安永一著 《围棋天地》2010,(20):105-109
安永一先生为日本围棋界一代传奇人物,研究大家。他曾经痛感于日本围棋成文规则的欠缺,于1932年发表被后人称为“安永宪法”的《围棋宪法草案》。他与吴清源、木谷实两位大师合著的《围棋革命新布局法》更是成为围棋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甚至广大棋迷所熟悉的中国流布局,第一个下出的人也是安永先生。安永先生是日本棋界的中国通,对中国古籍多有涉猎,而对新中国和新中国围棋的发展也颇多关注。《中国的棋》成书于1977年,是安永先生对中国围棋研究的总结之作,至今仍有非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棋艺(象棋版)》2008,(9):47-48
前言:奥运来到中国,我们盼望了百年。奥运圣火的传递有围棋世界冠军的参与,这更激起了围棋界人的情愫,何时围棋可以像奥运项目主样普及?网络的发展已让我们看到了一线曙光,它为围棋走向世界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不老的传说     
残酷的围棋世界是属于你的,也是属于我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年轻人的。老赵这块围棋界的活化石,会让我们在金戈铁马的缝隙中念起还有当年六大超一流的一段风流。 曾经的七番棋魔鬼仍然一个人在战斗,在旧有的领地前不肯撤离,孤独地刷新着自己的也是日本围棋的头衔纪录、对局纪录,时隔五年后终于重归七番棋的舞台。  相似文献   

11.
精彩留痕     
12月14日,第8届春兰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八强赛及半决赛在福州举行。这是福州围棋界多年来少有的盛事.而比赛的举办地吴清源围棋会馆更令这一盛事平添了若干沧桑感。  相似文献   

12.
图解三国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围棋比赛是黑白分明的,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不像拳击比赛等项目会因为裁判的因素左右最后的结果。可现实情况是围棋界日本、中国、应氏三种规则并存,一盘棋根据三种规则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的结果,甚至会影响最终的胜负。统一围棋规则的呼声越来越高,4月2日至4日,由应氏围棋基金会组  相似文献   

13.
2019年的日本女子围棋界成功制造了不少话题。上野爱咲美夺得龙星战亚军,并且刷新女棋手的年度胜局数纪录(44胜):藤泽里菜进入了名人战最终预选的决赛,在对阵一力辽之前曾无限接近于名人战循环圈:日本棋院为了增加女棋手的人数.增设了"女流特别采用推荐棋士"的名额。但是这一年的日本围棋.我们当然不能忘记一位小朋友。  相似文献   

14.
8月28日、29日晚,韩国棋院一楼围棋频道演播室。围棋界少有的一个事件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尽管日本围棋界英才荟萃,迈克·雷蒙仍然是无法让人忽视的人物。九八年一系列的世界及日本国内比赛的出色表现使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尤其是在王座战中力克日本围棋界的魁首赵治勋,使人们认识到这个美国人长棋了。迈克14岁时从美国来到日本,没想到一呆就是20年,这漫长的20年里,他把围棋当成了自己的生命,默默地沉湎在这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之中,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感到厌烦时,他回答很简单“没有”,接下来就是一段没有下文的沉默,对这个问题,他是十分坚定并且认为没有必要多说的。在不长的采访过程中,他的中国妻子,哈尔滨籍…  相似文献   

16.
我社《围棋春秋》编辑部与北京市少年儿童棋艺之星协会、劲松:高中联合举办“神童杯”围棋邀请赛,于六月三日至九日在北京亡。来自十六个省市和单位的四十四名小棋手参加了角逐。上海九红童常昊捧走了“神童杯”。国务委员方毅、总政治部副主任朱云谦、l围棋协会顾问金明,北京市副市长陈昊苏,以及著名围棋界人士卜生、华以刚、王汝南、马晓春、江铸久、孔祥明等参加了在人民‘堂举行的闭幕式。在闭幕式上,陈吴苏满怀激情地说:“若干年后,}围棋运动水平超过了日本,人们就会回忆起在一九八六年夏天举,“神童杯”围棋邀请赛。十六省市小棋手争…  相似文献   

17.
刚刚听说21世纪的下法时有些不以为然。吴清源先生虽然是围棋界的泰山北斗.但要说他所提倡的下法能够成为围棋界新的流行风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围棋也是个性化的东西,不同的棋手就有不同的棋风;另外引导围棋流行风需要辉煌的战绩,吴老重出江湖已不可能,再加上“昌镐流”正大行其道,其势强劲无阻,追慕者众多,实在看不 出有衰败的迹象。 但最近发生的两件事却让人不得不对吴老的“宣言”认真地琢磨一番:其一就是芮乃伟在韩国创造的奇迹,连挑韩国等级分前十位的顶尖棋士,直抵国手宝座;其二就是王立诚在日本先后以3:1、4:2令…  相似文献   

18.
苦斗梶原1964年,三年灾害的乌云已从天空中散开、逝去,大地又充满了生气,围棋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在这一年,我顺风满帆地进入了自己的全盛时期,诸事称心,一切如意。这年四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围棋锦标赛中我终于获得了冠军。第一次摘得桂冠总是喜悦的,但并没使我激动,因为此时不仅我个人,恐怕就连整个围棋界都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在1964年,中日两国围棋界商定自1965年起两国每年的围棋交流为一来一往。然而实际上1965年两国的围棋交流达四次之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无疑是和梶原八段的交战。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年——一九八四年,日本围棋界可以说是赵治勋的天下.但从一九八五年开始,整个局面似乎完全改变了.日本围棋界又涌现出一位新的强人——小林光一.前不久,他在万众瞩目的棋圣战中,以四比一的优势击退"宇宙流"武官正树的挑战,这再次证明了他的强大.小林光一十二岁开始学棋,从师于木谷实九段.一九六七年进入初段后,十四岁的他便开始参加日本各项棋战的角逐.他于一九七七年、一九八四年分别夺得天元战和十段战冠军.自此以后,小林光一逐渐成为令日本围棋界瞩目的棋手.然而,小林光一自己很清楚,与师弟赵治勋相比,自己取得的  相似文献   

20.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3,(7):97-102
中国古人言说围棋的方式,不光通过言语与文字,也借助于图像。中国古代留下了不少以围棋为题材的绘画、工艺美术作品。对这些绘画,美术界与围棋界都缺乏专门的学术研究。围棋史与围棋文化学者,在其著作里,尽管也会配以各种围棋“图画”,成为所谓插图本图书,但这些图往往是文字的附庸、文献的辅助说明材料,而不能成为专门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