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外国人交往中,适当地送一点礼品也是必要的,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友好、礼敬之情。一件好的礼品,是可以让人产生美好、久远的回忆的。投其所好这里涉及到民族菩好和个人喜好。如果给意大利人送菊花,给日本人送荷花,给法国人送核桃,那肯定会引起不快,因为他们整个民族以此为不祥。在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 ,朋友生日、升学、乔迁、上场比赛 ,外出旅游 ,外出打工、度假、获奖、取得成功等场合 ,人们都要表示祝贺或祝愿 ,希望对方愉快 ,或与对方分享快乐。但在与“外国人”交往时 ,要注意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及常用语言表达方式。一、在向“外国人”祝福时要注意以下文化背景1、英美人对别人的祝贺与祝愿常常欣然接受 ,并表示感谢。2、英美人不喜欢别人说他年老 ,因此 ,在生日祝贺送礼物时不要送“老寿星”之类的礼品。3、英美人在祝贺对方时 ,送礼有“高抬”礼品价格现象 ,会向你介绍礼品的各种长处 ,并说是特意为对方精心挑选的 ,他们…  相似文献   

3.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的纪年法,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商务交往中,礼尚往来是建立人际关系、拓展业务范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懂得各国的送礼习惯,掌握好送礼的规则和艺术。美国 美国人对礼品主要讲究实用性和奇特性。只要礼品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对送礼者有一个好印象。如果能送一些具有独特风格或民族特色的小礼品,美国人也会欢迎。例如,我国临潼仿制的兵马俑陶俑,在美国人心目中就是一种难得的礼品。此外,包装礼品时不要用黑色的纸,因为黑色在美国人眼里是不吉利的颜色。同时要注意,赠送礼物不应在生意交谈的开始,而应在结束的时候。英国 在英国请吃饭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送礼多少一般与关系的亲疏远近相关,关系越好,礼就送得越重。而西方人却不以礼物的轻重来衡量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美国人也遵循送礼的习惯,但他们非常忌讳送过重的礼物。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看中礼品本身的价值,而且法律禁止送礼过重。除了节假日外,到美国人家里做客一般不需带任何礼物。但如果真要带的话,美国人最喜欢的礼物莫过于客人从家乡带去的土特产、工艺  相似文献   

6.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 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 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 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送礼多少一般与关系的亲疏远近相关,关系越好。礼就送得越重。而西方人却不以礼物的轻重来衡量人际关系的远近亲疏。美国人也遵循送礼的习惯,但他们非常忌讳送过重的礼物。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人不看中礼品本身的价值,而且法律禁止送礼过重。除了节假日外,到美国人家里做客一般不需带任何礼物。但如果真要带的话,美国人最喜欢的礼物莫过于客人从家乡带去的土特产、工艺品、艺术品和名酒等,  相似文献   

8.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  相似文献   

9.
观点     
◆大众日报"校园红包",是不是有点太重了?送给老师的教师节礼品清单中竟然出现"日本游"!今年的教师节和中秋节恰好"碰头",不少家长在琢磨如何给老师送上一份好礼,网上"晾晒"的礼品花样百出,让人瞠目结舌。(9月5日《新闻晨报》)  相似文献   

10.
关鸿羽 《河北教育》2006,(12):29-30
一、以德育德 现在有些教师不太注意自己的行为,甚至在学生面前搞不正之风,过节前举着一个礼品对全班说:"同学们,这个礼品漂亮不漂亮?"学生回答:"漂亮!"教师说:"这是××同学送我的.""启发式教学"都用这儿了.教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1.
历代皇帝端坐深宫,各地都有人源源不断地送礼品过来。这些礼品有一个专用名词:贡品。皇帝享受多了,什么样的贡品能够让他老人家高兴呢?这让各地大小官员伤透了脑筋。在湖南道州(今道县),曾有一种奇特的贡品。奇就奇在它既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山珍海味,而是一种"人",一种"小矮人"。这要追溯到隋炀帝时代。隋炀  相似文献   

12.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2010,(8):38-39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相似文献   

14.
本期人物 盛女士,寿康永店主. 记者印象 寿康永听起来有点像人名,其实是一家简约、朴实却又让人感到很亲切的素食餐馆.它位于杭州的吴山广场,以"长寿、健康到永久"的餐饮理念吸引了许多食客.店内装修不铺张不奢华,仿古的中式桌椅、浅色的窗帘、柔和的灯光,让人感觉自然舒适.到餐馆就餐的顾客,服务生会先送上一杯莽麦香茶和一碟时鲜水果.跟一般餐饮店送餐后水果的意义就不同了,这里的水果,是要给你的肠胃先做一个"SPA".  相似文献   

15.
李北宏 《上海教育》2013,(27):57-57
收送礼品问题看似是普通的人情往来,但是在学校,它就不一样了,因为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地方,所以“兹事体大”。  相似文献   

16.
愚人节大餐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印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日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于是一些爱玩恶作剧的人就在4月1日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party,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  相似文献   

17.
漫话愚人节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关于愚人节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穴即目前通用的阳历雪,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还有的学者认为:愚人节与罗马的嬉乐节(3…  相似文献   

18.
每年4月1日,是西方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愚人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  相似文献   

19.
每年4月1日,是西方也是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愚人节。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互相愚弄,便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如今的愚…  相似文献   

20.
近日,笔者到某学校,看到警卫室门口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绝存放礼品,到室内一看,果然空空如也。每逢春节,总有一些家长用送礼品的形式表示对教师的谢意,无非是想让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