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这是我最近观摩的一节小学六年级数学课中的"教学事件"。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课中,教师出示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x+y=35,2x+4y=94烅烄烆,让学生独立思考后求解。这让许多听课教师大吃一惊。我们都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初中的学习内容,"下移"给六年级学生,是否是"揠苗助长"?这样的教学,是否"越位"了呢?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二册《兰亭集序》中有这么一句:"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其"趣"课下释为"趋向"、"取向"。读qū音。笔者以为不妥。一、从词义来看。"趋向"重在"趋",表正在走向,是未然之事,而"取向"重在"取",意思是选取的方向,中心词是方向,是已然之事。这两个词单从词义来说,就有明显的差异,并不是一组同义词。  相似文献   

3.
<正>要分析这个案例,先要理清两组关系,一是严进与宽进,二是严出与宽出。最典型的"严进"当属高考,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方式保证了生源的质量,也为后期教学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说起"宽进",当属自学考试,只要符合基本资格,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两种"进"的途径不同,但结果其实是一样的。所以,"进"从来不是  相似文献   

4.
"从隐含到呈现"是汉语词汇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现象。"峰"呈现为"山峰"是"从隐含到呈现"的一组典型例证。"山峰"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文献中,唐代至明代的使用频率较低,清代时使用频率增高。"山峰"一词呈现出来的原因有二:一是词义泛化,二是词义抽象化。  相似文献   

5.
罗夕花 《中国教师》2014,(24):37-37
<正>一、两名教师同讲一篇课文我校级组语文教师进行"同课异构",两名教师都执教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的第一篇课文《掌声》。第一名教师从"单元导语"导入: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入第八单元的学习(P P T出示第八组"单元导语"),这是本单元的导语,谁来读?生:(有感情地朗读)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爱,还可以怎样表达?本组课文会告诉我们怎样去  相似文献   

6.
从先秦至清代,"恨"、"怨"、"憾"均可表"怨恨"义,是一组常用同义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词又有其消长变化的个性特点.学界关于古代"恨"义轻而"怨"义重,二者不是同义词的说法可商榷.  相似文献   

7.
好课,可遇不可求。"好课"的"有形"与"无形"值得琢磨。在学生心中留下难忘印象的好课,肯定是有形的,记得老师形的优美或潇洒、动听或娓婉、深刻或恢谐,可以是一段精彩的对话,一组出彩的画画,一个出奇的小插曲,甚至是一次意外的失手。好课标准,在这里以一种呈现的方式得到事实上的诠释和外显。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中,表"用刀斧砍、砍断"义的"伐""斫""砍"是一组同义词,它们存在着历时替换关系。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伐""斫";魏晋时期,"砍"字出现,"伐""斫""砍"三者并存;明清时期"砍"基本完成了对"伐""斫"的历时替换,并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9.
“认为”和“以为”的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为"与"以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组同义词.在很多时候,人们常常将它们换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大量的语料基础上,可以从语义范畴、结构特征和语用分析的不同角度对"认为"与"以为"进行比较,辨析二者的异同,从而能更准确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三数"就是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都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反映了样本数据不同的特征.这三个量的各自特点是:"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常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内涵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现行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是2004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目前在苏浙等试验区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它一改传统的单元编排体例,根据主题来选文组元,每个模块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专题,每个专题采用"文本研习"、  相似文献   

12.
"肥"和"胖"虽然是一组近义词,但在日常使用中仍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旨在从两者的常见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特点三方面入手,通过义素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着重探讨"肥"和"胖"的内部差异,为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近义词辨析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立刻"和"马上"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组时间副词,二者在时间意义的表达上有相当多的共性,但在句法功能、语义功能、语用功能等方面仍存在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汉语中,"学长"和"师兄"是一组同义词,都可用作对高年级或年长同学的尊称。本文通过对二者基本词义的比较,从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层面进行了文化分析,并指出称谓变化和语言变化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三借芭蕉扇》一文时,有部分学生认为孙悟空是"借"扇,有部分学生认为孙悟空是"骗、抢"扇。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围绕孙悟空是"借"还是"骗、抢"芭蕉扇进行精彩辩论。正方组认为"借",反方组认为"骗、抢"。  相似文献   

16.
"从前"与"以前"是一组近义词,汉语母语的人在使用时基本不会出错,但是非汉语母语的人往往会觉得难以区分。首先,"从前"与"以前"表示的时间距现在这个时间的远近不一样,此外,"以前"的用法较"从前"更为复杂,"以前"的很多用法"从前"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正>错误是正确的良师益友,是成功的奠基石,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教学资源。学生犯错是一个不断尝试、反思、创新进步的过程,也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正常现象。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将这些五花八门的错题进行分类,把减少错题、预防错题的发生作为数学教学的重点。本文拟从学生的三个数学核心能力出发,对学生错题的分析思考研究,如何巧妙地将"错题"进行开发与利用,吸取错题中的精华,让知识生成更精彩。一、变"废"为"宝",从一组辨析题说起  相似文献   

18.
《临死前的严监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在该课的展示课上,一位教师按照《教师教学用书》中所分析的"这是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在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个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他是看到灯盏里点着  相似文献   

19.
"足"和"足足"是一组常见的近义词,但是用法有异有同,留学生在使用时常常出现偏误。文章结合语料从句法功能、语义指向、词语搭配等方面对它们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了不得"和"了不起"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组近义词,无论在语义和用法上,都具有相似的性质,但也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将根据语料库检索结果,并在实际用例分析的基础上从语义、语法和词汇化过程三个方面探讨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