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小石桥彝族乡地处红塔区中心城区东北面的龙马山南部,面积70.4平方公里,居住着彝族、回族、汉族等多种民族。1983年成立化站以来,在各级政府及化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功能设备基本配套,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充分发挥了发展农村化事业的主导作用,为全乡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一直在玉溪工作和生活,而且是从事业余艺创作的我竟然没有上过龙马山,也没去过白龙泉。这说起来,连自己也觉得荒唐。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从事艺创作的就应该无孔不入,到处都去一遍才行?当然不一定。世界很大,稀奇的景物无处没有,去得完,看得尽吗?不过,就在玉溪东北边,多少人赞美过的龙马山倒确实应该去一回了。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火把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凉昭 《寻根》2005,(1):15-18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凉山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喜庆的日子。这一天,人们穿上盛装,高举着用松脂、山蒿捆扎成的火把,以本民族特有的形式狂欢游乐,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为期三天的节日里,人们扶老携幼,涌上街头,聚会村间。千里凉山纵情欢歌,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相似文献   

4.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5.
在蛾山彝族自治县城西塔甸镇大西村西北的大西山上,世居着彝族支系纳苏人。纳苏人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在这片大山的黑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劳作,唤醒了沉睡的大西山、创造出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化。纳苏人每年的“咪蔸夺”,更是令人感到纳苏先民古朴的化神韵。  相似文献   

6.
云龙,地处滇西北高原的三江并流腹地,是个多山、多河流、多民族的偏远地区,其历史渊源流长,早在西汉元封二年即公元前109年就有史料记载,名为比苏县;宋《大理府志》云:"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如龙",遂更名为云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杂居着白族、傈僳族、汉族、回族、彝族、苗族等二十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起  相似文献   

7.
小凉山毕摩仪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茆晓君 《寻根》2008,(6):68-71
大约在15世纪初,因为四川大凉山彝族内部的部族纷争,其中一支迁到了云南宁蒗定居,发展成为现在的小凉山彝族。小凉山习惯上指以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主,包括永胜、华坪等毗连宁蒗的彝族聚居区。居住此狭长地带的彝族自称“诺苏”,操彝语北方方言,人口近20万。近300年来,小凉山彝族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母体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彝剧长期以来一直在云南楚雄彝族地区广为流传。楚雄彝族自治州彝剧团成立于1983年,成为我国“天下第一团”之一。该团是振兴彝剧、继承发展该剧种的专业表演团体。彝剧继承了彝族的文学艺术传统,剧中舞蹈、身段、台步都来自本民族的舞蹈,曲调也来自本民族的山歌、小调,分独唱、对唱、轮唱、齐唱、领唱及唱、白间杂等形式;伴奏使用芦签、吸呐、笛子、月琴等民族乐器。楚雄州彝剧团创作演出的(蔑独尼闹店X(掌火人》分别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银奖和铜奖;彝族双人舞(公鸡啄架》获上海市“世纪杯”首届大世界民族文化节舞蹈大…  相似文献   

9.
漾濞是彝族自治县,彝族自然占了全县总人口的主体,县境内的彝族有腊罗(又称腊罗巴)、聂苏(罗武)、诺苏泼三种支系。漾濞彝族有着悠  相似文献   

10.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宗师。古代文献《庄子》、《史记》等记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并且孔子誉老子为“龙”,老子比孔子为“凤”。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件事真实与否,历来争论不休,难有定论。我们姑且悬置这一聚讼纷坛的问题。我们感兴趣的是,在这里,龙、风究竟有何寓意。此外,神仙家附会说老子乘“青牛”出关,青牛又表达了神仙家的什么观念。我们尝试着对此进行一番文化解读。一、孔子誉老子为龙《史记·老子列传》说孔子问礼干老子,归去之后,谓弟子曰:“乌,吾知其能飞;鱼,否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明的又一源头:金沙江南北两侧彝族山乡刘尧汉探讨中国文明的源头,我们不能不注视金沙江。彝族65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南侧云南(370多万)、贵州(80多万)和北侧四川(190多万)。现从太阳历法、葫芦崇拜、彝文释古符等三项来阐述金沙江彝族先民...  相似文献   

