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5,(1)
不随波逐流 不固步自封──写在《小说评论》杂志创刊十周年王愚《小说评论》自1985年创刊,满十个年头了。这十年中尽管它苦备尝,但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纯文学的刊物几乎难以为继。一些纯文学期刊,纷纷向社会综合性靠拢,也可以说向消费文化挪步。一本纯理论性...  相似文献   

2.
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主办的纯文学双月刊——《百花洲》,于2000年第4期开始改版。改版后的《百花洲》系国内首家女性文学专刊。这份创办于1979年的刊物,历经20余年,有过辉煌历史。在近年来纯文学期刊不景气的状况下毅然改版为女性文学专刊,内容涵盖女性文学创作、女性文学批评及性别文化理论,引人关注。时至今日,《百花洲》改版近两年,笔者撰写此文,力图对其改版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论分析,希冀对纯文学期刊的理性化编辑和市场化探索提供一点启示。一、改刊背景与定位《百花洲》改版为女性文学专刊,是以10余年来女性文学理论尤其是女性文学创作的发展、繁荣作为基础和后盾的。女性文学这个80年代的“星星之  相似文献   

3.
期刊的编辑不仅仅是完成期刊的制作,而且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行业纯文学期刊《石油文学》确立了"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旨趣。经过10年的磨练,《石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石油行业作家的写作前沿阵地。这也是《石油文学》对行业文学,乃至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西部》是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省级文学期刊,它先后有过很多名字:《新疆文艺》、《天山》、《新疆文学》、《中国西部文学》。应该说,在2000年以前,这本期刊一直是新疆惟一的省级纯文学刊物,也是新疆境内第一文学期刊,几十年来一直发挥着培养新疆本  相似文献   

5.
刊社活动是期刊社为了扩大期刊影响力、提高发行量、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有意识举办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当代》杂志举办的“《当代》文学拉力赛”就颇为成功,不仅提高了杂志的知名度,2001年年底的发行量较年初还增长了10000份,这对纯文学期刊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各类刊社活动的策划中,读者与期刊定位是根本出发点。策划者以读者、作者为友,真正为读者、作者着想,以一种更开放、更社会化的姿态,开门办刊,平等交流,必有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华读书报》3月29日、《南方日报》3月18日刊登同一篇题为《“一切”是什么》的文章,批评刊物竞相改版谈时尚的做法。文章说,《湖南文学》今年一期起改为《母语》,将一贯老旧的纯文学棉袍换上了西文化的霓裳。封面就很不文学,一位女青年头上顶起了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其创意是“从原子到数码”。改版后刊物定位的说明是:对人类的一切的整体关注。其内容是:从网  相似文献   

7.
坦率地说,省级纯文学期刊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种产物,面对一切都要计成本、讲效益的市场经济,它变成一个尴尬、穷困的角色也就毫不奇怪了。全国每个省市都有一个作家协会,每个作家协会都主办着一份纯文学期刊,据我所知,日子好过的寥寥无几。《上海文学》超越了地域界...  相似文献   

8.
魏雅华 《传媒》2000,(12):46
前不久,因为经济原因,香港最后一本纯文学期刊《香港文学》被一家旅游财团所收购,改为旅游类杂志。至此,香港没有了纯文学期刊。 此事若是发生在内地,有关人士一定会去质问有关部门:这怎么可以?偌大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岂不成了文化沙漠?有关部门也一  相似文献   

9.
杨蕻 《青年记者》2002,(10):14-15
2002年中国大陆期刊市场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两天就诞生一本新的杂志。与此同时,一种新的被定义成“城市生活”类的杂志形态正在确立。就在8月份,期刊市场上出现了一本明确提出要做中国的《纽约客》的月刊,它的名字叫做《名牌世界·乐》,笔者注意到这本杂志正是以前在北京消费场所出现的DM杂志《乐广告》的改版。在通读《名牌世界·乐》后,我们采访了北京另一本老牌的生活类杂志《生活资讯》的副总编辑康晓东先生,以进一步探讨这类杂志的前景与趋势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纪末:文学期刊生存空间的最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9伊始,各大文学期刊纷纷亮相,人们惊异地发现,几乎所有的文学刊物都不约而同地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打破现有格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大文学的路子,是这些刊物的共同走向。文化凸显,文学淡出,则是它们的主要变化。以往那种纯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几大块的格局已经完全被打破了。代之而出现的是各种跨文体的写作受到了各大期刊的青睐,普遍表现出一种“泛文化”趋向:即思想、文化、经济、社会、个人性的随笔、散记、杂文、回忆、传记、新闻特写等非虚构和跨文体的文章比例大大提高,小说等纯文学作品的数量减少很多。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期崛起的期刊群落中,有这么一本刊物.它在每期扉页的左上方,总用粗重的黑体提示读者: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后来听说,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的一位负责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偶识这家刊物的副主编,便热情地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刊物起点很高,要把它办好.”这家刊物就是江西团省委主办的《涉世之初》.经过两年多的艰难跋涉,《涉世之初》成功了.广大读者认同了这一革命老区的文化新生代,且把这一填补国内空白的别致新刊物与《女友》、《辽宁青年》等名牌期刊相提并论.与众多报刊订数萎缩的大趋势相反,它的发行量在1993年竟以300%的速度猛增,1994年更追求卓越大冲刺.“成功之日/你最难忘怀的定是——涉世之初”,明快而隽永,深沉而自信地树立了期刊的公关形象,它是杂志占领市场的自我宣传口号,也标示了编辑们开掘期刊文化资源,设计期刊个性的选题思路,在取得成功,走向更大成功之际,何尝又不可以理解为编辑们聊以欣慰的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12.
期刊的审美趣味和视野,决定了期刊对其稿件的选择取向。这个审美趣味和视野,一定程度上是主编的审美趣味和视野。作为行业纯文学期刊《石油文学》确立了"石油人写,写石油人"的旨趣。经过十年的磨练,《石油文学》逐渐发展成为石油行业作家的写作前沿阵地。这也是《石油文学》对行业文学,乃至对当代文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正>“小小说在郑州”是业界对《小小说选刊》杂志及郑州百花园杂志社(以下简称“百花园”)的肯定与赞许。《小小说选刊》近年期发行量近60万份,居全国文学期刊之冠,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等称号,成为小小说、微型小说界的领导品牌。在我国文学期刊特别是纯文学期刊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小小说选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其品牌化的经营之道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回归最本色的阅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美国“大阅读计划”是由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f orthe Arts)推出的一项活动,它以社区“共读一书”活动为基础,旨在激发大众对纯文学图书的热情。2005年,美国国家人文艺术基金会文学组与美国国家普查局合作发表了《阅读的危机:美国文学阅读的调查》的报告。这份报告结果显示,不到一半的美国成人今天依然阅读纯文  相似文献   

