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飞虹 《学语文》2008,(6):23-23
语文课要教出自己的个性.就应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2.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这种能力?一、教师潜心钻研文本,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文本"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载体,离开了文本,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所以要想让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教师首先就要潜心  相似文献   

3.
《想北平》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力图使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从而进行语言的深度感知。同时,我还试图引导学生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渗透的情感、哲思等,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从而进行生命的深度体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通过品读真正走进文本的内核,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多重对话,让语文教学真正发挥其陶冶人、塑造人、净化人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而提高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和写作.对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作了全新的定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对话成为语文阅读及阅读教学的本质性规定.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培养语言习惯、积累知识、运用语言的过程,“文本”和“对话”是不可忽视的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教师要建立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渠道上,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获得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自身的心灵感悟,在和谐、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的本源是心灵的唤醒与启悟,语文教学的对象只能是学生的心灵。课标提倡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元的心灵交流与互动;教师从事的本来就是塑造人的心灵的伟大而艰巨的工作,所以笔者认为“心灵对话”的教育理念应该成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是关于语言艺术传授的学科,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而构成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主要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问题。阅读课,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感悟,需要学生真实意义上走进文本。当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感悟是自主的,也极有可能是创新的。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种对话是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心灵相约,是互相信赖氛围中的精神交融,也是教学相长情境下的切磋探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教师要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慢慢走进文本;教师和学生对话时,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学生与学生对话时,教师要鼓励其合作,让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让学生在阅读中有真正的心与心碰撞的体验,从而使阅读教学充满活力.学生通过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文字构筑的天地的绚丽多彩,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提高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丰富内心的情感世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披情人文,善于巧妙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开拓学生心灵空间、倡导多方精彩对话实现高效课堂,以期阅读教学真正达到精彩纷呈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情感.引发真切的体验,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的情趣、意蕴。如何使语文教学富有诗意呢,一方面教师要放手放时间让学生尽情阅读,学生才能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与他们进行对话。另一方面在于教师理想信念的守望、文化底蕴的厚积和语言功底的修炼,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回归语文教学本真,抓好阅读教学,把自主的空间还给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阅读感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获得丰富的个性体验。这正是我们这些农村语文教师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我们农村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此,教师精设话题点燃对话兴趣,利用批注阅读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学生的思维点出发提升对话效果,以拓展阅读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走进“对话”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7.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去揭开站在文本后面的作者的真面目.去感受他的喜怒哀乐,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上的对话过程.一直是困扰很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是老师自己要真正走进文本.真切地去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只有教师首先真正对作者通过文本传达出的情感感同身受时。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去感受。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有既能走进文本.又能走出文本的能力。只有做到了这些,才有可能在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8.
吴秀媚 《成才之路》2010,(16):45-45
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的初始阅读体验,既是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有效收获的第一前提,也是培养教师教学机智、磨练教师厚实教学能力的良机。一名真正称职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要服务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直接对话,对学生进行适度的阅读指导,培养他们坚实的理解语文的技能,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学周刊C版》2016,(25):253-254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进行心灵的对话,就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激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抓住课堂生成,巧妙引导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阅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达到“享受语文”的最高境界,使阅读教学焕发智慧与生命的活力,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的就是关注课标与教材落实之需:让学生学"标"所需,学我所需,学中有乐;让教师教"标"所需,教生所需,教中有乐。师生一起走进文本、共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感受文本。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伙伴和老师对话。这样的主题式教学,则能很好地让师生都在阅读中寻找到所需,在质疑中有获,在交流中学法,在拓展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