12.
和谐回村     
在红河之水涓涓细流蜿蜒流经的这一片热土上,七百多年来,巍山回族和彝族、汉族、苗族、白族、傈僳族等兄弟民族世世代代和睦相处,繁衍生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祖祖辈辈血汗浇筑,成就了巍山坝子美丽的田园和村落。  相似文献   

13.
易门县是地处我国西南边锤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农业县,全县总辖4乡3镇,56个农村办事处。全县总人口17万多人.主要民族有:汉、彝、回、苗、哈尼以及彝族支系他留人等。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40%。在全县少数民族中.以彝族居多。吉往今来。在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世代相传,创造了流传至今的彝族优秀民间文化。其中“葫芦笙”舞就是易门彝族的优秀传统舞蹈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介绍云南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彝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对策。一、云南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现状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光荣的民族,从远古时代开始,彝族的先民就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为缔造这个伟大国家做着贡献。这一贡献的突出表现,就是彝族在漫长的民族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大量的、独特的、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兄妹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彝族村寨路口 人物 甲,女,18岁,山区彝族、肢残人(穿彝族服装) 乙,男,18岁,城市人、肢残人(城市青年打扮) [幕启:青山,小溪,一块搭在小溪上供人过往的桥板被山洪冲塌。  相似文献   

16.
又是枫叶红了的时节。让回忆飞越大洋。再到渥太华附近的卡蒂诺山;于是,思绪中立刻一片漫山红遍;到安大略湖畔的小镇,白色的木房旁边站着一棵硕大的枫树;到魁北克市郊的小旅馆,山后又是一片层林尽染……  相似文献   

17.
我在云南省弥勒县工作生活了43年了,经常看到一群群彝族支系阿细人男女,拨响震撼山岳的大三弦,听到那支闻名中外的乐曲《阿细跳月》。在清脆悦耳的短笛伴奏下,跳着激越欢快的旋律拍掌起舞。矫健的舞蹈,粗犷古朴;坦荡的激情,热情奔放,倾吐出一个民族的心声。也时时激励我的热情,百看不厌;每看一次,都使我这个69岁的老年人振奋,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节日,是人类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沿袭相传成俗的遗留。它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理感情,是民族特征的主要标志和民族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折射出人们深厚的感情色彩。世代沿袭,形成了一种丰厚的民俗文化。贺树生日吃花宴据传,每年农历正月的第一个生肖为龙的日子,是树木的生日。居住在鹤庆山区的白、彝族群众,就要集体为树木举办贺生日活动。活动场地  相似文献   

19.
乌兰 《大理文化》2021,(5):82-84
琢木郎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是一座隐藏于大山深处的千年彝族古村,有着动人心魄的秀美风光,据说这里至今都保留着南诏王国的风俗和传统的彝族风情.琢木郎,一听到这个名字,眼前立即浮现出健康俊美的年轻儿郎,而且是有着绝技在手的人,琢木就是他们的绝佳手艺.村子里松木盖成的房子上面的雕龙刻凤就出自他们的手,一条条栩栩如生的龙犹如在云中飞腾,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凤凰欲展翅高飞.龙凤原本是虚构出来的动物,这也给琢木郎的好男儿们更大的想象与发挥的空间,如此雕刻出来的龙凤更有了琢木郎人的情怀和风范.  相似文献   

20.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彝族民歌文化资源,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民族融合越来越紧密,彝族人民外迁越来越方便与频繁,凉山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巨大困难。目前凉山州彝族民歌的发展呈碎片化、断续化、断层化形态,不利于彝族民歌这一优秀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如何共同整合资源与担当责任的角度以及彝族民歌传统传承保护方式与现代新兴技术传承保护方式出发,以探寻出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