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苏雪林的小说具有保守主义的色彩和倾向.<棘心>中,作者刻划女主人公在婚姻问题上的审慎、贞信和对家庭、父母的孝道,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符合保守主义对美德淑行的追求.<棘心>表达的人无至善亦不必强求至善的保守主义圆融的人性观,延续到<天马集>中,并成为其诠释保守主义政治理念的基础之一.作者还通过作品否认了因追求与现实严重脱节的乌托邦而对社会造成巨大破坏的激进主义举动,说明权威、纪律、秩序等存在的合理性,以及无完美之人的人性本真所决定的对于权威加以节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白鹿原>这一成功的现实主义小说文本为切入点,针对当下小说,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存在的问题,从创作方法和可读性两方面剖析了<白鹿原>成功的原因及它给当下小说创作提供的启示.文章认为,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并不象有的论者所说的那样已成为一种"过时"的方法.相反,它所追求的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典型化,以及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不仅依然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而且正好可以弥补当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现实主义必须自我发展,放开艺术视野,博采各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回应新形势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英语教学法>的教学改革一是要改革教材,教学内容以主题为单位;二是要改革教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诗经>的比兴手法是我国诗歌及其他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方法之一."比兴”之法被视为"诗学之正源,法度之准则”,五千年来,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影响着后世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比兴”是意境美的载体,没有"比兴”就形成不了诗歌的意境美.意境美的体现,滥觞于<诗经>.<诗经>中"比兴”之法的运用使其以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创造了诗歌"意”与"境”的完美统一.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意境美已成为衡量文学作品高下的美学标准之一.学习研究和继承发展<诗经>中那些亘古常新的创作方法,更好地为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服务,同时从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诗经>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诗经>时代,"烝报"有两种不同的含义,继位的诸侯收娶亡父除生母外的妻妾叫"烝";再有一种是在旁系的亲属发生的叫"报"."同父异母婚"、"血族的内婚制"是当时世俗所允许的,主要流行于春秋初叶的楚、齐等蛮夷之国.  相似文献   

6.
洪深的<赵阎王>与奥尼尔的<琼斯皇>的表现主义手法极为相似;但前者的内容取向是现实主义,而后者则主要表现现实的荒诞、人性的弱点,具有主观性.洪深的艺术内容取向和思 想取向不统一,在当时新文学作家中颇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角度对明末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进行研究,可说是国内这几年近代汉语研究的一个小热点,书中有七、八十条词语用例,可补正向以"源流并重”著称的<汉语大词典>所引的书证.  相似文献   

8.
河南作家李佩甫的<羊的门>和张宇的<软弱>都是以豫中平原作为故事发生发展背景的长篇小说,一写乡村,一写都市,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从各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豫中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对作品中蕴含的豫中文化展开论述,剖析其文化内涵和具体表现,以期对豫中文化做较为全面的阐释和总结.两位作家对豫中文化既有感性的直觉,又有理性的认知;既有认同肯定的地方,也不乏反思批判之处,从而使作品的文化主题得到了的深刻的发挥和表现.  相似文献   

9.
小说<祝福>主人公祥林嫂,首先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社会人物,其个人思想品格具有真善美的合理性.只有充分认可这个悲剧人物的人生价值所在,才能正确评价小说的悲剧艺术价值所在.从悲剧审美评价,<祝福>是一篇创造性实践悲剧艺术法则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晋代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时期,它表现为人的自觉和文艺的自觉,而归根结底又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从王羲之与其<兰亭集序>可以看出晋人晋字晋文章的风格简淡玄远,萧散疏朗.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它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是植根于"中国土壤"之中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发展.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它具有特定的科学涵义.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产生的理论原则的代名词.因此,毛泽东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导言中激发学生学习《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兴趣 ,是讲好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学生现状 ,可从激发学生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 ,探讨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以及学习毛泽东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意义等方面 ,提高他们学习该课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制定的关于农民的每一个正确的决策,都与他亲自进行调查研究密不可分,《兴国调查》的成文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兴国调查》的成文分以下4个步骤:第一,1929年至1930年间,毛泽东三次到兴国实地调查,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材料;第二,罗坊会议期间,毛泽东明确了调查的目的与任务,预先制定好一份调查提纲,采用典型调查法和开座谈会的方法,并确定了兴国县永丰区的8位农民为调查对象;第三,毛泽东给兴国县行动委员会写信核实调查情况的全面性、真实性;第四,毛泽东在宁都小布赤坎村完成了《兴国调查》的写作。毛泽东的《兴国调查》为当时中央苏区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蕴涵着丰富的社会调查思想,可以说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调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实事求是"构成了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精髓,它既是毛泽东实践哲学丰富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对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最精辟、最简洁的表达。它以凝练的语言形式,蕴涵着实践哲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和调查研究等丰富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体育之研究》是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的代表作,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他的体育思想。围绕着毛泽东撰写该文的初衰,研究者众说纷纭。中央文献研究室认为,毛泽东想借此提倡武勇之风和充满朝气的奋斗向上的人生观。尹韵公先生认为,《体育之研究》是为响应陈独秀的思想而作。其实,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对德宣战”一事以及《日俄协约》的秘密签订,才是《体育之研究》成文的初衷。毛泽东《致黎锦熙一书》则是为具体阐述《体育之研究》做了先行铺垫。  相似文献   

16.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作为具有普遍真理性和实践价值性的思想原则,它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回答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过程中,得以一贯遵循与自觉恪守。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与发展是这一“结合原则”的深刻体现,它融会贯通在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整体之中,构成了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从理论上弄清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与这一“结合原则”的内在相关性,对理解和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毛泽东在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特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是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特色的旗手,是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浓郁民族特色的典范,是赋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活时代特色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刘杰 《茂名学院学报》2007,17(2):12-14,28
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性问题,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一的条件,是达到知、信、行有机统一的前提。毛泽东思想的知识价值、道德价值、思想价值体现了其时代性,是强化毛泽东思想教育教学现实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既反“左”,又反右,对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无与伦比的重大历史性贡献。他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党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各具特色。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出了科学阐发,邓小平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江泽民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归结为实事求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看作是统一的科学体系,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