15.
1999中国期刊大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1998年,应当说中国的新闻出版业是红红火火的一年。这一年,中国的新闻出版业如同中国经济一样,走出了一波很漂亮的上升浪。回顾1998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走势,对指导1999年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非常有益而重要。纯文学期刊:一个严寒的冬天1998年的冬天对于中国的纯文学期刊,是个严寒的冬天。98年10月,99年期刊征订刚刚拉开序幕,便传来了包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昆仑》,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漓江》,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等一批纯文学期刊,在邮局  相似文献   

16.
在文学期刊市场上,90%为纯文学期刊,其余少量为通俗文学期刊。前者在办刊理念和指导方针上,追求文学的艺术性和文学形式的创新,注重文学认识功能、教化启蒙功能的发挥,侧重对现实生活寄予理性的反思,具有较强的精英文化意识。《人民文学》、《当代》、《收获》、《十月》、《中国作家》、《小说月报》等均属此类。通俗文学期刊则追求故事性和传奇性,注重发挥刊物的审美娱乐功能。《故事会》、《今古传奇》等属此类刊物。目前我国市场上各类期刊近9000种,大众生活类期刊在抢占市场时独领风骚,高居榜首,财经类、时尚类期刊虽屈居其后,却也浩浩…  相似文献   

17.
解读《纽约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杨  杨蕻 《青年记者》2002,(12):42-43
《纽约客》究竟是一本怎样的杂志,国内的各种说法很多——“美国老牌文化杂志”,“历来深受美国中产精英喜爱、俨然高档文化旗手”, “在铜臭污染了的新闻事业中, 《纽约客》是少数坚持文学品质原则的最后堡垒之一,是作者的纯净天堂”。总之,它大体上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的城市文化类杂志。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博览     
当前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我国期刊今天已达8000多种。1997年,文学期刊达548种。而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各种文化娱乐增多,纯文学期刊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办刊艰难,部分经济亏损。有些文学期刊开始面向市场走上改革之路。回.一部分文学期刊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既定的办刊宗旨不变。它们一直以不变的内涵面对骚动的世界,并赢得广大读者,如《十月》、《收获》等。2.部分文学期刊走向通俗化。如《佛山文学》转变办刊宗旨力求接近大众,将刊物定位在为广东的打工者服务上。也有的开始走向通俗和传奇,变为故事性的文学期刊。不…  相似文献   

19.
眼下,文学期刊正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继《漓江》、《昆仑》等文学期刊相继停刊后,《小说》也即将停刊。第九届全国书市特设了期刊展示区,然而,偌大的期刊展厅内,出尽风头、红遍书市的却是花色繁多的各种流行杂志,而号称"阳春白雪"的纯文学期刊却寥寥无几。江苏的《新华日报》曾经刊登问卷调查,结论表明,全省大众读书兴趣发生显著变化,"远离文学,亲近现实"已成为主流倾向。由此决定,文学刊物销售一路下滑,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市场却在不断扩大。是读者远离了文学,还是文学在拒绝读者?进入世纪之末,读者还需不需要…  相似文献   

20.
通俗文学的勃然兴起与持续兴盛,在80年代中国文学领域,甚至可以扩大一些说,在这一时期的全社会文化生活中,都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文学批评界、学术理论界经过一番惊诧、犹疑之后,终于正视它的存在,如何对待、评价通俗文学,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之间,很难有科学的界定。中国有“四大才子书”,《红楼梦》开宗明义:“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起?”《水浒传》正文起始:“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